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姑陈:汇报一下近阶段的几件大事,有茶友们关心的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22:53 1

摘要:这位同学早年供职于某电视台,一路拍纪录片下来、拍演唱会过来的。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今天拍茶具的视频。

从下午一直拍到华灯初上。

给我们拍视频的,是李麻花的中学同学。

当年的**中学一枝花,现在的,中年幸福男。

这位同学早年供职于某电视台,一路拍纪录片下来、拍演唱会过来的。

师承某某大腕,技术那不是一般的好。

我们那个死亡灯光的直播间,被他三下五除二一调整,立马就高大上了不止一个身位。

并且,还省下了一半的器具。

他的原话是,当时你干嘛不找我?

李麻花又惊又喜地拍脑袋,怎么把这位兄弟给忘记了。

遂,请这位兄台喝了一泡武夷名丛《千里香》,他惊为天茶,瞬间被折服,掏钱说,来两斤。

茶当然送过来了,钱当然没收,条件是,给我们家仓库里的茶具们,全部拍一下视频。

费用嘛,就用茶钱来充抵。

于是,被我们家的好茶俘获了味蕾的知名摄像师,就成了长工,大才小用的,开启了为期三天的,茶具拍摄之旅。

他要求我们团队要有人配合他。

派了漂亮的主播妹妹做模特,还有文创部主管给他打灯,行政小妹妹洗盖碗茶杯打杂.....

晚上陪着他们拍到8点才结束。

回到家吃过晚饭,已经9点了。

饭后迟钝的脑子,实在不适合再写文字。

然,堂哥激励我说,金庸先生每天一篇社论,都是晚上9点到办公室写出来的。

嗯,你也可以。

于是,我就晕晕地,写下这些文字。

《2》

熟悉村姑陈的茶友们应该都知道,从蛇年的3月底去过一次景德镇之后,就再也没去过了。

算一下,总有大半年了吧。

遂打算,中秋节的时候去一次。

掐指一算,现在是9月中旬,中秋节是十月上旬,还有十几二十天的时间才到中秋,这时候订车票,订酒店,想来正是时间。

抱着这种提前预先的心态,打开了携程,没看两眼,就吓出一身冷汗。

这也太太太太太太可怕了吧。

跟过节的时候“人人人人人人人瓷器人人人人人人人人”的壮观场面比起来,酒店的房价,简直就是,要用国庆中秋黄金周的八天假期,把整年的收入全部补齐。

从前我们常住的那间酒店,现在的房价是,2K以上/晚。

涨了五倍。

要疯了。

并且,还订不到,没房间了。

果断决定不去了。不去凑这个热闹。毕竟,景德镇有去年国庆接待800多万游客的先例,今年我们如果去了,想来就是800万分之一,甚至是一千万分之一。

到哪都是拥挤,打不到车,堵在路上,以及,订不到瓷器——瓷器掌柜们都忙着招待游客了,大家都抢着去做项链,挂坠,手串,发簪,冰箱贴,马克杯,开玩泥巴培训班.....去了。

SO,今年的国庆中秋,村姑陈打算去鼓山。

那里不涨价。

去看中秋的月亮。

在海拔900多米的山上,俯瞰福州城的万家灯火。

《3》

最近是岩茶的上市旺季。

每年的中秋前,都是武夷岩茶的上市旺季。

往年的这时候,桌上的茶样都试不过来,而今年,没几个人给我寄茶样。

因为,他们都自己上阵去直播了。

茶农们不甘于做批发,做渠道,他们也想要在零售领域分一杯羹去。

这是好事,入场的人多了,市场自然会更大。

但缺点也同样明显,那就是,武夷岩茶的茶商们,集体失语了。转去做其它的茶类。

茶农们直供终端了,茶商们还有活路么?当然得改行,换茶,换货。

但如果每个茶类的茶农都开起了直播呢?

那估计,世上就不会有茶商这个行当了,360行,会变成359行。

茶农直播之后,会带来一个新情况,那就是,产量跟不上,品质跟不上——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见的,你天天直播,不直播的时间拿来补眠和充电学习别人的直播方式,哪还有时间研究制茶技术的提高与精进?

除非,家里有团队。

上阵亲兄弟,兄弟俩或者夫妻俩或者父子俩,一个直播,一个研究做茶,分工合作,销售和生产一起抓。

但这种理想中的组合,其实很难结成。

毕竟,家庭成员里,正正好就要找出一个适合直播,一个适合做茶的,并不容易。

要知道,直播和做茶,都是技术活,并不是会讲话就可以做好直播的,也并不是生在茶区就命定会做茶的。

尤其,世上的事,不患寡而患不均。

当销售有了起色,直播的人认为全是自己的功劳,而制茶的人却觉得自己更辛苦更应该多分,生出矛盾是必然的。

万一兄弟俩分别成了家,有了媳妇和孩子,有了更多花钱的地方,这种矛盾,会愈演愈烈。

再万一,碰到家里的老人是无法调节关系的,那兄弟俩,最终会走上貌合神离之路。

例子很多。

参考宋朝赵家的两兄弟。

烛光斧影的主角。

最后若两人闹掰了,吃亏的还是茶友。

都不知道该买哥哥的还是弟弟的——俩人共用一个品牌,共用一个茶厂,共有一片山场。

身为消费者,实在是难以取舍。

算了,喝个茶搞得这么麻烦,干脆换一家好了。

《4》

昨天去出版社了。

我们合作多年的帅哥编辑,支边回来了,换了一家出版社,并且升官了。

真心替他高兴。

男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如果没有事业支撑,那真的就是活生生的老杜啊。

看什么都是哀、怨、愁煞人。

所以,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一定要有事业。

有事业的人,因为被需要,老得慢,精气神好。

帅哥编辑跟我们商量好了明年的出书计划,还贴心地找了好几种纸样。

SO,村姑陈的第二本书,明年,2026年,即将要跟列位看官见面啦。

请大家恭喜我吧~~~

老茶友们一定要多多支持村姑陈哦。

毕竟,原创不易,十年了,每一个字都是手打出来的,键盘都换了好几个,手腕一直需要针灸才不会麻痹。

新书的版面正在设计中,下个月会跟茶友们见面。

敬请期待~~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

来源:小陈茶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