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中美关税战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一件事情,毕竟关税的高低都会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对于这场贸易战,作为国人我想大家必定坚信最终我们会取得胜利,然而这个过程可能会充满艰辛。
最近中美关税战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一件事情,毕竟关税的高低都会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对于这场贸易战,作为国人我想大家必定坚信最终我们会取得胜利,然而这个过程可能会充满艰辛。
面对关税战,很多网友表示,"美国人离了中国制造就活不下去!",只要我们不买美国的东西,那么最终他们就会妥协。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潜伏在我们生活中的美国货真的太多太多,你以为的国产货,其实还是美国货,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些所谓的“假国产”。
味事达应该是家喻户晓的调味品牌,就在今年315过后的一次酱油抽查中,味事达酱油成为了唯一没有检测出总砷和镉的酱油。因此很多人购买酱油时开始选择味事达。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味事达也是美国企业。
味事达创立于1956年,前身为开平县酱料厂,坐落于广东省开平市。1995年,获得“中华之最——全国首创味极鲜酱油”奖项。2010年,全球食品巨头卡夫亨氏(Kraft Heinz Company)收购了味事达,现已成为卡夫亨氏在中国核心业务之一。因此味事达目前隶属于美国卡夫亨氏集团,其总部位于美国。
味好美和味事达名字很相似,这也是扎根中国多年的老牌调味品牌,它是1989年进入的中国市场,经过几十年的时间,相信大部分人都以为它是妥妥的中国品牌。味好美的调味品涉及领域非常广,目前在各大超市,味好美的销量都是王牌之一。
不过可惜的是味好美是真正的美国品牌,它是一家创立于1889年的全球调味料品牌,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味好美不仅是很多家庭经常会用到的,而且还是连锁餐饮巨头: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星巴克、汉堡王全球合作伙伴。
大宝对于如今的年轻人可能并不熟悉,可是但凡上了年龄的人,对于大宝都记忆尤深,那句“大宝天天见”的广告词曾是几代人的记忆,当年的电视上大宝的广告是轮番播放。
然而2008年,强生以23亿元收购大宝,但收购后未投入资源升级产品,导致其市场份额从巅峰时期的17%暴跌至1%。强生收购之后的大宝,采取了“换汤不换药”的方式,保留了国民品牌,又悄悄升级了配方。如今的大宝你要是自己观察,它的包装上都有一个小小的“强生”标志。
最近天气热了,夜市也显得热闹火爆起来,大家吃着串串,烤肉,就喜欢喝点美味的啤酒,然而放眼一看,很多夜市销售的都是哈尔滨啤酒,毕竟在大家的认知中,这可是一款历史悠久且口碑不错的国产啤酒。
哈啤是1900年由俄罗斯商人创立的,1950年收归国有后一度成为民族象征。然而,2004年百威英博收购其99.66%股权,彻底私有化。尽管哈啤仍占据市场前五,但利润和决策权早已归属外资。你现在去买一瓶哈啤,一定能在瓶身不起眼的位置找到“百威英博”的logo。
2004年我刚毕业不久,那一年爱喝饮料的我发现了美汁源果粒橙,心里想着这东西真的好好喝啊,不仅我喜欢,周边的男生女生都喜欢。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果粒橙是很多家庭都会常备的饮料。
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美汁源果粒橙居然是妥妥的美国品牌。它是可口可乐旗下品牌,通过“果粒阳光”等广告语营造本土形象,2024年仍稳居果汁饮料市场前三。可口可乐不用多说了吧,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总部就在美国亚特兰大。除了美汁源果粒橙之外,还有冰露,水动乐等都是他的。
双汇的名字应该是家喻户晓吧!曾经是作为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如双汇王中王火腿肠、冷鲜肉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但是双汇集团在2013年被美国食品巨头史密斯菲尔德以71亿美元全资收购。这起当时中国企业最大规模的海外并购案,最终演变为“蛇吞象”的资本游戏。收购后,史密斯菲尔德通过转移定价、供应链重组等方式,将双汇的利润向海外母公司倾斜。2016年,双汇国际更名为万洲国际并在香港上市,但核心决策权仍由外资团队掌控。
其实除了以上6种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潜在的美国货,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了解这些潜伏的“美国货”,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市场和经济格局,也有助于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和处理中美贸易关系中的各种问题。
那么最后问一下大家,你还知道那些商品属于“美国货”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让更多人知道!
来源:早妈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