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长宁区人民法院立案庭的法官在江苏路街道综治中心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自然人间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庭后开展专题法治讲座,法官现场解答法律问题。江苏路街道社区群众、居民区干部等二十余人全程参与。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司法体验与专业化法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真正
近日,长宁区人民法院立案庭的法官在江苏路街道综治中心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自然人间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庭后开展专题法治讲座,法官现场解答法律问题。江苏路街道社区群众、居民区干部等二十余人全程参与。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司法体验与专业化法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真正让法治力量融入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巡回审判进社区:
以程序正义彰显司法公信
本次庭审严格遵循民事诉讼程序规范,从身份核验、法庭调查到法庭辩论,全程公开透明。
法官围绕争议焦点引导双方举证质证,重点审查租赁合同效力、履约情况、争议条款解释等关键要素。旁听群众通过观摩庭审,直观感受到司法程序的严谨性和法律规则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增强了对司法公正的信任。
专题讲座解民惑:
以条例解读筑牢维权根基
庭后,法官助理江闻婕以《〈住房租赁条例〉与社区租赁纠纷预防》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内容紧扣群众关切,聚焦三大实用要点:
01
识别出租人资质,学会“三步核查法”防范“二房东”陷阱;
02
结合《条例》第十条,解析押金数额、返还时限、扣减情形的法定要求,明确返还规则与扣减条件;
03
纠纷化解前置化:
通过对比《民法典》第七百三十条与《条例》第十一条,阐释不定期租赁合同的解除条件与程序,引导群众通过书面协议规避“租期真空期”争议。
现场互动环节,张敏蕾法官针对群众提出的“群租认定标准”“装修添附物归属”“物业服务费追偿”等问题逐一解答,提出“保留证据链”“书面约定优先”等实操建议,获得广泛好评。
“彩虹桥”连心聚力:
以机制创新激活治理效能
本次活动由长宁法院“彩虹桥”法治工作站与江苏路街道联合主办,是司法机关协同基层组织推进诉源治理的生动实践:
1.资源下沉:
以“巡回审判+专题讲座”组合模式,推动司法服务进社区,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
2.多元解纷:
现场开通“绿色通道”,引导纠纷进入法官工作室、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平台快速化解;
3.长效普法:
依托长宁法院微信公众平台“云上彩虹”小程序提供在线法律咨询,定期推送典型案例,动态响应居民需求,助力从“被动受教”转向“主动用法”。
去年以来,长宁区委社会工作部与长宁区人民法院共同推进社区巡回审判赋能基层治理工作,定期会商,聚焦民生常见纠纷,选取典型案件进入社区开展巡回审判,动员基层群众参与旁听,并结合案后法治宣传,通过“以案释法,以法明理,以理服人”的方式,既做好社区巡回审判上半篇文章,更做实赋能基层治理的下半篇文章,真正实现“审判一案,化解一批,教育一方,治理一域”的效果。
法槌落下,余音悠长。本次社区巡回法庭活动通过“庭审观摩+专题讲座+答疑解惑”全流程服务,既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更播下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种子”。未来,“彩虹桥”法治工作站将持续延伸司法触角,以更高水平的法治实践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为构建和谐宜居社区提供坚实保障。
来 源|长宁区江苏社区发布
校 核|丁思宇
来源:长宁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