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不要脸的人,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能掀桌,也能收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8 22:45 3

摘要:因为不想和家人吵架而选择逃避对话;在遭受到不公的待遇时,想着“算了,忍一忍就好”,最终沉默应对;会议上被同事抢功,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父母洞见

2025年09月17日 07:06浙江

老话常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生活中,很多人仿佛都戴着同一副面具:表面平静微笑,内心翻江倒海。

因为不想和家人吵架而选择逃避对话;在遭受到不公的待遇时,想着“算了,忍一忍就好”,最终沉默应对;会议上被同事抢功,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不可否认,有些时候回避冲突确实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但在涉及到人际交往和切身利益时选择回避,就会渐渐失去对人生的掌控权。

要记住,尊重和利益,不是靠忍让和体面换来的,而是靠实力和胆量赢得的。

接触的人和事多了越明白:敢冲突、敢争论的人,往往能力更强,他们既敢直面矛盾,也有本事解决冲突后的麻烦。

敢争对错,守住原则

俗话说:“理不辩不明,事不鉴不清。”

敢冲突的人,先有 “守得住边界” 的清醒。敢冲突的人,早已看清 “边界是被尊重的前提”。

他们的 “敢吵架”,不是为了争输赢,而是为了划清 “我的底线在哪里”。

敢冲突的人在原则问题上从不让步,这份 “守得住” 的清醒,比 “老好人” 的伪装更有力量。

他们知道,真正的关系,从不需要靠牺牲自己来维系。

咸丰年间,曾国藩初入翰林院时,只是一个从湖南乡下来的土包子。

朝中那些八旗子弟、世家公子,无不对这个说话带着浓重湘音的"乡巴佬"嗤之以鼻。

在一次朝议上,户部尚书肃顺公然嘲讽曾国藩:"湖南蛮子,也配在朝堂上指手画脚?"

换作别人,或许会忍气吞声,毕竟肃顺权势滔天,得罪不起。

但曾国藩当场就怒了,直接站起来反驳:"大清朝的江山,靠的是天下英才,不是靠门第出身!肃大人若是觉得我不配,那就请拿出真本事来比一比!"

这一吵,震惊朝野。

很多人都以为曾国藩这下完了,得罪了肃顺,仕途必定断送。

没想到,咸丰皇帝反而对曾国藩刮目相看,认为他有胆识、有气魄,从此重用有加。

因为皇帝明白,一个连为自己争取的勇气都没有的人,又怎么可能为国家争取利益?

后来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世人皆以为忍让是美德,殊不知,该争的时候不争,便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

真正有实力的人,从来不怕吵架。

因为他们知道,适度的冲突,恰恰是实力的最好证明。

不怕翻脸,心里通透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

明明心里委屈得要死,脸上却还挂着“我没事”的微笑;明明想据理力争,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好吧,听你的”;明明被侵犯了底线,却还在自我安慰“退一步海阔天空”......

说实话,咱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和为贵”、“忍一时风平浪静”。

这种文化烙印深植骨髓,导致很多人面对冲突时,第一反应就是——逃!

我的朋友小敏就是这样。她在公司五年,眼看着不如自己的同事都升职加薪,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

为什么?因为她从来不敢争取。

领导分配超额任务,她接下;同事抢功,她沉默;甚至该她的奖金被扣发,她也只是默默生气。问起来,她总说:“算了,不想搞得太难看。”

结果呢?任务越来越多,功劳越来越少,收入一直不见涨,还憋出了一身病。

逃避冲突表面是维护关系,实际是透支自己。

心理学家说,这种模式往往源于童年经历。如果小时候表达需求被忽视甚至惩罚,长大后就会认为“表达冲突=危险”。

但真相是:成年人的世界,不敢冲突的人往往最先被淘汰。

生活中,我们常常陷入“不好意思”、“怕伤和气”的陷阱,对不合理的要求不敢拒绝,对得寸进尺的行为一再退让。

结果往往是对方变本加厉,自己身心俱疲。

能屈能伸,智勇兼备

《山谷中的谜底》中有这样一句话:

“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真正的高人,在形势不利、需要蛰伏时,往往能收敛锋芒,放下身段;

而当时机成熟、力量足够时,又能果断出手,达成目的。

有进有退,顺势而为,才是处世的大智慧。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那些职场精英、成功人士,几乎没有一个是真正的“老好人”。

他们通常都具备一种能力:既能够协作共赢,又敢于在必要时“亮剑”。

马云曾经说过:“创业者要有‘吵架’的能力,但不是为了吵架而吵架,而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吵架。”

马化腾被称为“最温柔的杀手”,平时温和低调,但在关乎公司战略的问题上从不退让。

为什么他们能成功?

因为这个世界本质上是由冲突驱动的。创新与守旧的冲突,进步与落后的冲突,新思想与旧观念的冲突...

逃避冲突,就意味着逃避进步。

心理学研究证实,能够健康处理冲突的人,通常:更容易获得尊重、更有领导力、更能够建立真诚的关系、心理健康水平更高、职业生涯更加成功!

而那些一味回避冲突的人,往往会陷入“被动攻击”的陷阱——表面同意,背后抱怨,关系反而更加虚伪脆弱。

没有之前的“屈”,就没有后来的“伸”;没有“伸”的能力,“屈”就失去了意义。

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

能掀桌,也能收场 什么敢冲突

《凡人歌》中,沈琳为重返职场,不得不请婆婆再度来京帮忙带娃。之前两人因育儿矛盾一度闹僵,婆婆负气回乡,丈夫那伟也直言“不愿再回忆”。

而这次,沈琳却以高情商操作顺利破冰:

她主动道歉,承认当年太较真,巧妙递出台阶:“知道您都是为孩子好,只是生活习惯有些不同”。

更真诚致谢,不仅言语感恩,更备好房间、新床单、红包,还承诺每月3000元辛苦费。婆婆见她诚意满满,也欣然应允,成为小家最踏实后盾。

真正厉害的人,不是从不冲突,而是既敢直面矛盾,更懂妥善收场。

有人说《人性的弱点》是教人迎合他人。

但它绝非是把我们变成一个人见人捏的软柿子。

而是在教我们成为一个通透而受人尊敬的强者。

强者之道,在于知人性之复杂,而不困于人情之绑架;有菩萨的慈悲心肠,也不缺护法的金刚手段。

你的有底线和原则,不是自私,而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