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87版《红楼梦》重播,弹幕齐刷刷刷这句,笑归笑,真把镜头切到樊振东,居然没人反驳。
“贾宝玉长啥样?
樊振东往那儿一站,答案就有了。
”
刷到87版《红楼梦》重播,弹幕齐刷刷刷这句,笑归笑,真把镜头切到樊振东,居然没人反驳。
圆脸、杏眼、带点婴儿肥,笑起来像刚拆完快递的高中生,偏偏肩膀又宽,穿运动服鼓鼓囊囊,活脱脱“面如满月,体若绵柳”八个字蹦出来。
网友P图把他塞进大观园,毫无违和,连87版化妆师都转帖:“这脸不用打底,自带贵气。
”
怪就怪在,影视圈这些年找的贾宝玉,一个比一个精致,却一个比一个“假”。
滤镜厚到看不清毛孔,眼线比黛玉还细,说话拿腔拿调,像AI刚学完“贵公子”语音包。
观众早看累了,要的就是樊振东这种“没演过戏”的生涩感——领奖台上下意识舔虎牙,被记者追问恋情时耳朵通红,全是活人气息。
贾宝玉要是端着,林黛玉早掀桌子了。
更妙的是那股“痴”。
樊振东打球出了名的轴,全运会决赛崴了脚,硬是一瘸一拐打完五局,下台第一句话:“球台又没惹我。
”这股认死理的劲儿,和宝玉护着晴雯撕扇子、冒雨探黛玉一个模子。
粉丝剪的混剪视频里,他把奖牌塞进教练怀里转身就跑,字幕飘过去:“这要是大观园,得抱着林妹妹哭湿三条手帕。
”
有人杠:运动员太壮,不像“富贵闲人”。
笑死,原著写宝玉“身材俊俏”,可没写“弱不禁风”。
清朝贵公子骑马射箭样样来,87版欧阳奋强当年还被吐槽“脸太圆”。
樊振东那身腱子肉,穿宽袍大袖撑得起,反而衬得传统审美里的“福相”——腮帮子有肉,耳垂厚,老人看了都说“这孩子旺家”。
最绝的是他的“不营业感”。
娱乐圈少年偶像发自拍,角度、打光、滤镜全算过,他倒好,直播怼脸拍,痘印都高清。
粉丝喊“老公”,他吓得把毛巾盖镜头上;被问喜欢什么类型,憋半天:“会打乒乓球吧。
”这种原生态慌张,比任何演技都真。
宝玉要是会开微博,估计也就这德行:今天给袭人点赞,明天转发晴雯撕扇视频,后天被贾政逮着训,发三个委屈巴巴的表情包。
现在剧组学乖了,知道观众烦“假面古装”,《长安三万里》找配音演员演李白,靠“糙感”杀出血路。
要是真让樊振东试镜贾宝玉,别给他贴假发套,就剪个干净短发,穿月白长衫,手里捏个乒乓球拍当通灵宝玉——镜头扫过他低头系鞋带,露出一截红绳,弹幕能疯:“这谁顶得住?
黛玉看见直接摔药碗!
”
说到底,大家怀念的不是87版,是那股没被娱乐圈规训过的“人味儿”。
樊振东碰巧长在镜头外,又天天被镜头追着跑,于是成了活标本:原来少年气不是胶原蛋白,是输球后把拍子往包里一摔,转头又蹲地上给对手捡球;是领奖台上国歌一响,眼泪鼻涕糊一脸还死命敬礼。
把这些剪进大观园,宝玉就不是戏词里念出来的,是直接从书里走出来的。
下次谁再翻拍《红楼梦》,别去艺校挑人了,直接去国家队蹲点。
反正樊振东说了,退役后想读书。
记者追问读什么,他挠头:“《红楼梦》吧,听说里头有打马球的描写。
”得,连后传都安排上了。
来源:西敏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