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定于2025年9月19日-23日在河南郑州举行,主题为“技能照亮前程”。赛前新闻发布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新闻中心(郑州航空港区中原国际会展中心一楼新闻发布厅)举行,介绍大赛总体情况、项目亮点等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定于2025年9月19日-23日在河南郑州举行,主题为“技能照亮前程”。赛前新闻发布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新闻中心(郑州航空港区中原国际会展中心一楼新闻发布厅)举行,介绍大赛总体情况、项目亮点等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Q
人民日报记者
刚才吴司长全面介绍了本届大赛的情况,特别提到,赛展演会多项活动,能否介绍一下具体的看点和亮点,谢谢!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委员、秘书处秘书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礼舵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采用集中开放办赛、赛展演会集成模式,将技能竞赛与技能展示深度融合。从赛前筹备、赛中组织到赛后转化,覆盖选手、裁判、观众、企业、院校等各类参与者,实现全过程、多场景、沉浸式的技能体验,亮点纷呈、特色鲜明。具体可概括为“1234”框架,即聚焦一个主题,守牢两个底线,配套三项活动,突出四大特性。
第一,聚焦“技能照亮前程”主题,让技能价值贯穿大赛全程。大赛全程贯穿“技能照亮前程”的价值理念,从聚焦产业需求的赛项设置、彰显匠心的赛场竞技,到激励人才的奖励政策;从扩大影响的宣传造势、丰富体验的活动策划,再到促进提升的技能交流,每一个环节都围绕主题展开,确保参与者、观摩者及行业从业者等,在赛事全周期、多场景中感受到其价值魅力与深刻内涵。在奖励政策上,不仅为获奖选手颁发金银铜牌及优胜奖,还对国赛精选项目的金牌职工选手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同时打通职业技能等级与职称认定的衔接通道,让技能人才有荣誉、有待遇。在氛围营造上,创作大赛主题歌曲《技能照亮前程》,设计吉祥物“中中”“原原”传递活力与温度,搭配系列文创产品、专题宣传视频,将“技能照亮前程”理念融入赛事内外,凝聚广泛社会共识。
第二,守牢两个底线,确保赛事圆满成功。公平公正是职业技能竞赛的生命线,安全稳定是赛事成功的前提。我们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坚决守牢这两条底线。在公平公正方面,出台《关于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公平公正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从资格审查、裁判管理、命题执裁、技术支持等8个方面提出31条举措,管严“三类人员”、规范“两个环节”、管好“两类主体”,这些,我在倒计时100天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已经作过详细介绍。同时,建立监督仲裁委员会,对大赛竞赛组织实施、赛风赛纪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大赛阳光透明、公平竞争。在安全保障方面,构建“人防、物防、技防、制防”联动体系,制定11个专项应急预案,开展多轮应急演练。设置医护点、安检站,动态保障车辆,严格食品安全监管,实行“一团一专班”接待服务。大赛所有选手、裁判集中入住“选手村”,实行闭环管理,确保赛事安全、高效、有序运行。
第三,配套开展三项活动,打造沉浸式技能嘉年华。发布会开始,我简单介绍了一下技能展示交流、绝技绝活展演、技能强国论坛这三项活动的具体安排。这三项活动各有侧重又相互呼应,分别从“贴近生活的体验”“科技赋能的展演”“思想碰撞的交流”三个维度发力,共同构建起一场可看、可玩、可学、可思的技能盛宴,接下来逐一展开说明。一是技能展示交流,可观可触可体验,让技能走进生活。设立国家成果展、各代表团成果展、企业技能展、河南特色技能展四大展区及技能培训体验区。展出卫星返回舱、国产芯片、“奋斗者号”模型等高精尖实物,推出AI智能眼镜学习心肺复苏、仿真无人驾驶、盾构机模拟工作等互动项目。创新开设70个“技能培训小课堂”,提供面点制作、家电维修等简易培训,让技能可感可见、可学可用,推动技能走进生活、贴近大众。二是绝技绝活展演,科技赋能传统,展现技能魅力。我们从全国征集226个绝技绝活项目,最终精选40项进行现场展演,涵盖高新技术、手工制作、艺术创意等领域。创新采用“T台沉浸式”展演模式,设置观众体验区,借助混合现实全息投影、3D智能眼镜等技术,实现虚实融合展示。例如新疆“沙粒画艺术”,以细沙为材,呈现立体油画效果;“一剪年轻十岁”美发绝技,让观众现场体验视觉“逆龄”效果,极大增强观赏性和参与感。三是技能强国论坛,汇聚智慧力量,助力未来发展。设置主旨讲话、成果发布、嘉宾演讲、交流对话及签约倡议五大环节。邀请相关领导、专家学者、高技能人才代表、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评价机构、企业代表分享前沿观点,交流经验体会。同时,全国共有400余家院校、培训机构拟共同发起“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河南倡议,300余家职业技能评价组织共同发起高质量开展技能人才评价——郑州倡议,推动一批校企合作、区域协同项目落地。相信这场思想盛宴,将极大地丰富“技能照亮前程”的时代内涵,使其从理念共识,转化为行动路径与价值追求,为技能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第四,突出四大核心特性,彰显大赛创新与引领。本届大赛在策划与执行中,着力凸显四大核心特性,即引领性、互动性、科技性和普及性。一是引领性:对标国家战略,定义技能新高度。刚才我介绍了,大赛设置的106个赛项,其中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新能源等新领域赛项占比超过50%。7个乡村振兴专项赛项,都是直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职业。17个新职业赛项、4个专业技术类赛项,充分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体现技术技能融合发展趋势,引领职业教育培训改革方向。二是互动性:改变单一观赛,增强参与热度。推出“技能奇妙游打卡”“技能培训小课堂”等线上线下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开展赛场研学,增强体验感和参与度。预计现场观赛超10万人次,线上“云观赛”平台访问量有望破亿。这种“可触可感可学”的深度互动,主动拉近技能与公众的距离,增强大赛的亲和力和温度。三是科技性:数字赋能赛事,提升办赛智度。运用AI、AR、大数据等技术建设大赛信息化系统,实现智慧办赛、智慧参赛、智慧观赛。开发大赛小程序,支持AI智能问答、个性化行程指引等功能。竞赛设备广泛采用工业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部分赛项实现“人机协同”操作,展现“人工智能+技能”的未来图景。四是观赏性:融合古今文化,拓展传播广度。开闭幕式融入中原文化元素,将中国功夫、龙门石窟、商都历史等与现代技能文化巧妙结合,以可感可及的形式呈现。绝技展演、技能展示、服饰设计等项目极具视觉冲击力,通过央视网、YouTube等平台全球直播,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升中国技能的国际影响力。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