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组胶原蛋白凭借高安全性、优异生物相容性,已成为生物医药与美妆护肤领域的核心赛道。根据相关数据预测,预计到2027年,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将达到1083亿元,占胶原蛋白市场规模的62.3%。目前,一些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壁垒、市场布局与产能优势,持续领跑行业。本文
重组胶原蛋白凭借高安全性、优异生物相容性,已成为生物医药与美妆护肤领域的核心赛道。根据相关数据预测,预计到2027年,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将达到1083亿元,占胶原蛋白市场规模的62.3%。目前,一些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壁垒、市场布局与产能优势,持续领跑行业。本文基于核心技术实力、市场表现、产业化规模三大维度,梳理国内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5家头部企业,解析各企业竞争优势与发展格局。
一、丸美生物
丸美生物手握4项“首个”纪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个重组胶原蛋白护肤品行业标准的主编者;全球首个通过自研迭代毕赤酵母发酵系统表达高活性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美妆品牌;全球首个使用翻译暂停技术进行高活性重组胶原蛋白生产的美妆品牌;全球首个通过Alphafold验证重组胶原蛋白的三股螺旋结构的美妆品牌。
核心技术实力:早在2013年,丸美就关注到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无限潜力,极具前瞻性地通过翻译暂停技术获得了多种高活性的可溶性功能蛋白,并开始探索重组胶原蛋白的在护肤品领域的创新应用。2020年,丸美率先进入了重组胶原蛋白的2.0时代,创新研发兼具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优点的“嵌合型”重组胶原蛋白,并于次年完成了“全人源胶原蛋白”从实验室到市场量产的过程。2025年3月,丸美自主研发的重组双胶原2.0技术,以重组胶原蛋白高效嵌合表达技术,融合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与蛋白表达优化专利,显著提升了胶原蛋白的生物活性与透皮吸收效率,达到行业前沿水准,成功斩获首个IFSCC技术创新大奖。
如今,丸美生物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超过360项,其中重组功能蛋白相关专利达47项,并完成全部28种胶原蛋白亚型全长基因序列基因库以及对应的酵母表达细胞库的建设,正式蜕变成具有“自研、自产、自销”全产业链掌握核心技术的胶原蛋白大厂。
市场表现与份额:2021年推出的丸美“小金针”次抛精华上市后迅速成为爆品,如今胶原小金针次抛精华已迭代至2.0版,2024年线上商品交易总额(GMV)达3.5亿元。2024年,推出丸美胶原小金针面霜、胶原小金针超级面膜等产品,进一步完善胶原抗衰矩阵,其中,明星单品丸美胶原小金针面霜在上市一周内即售出395万瓶。2025年重磅推出胶原支棱眼霜,立足于丸美独家专利重组胶原蛋白PRO与眼周胶原21胶原肽技术,实现“1瓶眼霜=1次光电项目”的医美级效能,将涂抹式眼霜的功效提升至医疗美容级别。
产业化规模与产能:自建重组胶原蛋白细胞工厂,采用嵌合型重组双胶原技术与毕赤酵母表达专利,年发酵100吨级量产能力。同时搭建“产学研用”平台,联合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成立“全国重组功能蛋白技术研究中心”,加速技术产业化落地。
二、华熙生物
以透明质酸产业为根基,华熙生物通过“技术跨界+品类拓展”,快速跻身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头部阵营,形成“透明质酸+胶原蛋白”双引擎驱动格局。
核心技术实力:2022年4月,通过收购益而康51%股权,获得动物源胶原蛋白生产技术(益而康胶原蛋白海绵市占率达三成),同时全面布局重组人源胶原、动物源胶原、水解胶原(肽)三大细分领域,2022年底实现化妆品级胶原量产,将胶原视为继玻尿酸后的第二大战略生物活性物。
市场表现:华熙生物推出的Bloomcolla®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COL3-MD,拥有独特专利序列,2023年推出四款重组III型胶原原料新品,覆盖医疗器械与化妆品领域,依托生产、研发、渠道全链条优势,快速抢占胶原市场份额。
产业化规模:在济南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园”,2024年华熙生物的重组胶原蛋白产能已经达到了吨级规模。
三、创尔生物
作为胶原蛋白领域的老牌企业,创尔生物在动物源胶原蛋白和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均有布局,展现出深厚的技术底蕴与市场积累。
核心技术实力:2002年成立的创尔生物,深耕活性胶原领域20年,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831187)。公司采用精细化酶提取法,从牛筋腱中提取活性胶原(人与牛胶原基因序列同源性极高),完整保留三螺旋结构,确保胶原透皮后能被人体主动识别,发挥修复再生功效,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
