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L3级辅助驾驶汽车商业化落地阶段。这意味着,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驾驶员可合法解放双手,车辆将自主完成驾驶操作。
近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L3级辅助驾驶汽车商业化落地阶段。这意味着,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驾驶员可合法解放双手,车辆将自主完成驾驶操作。
所谓L3级辅助驾驶,即“有条件辅助驾驶”。系统在特定场景下可完全接管驾驶任务,责任主体由驾驶员转为车辆本身。例如在高速路段,用户可设定导航后交由系统控制,期间能够浏览资讯或观看视频,仅需在系统提示时做好接管准备。
首批获准上市的L3级别车型也已浮出水面。目前,已有包括华为合作车企、宝马、奔驰、比亚迪、蔚来在内的十余家企业获得测试牌照。其中,问界M9、阿维塔11、宝马i7、奔驰S级等高端车型已在北京、上海等多地开展真实道路测试,并有望成为首批推向市场的量产车型。
华为ADS自动驾驶系统表现尤为突出,其可靠度已达“2000公里仅需接管1次”的高水准。阿维塔、问界系列以及长安深蓝SL03等车型,均被视为L3准入的有力竞争者。
然而,L3全面推广仍面临法规配套、基础设施升级与用户认知等多重挑战。尤其是交通责任认定、保险条款适配等制度仍待完善。尽管挑战仍在,中国车企已积极布局更高级别的辅助驾驶研发。广汽集团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量产L3车型,华为也宣布2026年实现L3规模化商用。L4级自动驾驶技术也已进入前装测试阶段,预计2027年面向个人用户销售。
中国辅助驾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进现实。最快今年年底,首批L3车型将正式上市。一个更具智能、更便捷的交通时代,已经到来。
来源:馬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