摘要:靖康之耻是北宋王朝覆灭的标志性事件。金朝军队分两路南下攻宋,攻破汴京,宋徽宗仓促禅位其子钦宗。次年,金军再度围攻汴京,破城后掳走徽、钦二帝及后妃、宗室、官员等十余万人,洗劫宫廷珍宝典籍。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靖康之耻是北宋王朝覆灭的标志性事件。金朝军队分两路南下攻宋,攻破汴京,宋徽宗仓促禅位其子钦宗。次年,金军再度围攻汴京,破城后掳走徽、钦二帝及后妃、宗室、官员等十余万人,洗劫宫廷珍宝典籍。
金军暴行包括凌辱后妃、虐杀百姓,汉文化遭遇重创,士人"亡天下"之痛深刻影响后世民族意识。
1993年7月,货轮“银河号”从上海、香港一路驶向中东的迪拜,计划在波斯湾的港口卸货,然后继续向沙特、科威特等地驶去。
这本是一艘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货轮,太平洋上相似的货轮多如牛毛。可就在7月23日,美国政府突然宣称,“银河号”船上涉嫌装载中国对伊朗的化学武器原料,指控其运送“前体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等物品。
听到美国的说法后,船员和公司都傻了,他们确实要给伊朗送东西,不过都是文具、五金等常规货物。该船为国际航运注册的民用商船,航线及货物均符合国际法和商业规范。
美国甚至没有任何确凿证据,仅凭一纸所谓的“情报”,便决定采取极端行动。
公海拦截:7月23日起,美国派出两艘军舰(包括“邦克山”号巡洋舰)和多架直升机,在印度洋公海对“银河号”实施武力威慑。美军舰载雷达锁定货轮,直升机低空盘旋拍摄,并通过无线电要求登船检查。
GPS信号切断:美方关闭“银河号”的民用GPS导航信号(C/A码),导致货轮在无定位系统的公海陷入“导航黑域”,被迫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抛锚。
国际施压:美国向“银河号”靠的港口国家(阿联酋、沙特等)施压,散布“化学武器运输”谣言,迫使港口拒绝其入港补给。
货轮在波斯湾50℃高温下滞留33天,淡水和食物濒临耗尽。船员每日仅靠少量蒸馏水维持,部分人出现脱水症状,但拒绝接受美方提供的补给以示抗议。
中国外交部多次严正声明“银河号”未载违禁品,要求美方停止挑衅。时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沙祖康率工作组赴沙特协调。
8月26日至9月4日,中美沙三方在沙特达曼港对“银河号”782个集装箱展开全面核查。美方技术人员携带AN/PSS-14化学探测器,但设备未经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认证。
检查结果:所有货物均为五金、文具等普通商品,未发现任何违禁化学品。三方签署的《检查报告》确认中方清白。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里仅以“情报失误”搪塞,拒绝正式道歉或赔偿中方经济损失约1293万美元。
1999年3月24日,北约以“制止人道主义灾难”为名,对南斯拉夫联盟发动代号“盟军行动”的空袭。这场未经联合国授权的军事行动持续78天,贝尔格莱德的上空不断被战机的轰鸣声撕裂。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位于新城区樱花路3号,时任大使潘占林带领留守人员,在断电断水的环境中坚持工作。他们用柴油发电机维持基本通讯,地下室被改造成临时指挥所,墙上贴满了手绘的防空警报流程图。
谁也没有料到,这座受国际法保护的建筑,竟会成为精确制导武器的打击目标。
5月7日深夜23时45分,一架从美国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的B-2“幽灵”隐身轰炸机,在四次空中加油后悄然飞抵贝尔格莱德,出现在大使馆上空。这架造价22亿美元的战争机器开启弹舱,五枚GBU-31型JDAM呼啸而下。
三分钟后,整座建筑化作废墟。幸存者回忆,爆炸产生的气浪将门框扭曲成麻花状,空气中弥漫着白磷燃烧的刺鼻气味。
惨烈的爆炸中,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三位中国记者不幸殒命,记者们并非战斗人员,也没有任何军事行动的参与,却无辜地成了战争的牺牲品。
事件发生后,伤痛与愤怒充斥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深重的灾难面前,北约的发言人依旧表现出冷漠。他们试图淡化责任,一再声称这只是“误炸”,是由于过时的地图导致飞行员误炸了目标。这样的说辞,显然消除中国民众心中的愤怒与屈辱。
美国驻华大使在新闻发布会上,试图将责任推给“旧地图”时,所有人都看到了美国对中国领土主权的漠视和轻蔑。
时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辩解充满讽刺:“在非常规战争中,误伤是不可避免的代价。”
这种说辞激怒了中国国际法专家,他们指出:若按此逻辑,纽约联合国总部亦可成为“合理误炸目标”。
北京、上海等20余城爆发反美示威,50万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包围美国驻华使馆,抗议者用红漆在领事馆外墙喷绘“血债血偿”!
