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20世纪50年代农信人斜挎帆布包走村串户的“铁脚板”,到如今金融助理、服务先锋们以创新方式传承的“新背包”,其精神内核始终未变——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破解难题、传递温度。新时代“背包精神”正以“传统基因—创新实践—文化赋能”的融合路径,激发出澎湃的奋进力量。
从20世纪50年代农信人斜挎帆布包走村串户的“铁脚板”,到如今金融助理、服务先锋们以创新方式传承的“新背包”,其精神内核始终未变——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破解难题、传递温度。新时代“背包精神”正以“传统基因—创新实践—文化赋能”的融合路径,激发出澎湃的奋进力量。
宋建波
一个背包,多重使命,在神州大地上传递着跨越时代的服务精神与奋进力量。“背包精神”这一朴素而深刻的理念,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始终闪耀着服务人民、扎根基层的光芒。从20世纪50年代农信人斜挎帆布包走村串户的“铁脚板”,到如今金融助理、服务先锋们以创新方式传承的“新背包”,其精神内核始终未变——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破解难题、传递温度。新时代“背包精神”正以“传统基因—创新实践—文化赋能”的融合路径,激发出澎湃的奋进力量。
传统基因:“背包精神”的根脉与薪火
“背包精神”的源头,是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双肩担当使命的赤诚。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农信人身背帆布包,装着算盘、公章、票据和复写纸,跋山涉水为偏远农户办理存取款业务。这种被群众亲切称为“背包精神”的服务模式,以“人缘、地缘、亲缘”为纽带,将金融服务延伸到乡村“最后一公里”。这种精神的核心基因是“贴近”,“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社会重建了信任纽带,物理距离的缩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普惠金融服务直达基层,源源不断的信贷资金精准滴灌农田水利、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产业……在践行新时代“背包精神”的道路上,大同农商银行依旧遵循传统基因,把握“农”字根本,持续倾斜信贷资源,为田野播撒希望,以其独特的“泥土味”和“草根情”,执着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成为托举乡村振兴最坚实的力量。
该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理念,聚焦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农业生产和服务主体,围绕黄花、畜牧、设施蔬菜等八大特色农业产业,实现营销获客、流程优化、信息互通等方面优化升级,为特色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线上办理、线上用款、线上还款一体化服务,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支持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以来,已累计投放1.8亿元信贷资金用于特色农业专项生产。截至2025年5月,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超50亿元,切实保障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资金需求。
创新实践:从田间到云端的服务再造
新时代的“背包精神”,在传承“铁脚板”的基础上,不断注入科技动能、拓展服务维度,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37家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布放57台智慧柜员机具、91台ATM智能存取款机具……大同农商银行在实践过程中,全面推进“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推动网点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化、金融服务更加差异化,极大地解决了金融服务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将传统“口口相传”式服务升级为移动知识平台。
该行深挖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需求,出台《选派金融干部赴乡镇、村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成立“整村授信”工作专班,制定并完善标准作业流程,选定金融顾问、金融助理、金融专员,按照“一户一策,分类施策”工作原则,携带移动设备深入248个行政村,开展80余场活动,手把手教农民使用手机银行、为农业企业量身定制服务,带动获客量显著提升。当北村的瓜果滞销时,金融助理迅速联动支行打通销路,化解了农户的燃眉之急。
在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的同时,该行注重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2025年以来,与6个行政村签订《“整村授信”合作框架协议》,开展“整村授信”评定工作,当前信用村评定增加到109个。截至2025年5月,“整村授信”户数达9000余户,授信金额超10亿元。同时大力培育农村地区金融素养,组织人员深入农村,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等方式,向农民普及金融政策、信贷知识、反假币、反洗钱、防范非法集资等内容。2025年已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活动2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500余份,惠及农民7000余人次。通过持续的金融知识普及,农民的金融意识明显增强,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度、接受度不断提高。
文化赋能:背包载动的文明传承与认同
背包不仅是服务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精神认同的媒介。当传统文化通过创意设计融入日常用品,金融产品本身便成为赋能乡村振兴、凝聚民族情感的纽带。2024年,大同农商银行“新晋界”城市印象系列信用卡正式发布。信用卡以大同城市印象为构思核心、以大同特色为设计元素、采用手绘国潮方式,用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设计、全新的服务讲述品牌故事,传播文化价值,不仅是大同农商银行展现形象的新窗口,更成为欣赏大同城市风采的新视角、彰显大同悠久文化的新舞台。
“暑假过来游玩,办理了大同农商银行‘新晋界’信用卡,不仅去店里吃饭能享受优惠,用‘云闪付’支付还能领满减券!”一位北京游客兴奋地展示手机中的优惠信息。该行将产品权益与文化传承紧密结合,持卡客户可享受山西文旅卡全部权益,全年不限时间、次数免费游览全省百家合作单位及景区,同时将拓展信用卡消费场景作为撬动“夏日经济”的重要杠杆,深入夜市,与餐饮店铺、商超百货合作推出促销活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为“新晋—大同卡”配置了一系列的优惠权益,让广大客户在休闲放松的同时还可享受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为大同汇聚流量、留住人气。截至2025年5月末,该行累计发行信用卡10万张,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14亿元。
“新晋界”产品的发行标志着大同农商银行以新时代“背包精神”服务文旅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产品升级,更是“背包精神”的一次品牌升级。它印刻着大同农商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和誓言,也展现了大同农商银行恪守社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的品牌形象。
从布包到电子数据包,背包的形式在变,但农信人“为民服务、向下扎根、向新而行”的内核历久弥新。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田野上,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征程中,在书写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时代答卷里,新时代“背包精神”以其独特的“传统基因—创新实践—文化赋能”三位一体模式,激扬着踔厉奋发的力量。它告诉我们,最厚重的力量源于泥土,最深刻的创新始于脚下,最璀璨的文明成于民心。
背起行囊,道路已在脚下延伸,那是一条连接历史与未来、乡土与云端、个体与民族的奋进之路。
来源:中国锻造进出口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