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猜猜这些厅里厅气的行政夹克坐标哪里?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他们竟然都是越南的高级公务员。作为"一星"中华,还真应了那句话:童年留下的缺憾,要用一生去修修补补。
猜猜这些厅里厅气的行政夹克坐标哪里?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他们竟然都是越南的高级公务员。作为"一星"中华,还真应了那句话:童年留下的缺憾,要用一生去修修补补。
这些年来,越南嘴上宣扬割裂中华文化,可是官场学夹克,民间偷汉服,这一切的一切就像是为了找补不曾被中原王朝赐服赐礼的脸面。在极为重视衣冠礼制的古代,服饰传播一定会被记录下来。比如明朝向李氏朝鲜赐服,就有明确的历史记录。但越南被中原王朝认为"不可教化","不可赐服赐礼"。
历史上并没有衣冠"南"渡的记录,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越南就挖空心思的走捷径,其最后一个王朝--阮朝竟然脑洞大开,其官服的样式赫然就是清朝的戏服。画猫画虎难画骨,这戏服怎么看都有点不伦不类。好在朝贡体系崩塌以后,沐猴而冠,就再也不用考虑任何礼制约束,这抄起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
如今汉服在越南有另外一个名字:乐服。不是说汉服穿不得,现在又不是封建时代,没有什么上国衣冠不可沦为夷狄的讲究。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巴不得汉服走向全世界。但是现代社会是不是更得讲究个尊重知识产权?人家越南偏不,不但名字换了,名字还给你换了,不但名字换了,反而还蹬鼻子上脸,说汉服是得了越服的真传。
好玩的是,越服抄袭的主力明制汉服,最大的特点就是厚重保暖。这是因为历史上明朝正好赶上了小冰河期,这要是越南的原创,那他们的祖先是有多想不开。身处热带,天天套着大棉袄二棉裤,也不怕捂出一身子来。
如今为了凸显文化独立性,越南极力想与中华文化做切割。即便自古以来他们就用汉字,但是为了划清界限,越南近代掀起了去汉字化运动。显然他们跟韩国一样,低估了汉字的重要性。去汉字化导致了文化断层,读不懂历史,摸不清传承,结果就是在偷中华文化这事上显得格外没文化。
除了偷服饰,他们还偷故事。曹冲称象就被改头换面,被安排到了越南。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里主角换成了有个叫梁世荣的越南状元。故事背景年代大约相当于明代,梁世荣巧称大象,用的方法完全是曹冲的翻版。中国的算盘也成了这位越南状元的发明,只不过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算盘到明代时早就传遍了全世界。
越南这才想起来搞拿来主义,是不是有点打脸自己开化的太晚?除了偷故事,他们还偷造纸术。众所周知,一南一北两大"惯偷"习惯"划"长江而治,于是祖籍湖南的蔡伦一不小心就成了越南人,而且在他们的故事里还是忍辱负重的在中国为宦,造纸术自然而然的成了他们的发明。
只是一个明朝才能发明算盘的国度,造纸术这样的高端科技是不是有点太超前了?如今备受越南网红界喜爱的李子柒停更3年,越南版的李子柒亦步亦趋的连停更都模仿,竟然也停更了三年。李子柒回归后又好巧不巧的回归视线,拼了命想撇开中华文化,依靠的方法却是主动汉化。这在谎言与自卑中建立起的民族自豪感总是处处透露着廉价!
来源:冷眼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