事件的结局,虽通过外交渠道得到了某种形式的“道歉”,但中国人民的心头那份屈辱,却如深刻的烙印,永远无法抹去。
2001年4月1日,美国海军EP-3E“白羊座Ⅱ”电子侦察机从冲绳嘉手纳基地起飞,沿既定航线抵近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执行电子侦察任务。
该机搭载AN/ALQ-110信号情报系统,可截获450公里内的雷达、通信及导弹遥测信号,其侧视合成孔径雷达(SAR)对地面分辨率达0.3米,足以识别机场跑道上的飞机编号。
它飞入中国的领空并未获得许可,属于侵犯行为。中国空军立即派出了两架歼-8战斗机,对美国侦察机进行监视和拦截。
9点07分,当中国战机正跟随美国侦察机并准备保持距离时,美国侦察机突然大幅度转向,飞行高度和方向剧烈改变,与中国战机发生了碰撞。
赵宇在无线电中连续呼叫“保持状态,跳伞!”
王伟在最后时刻报告:“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
歼-8II坠入距海南岛110公里的海域,王伟弹射后失踪;EP-3左翼严重受损,液压系统失灵,未经中方许可紧急迫降海南陵水机场。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王伟自参加空军以来,已经有着超过1100小时的飞行时间,曾多次立下赫赫战功。他是中国空军的骄傲,而这次,他却在维护国家领空主权的任务中英勇牺牲。
4月3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宣称“美国飞机在国际空域享有飞行自由”,要求中方立即归还EP-3和机组人员。中央情报局(CIA)启动紧急预案,远程删除机上硬盘数据。
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连续11天在记者会强调:“美方必须道歉、赔偿、停止侦察”,并依据《芝加哥公约》附件13,组织专家对EP-3进行取证调查。
4月11日,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递交致歉信,使用“very sorry”(深表歉意)措辞,承认“未经许可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
中方索赔100万美元(含王伟搜救费用及EP-3滞场损失),美方支付34567.89美元象征性赔款,数字排列被解读为刻意羞辱。
银河号事件、贝尔格莱德大使馆轰炸事件、南海上空的中美战机相撞事件,三次令人痛心的国耻,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当时国际格局中的弱势,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大国,在面对霸权主义时的脆弱与无奈。
正是这些历史事件,成了中国崛起的动力和教训,指引着我们走向未来。
回顾这些历史事件,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我们屡屡在国际舞台上受辱?是什么让我们在世界的风云变幻中,屡次站在了被动的位置?
那时的中国,无论是在经济、军事,还是在国际话语权上,都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外有强敌,内有困难,我们的国家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捍卫自己的权益和尊严,任由那些大国在国际舞台上践踏我们的底线,肆意侵犯我们的主权。
每一次的屈辱,每一次的无助,都在深刻改变中国人的心态。它们让我们意识到,只有通过真正的自我强大,才能让国家真正屹立在世界的舞台之上。
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就无法捍卫自己的领土;没有强硬的外交手段作为保障,就无法在国际中赢得话语权。
正如“银河号”事件让我们意识到自主导航系统的重要性,贝尔格莱德大使馆轰炸事件让我们感受到国防建设的紧迫性,而南海上空的战机相撞事件则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化空军力量的差距。
在深刻反思后,我们做出了切实行动,不仅推动了军事现代化,也加强了国防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
北斗导航系统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崛起。在全球信息化时代,掌握自主导航技术,不仅意味着在科技领域的领先,也意味着在军事、经济、外交等多个层面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随着中国军力的不断增强,国家的外交政策也逐渐从弱势的回应转向了主动的战略布局。
在面对外来侵犯时,中国逐渐展现出更加坚决的态度,无论是在南海问题上的坚持,还是在国际事务中的发声,都彰显了中国日益强大的自信。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越来越多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以平等互利的原则推动全球合作,捍卫国家利益。
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增长,更是文化自信的回归。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变得尤为重要。中国不仅仅依靠硬实力获取尊重,更在逐渐提升自己的文化影响力,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推动世界各国与中国的互联互通,共享发展成果。
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也让更多国家认识到,中华文明拥有着深厚的底蕴与智慧,值得世界共同传承和发扬。
站在今天的中国,回望过去的耻辱,我们不再恐惧,因为我们已经变得强大。
来源:鉴史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