市场表现:作为我国胶原贴敷料产品的先行者,创尔生物推出了国内首款无菌Ⅲ类胶原贴敷料,展现了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凭借先进的生物医用级活性胶原大规模无菌提取技术及复合产品成型工艺,已成功研发并产业化了多种创新产品。其中,创福康系列主要用于创面治疗,促进止血与修复,并适用于痤疮、皮炎等多种皮肤问题;而创尔美系列则侧重于皮肤屏障护理,提升肌肤自我修复能力,包含胶原多效修护面膜等明星产品。创尔生物旗下多款产品深入多家三甲医院,其中百强医院覆盖率达到47%,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市场基础。
产业化规模:创尔生物拥有符合标准的生产基地,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质量体系标准,确保产品质量。2024年,新园区正式启用,为进一步扩大产能、提升生产效率提供了硬件支撑,助力其在市场竞争中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聚源生物
聚源生物作为全球唯一的食品级重组胶原蛋白供应商,也是国内唯一获得Self-GRAS认证的生产商,在食品饮料类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独占鳌头。2024年2月,公司在国外期刊《JournalofFunctionalFoods》发表论文,首次验证口服重组胶原蛋白功效,拉开食品级重组胶原蛋白发展序幕。
核心技术实力:聚源生物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以获FDA认证的安全菌种毕赤酵母菌为载体,通过基因重组,精准拼接优选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活性位点,实现高活性、高生物兼容性的重组胶原蛋白生产。这一技术不仅让生产提取工艺更绿色高效,规避了动物源胶原化学残留风险,还极大提升功效,相比传统动物胶原,起效时间大幅缩短。
市场表现: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联合聚源生物发布的《全球重组III型胶原蛋白市场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重组III型胶原蛋白零售端市场规模为205.0亿元,聚源生物占胶原蛋白零售端市场规模的35.1%。
产业化规模:聚源生物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能够稳定供应高品质食品级重组胶原蛋白原料,为下游众多食品饮料企业提供坚实支撑,助力其开发各类富含重组胶原蛋白的创新产品,如美容口服液、功能性软糖、营养蛋白粉等,推动口服美容食品市场蓬勃发展。
五、锦波生物
聚焦“医用级抗衰”细分赛道,锦波生物以原始创新技术打造高价值产品,在医用胶原蛋白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核心技术实力:锦波生物自2008年成立便专注“功能蛋白”研究,牵头联合复旦大学等科研力量,历经十余年攻克技术难题,国际首次成功实现人源III型胶原蛋白大规模产业化。构建了包含蛋白结构研究及功能区筛选、功能蛋白高效生物合成及转化等在内的五大核心技术平台。旗下科研机构众多,如山西省功能蛋白技术中心、复旦-锦波功能蛋白联合研究中心等。已完成多项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基础研究,还拥有全球首创的“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技术,其首个人源化胶原蛋白FAST数据库,基于“AI胶原智脑系统”,为研发提供有力支撑。
市场表现:旗下核心品牌“薇旖美”表现突出,作为国内唯一可注射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产品,聚焦纠正眼周鱼尾纹、眉间纹、额头纹等问题,已进驻超4000家医疗机构。功能性护肤品板块增长迅猛,产品还远销海外,完成与欧莱雅集团合作,2023年境外收入同比增长20.67%,并于2024年完成越南注册,2025年获得泰国医疗器械注册许可。
产业化规模:2023年锦波合成生物产业园一期正式投产,注射级A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和A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单一成分无菌化妆品两条生产线同步投产,分别可实现年产200万支、5000万支产能。同时,公司业务涵盖医疗器械、功能性护肤品以及原料等多个板块,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布局,有力推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未来,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的突破与市场需求的升级,“技术创新能力”将决定企业核心壁垒,“跨领域应用拓展”(如骨科、眼科等医用场景)将打开增长空间,“全球化产能布局”则成为企业抢占国际市场的关键。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企业正从“国内领跑”向“全球竞争”迈进,有望在全球生物材料市场中占据更多话语权。
来源:晓芝马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