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8日,《美术》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吴端涛为“新时代青年美术评论人才培训”项目学员们带来了题为“全国美展与新时代中国画创作方位”的专题讲座。这场讲座从“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以下简称“全国美展”)的背景和现状入手,集中展示了
讲座现场
8月18日,《美术》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吴端涛为“新时代青年美术评论人才培训”项目学员们带来了题为“全国美展与新时代中国画创作方位”的专题讲座。这场讲座从“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以下简称“全国美展”)的背景和现状入手,集中展示了过去五年中国画创作的整体面貌。
讲座现场
吴端涛表示,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不仅在题材上呈现多样性,更在创作手法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变革,艺术家的观察方式和创作手段被极大地拓展与改变了。全国美展的作品呈现了多元化的题材探索,然而在创新和题材表现上也暴露出一定的同质化问题。新时代的艺术家需要客观看待新技术和图像时代的视觉经验对创作的影响,而艺术评论人也应该审慎思考这一现象。
讲座的后半部分聚焦于艺术创作的核心方法和技术手段。吴端涛认为,新时代的艺术家所要考虑的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还要在艺术上真正深刻地把握主题。也就是说,对新时代创作者的要求是:精准把握时代精神、深度提炼生活细节以及创新的艺术语言表达。更重要的是,创作者如何思考与把握“人民性”。艺术创作不仅要做到真实反映生活,更要通过艺术语言进行典型化的提炼,从而超越单纯的模仿和表面化处理。
学员提问与分享现场
在互动环节,几位学员也就自己的创作经验进行了分享。通过本次讲座,学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全国美展的创作趋势和评价标准,还对艺术创作中的技术运用、创作方法等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摄影 | 刘科瑶制作 | 殷 铄、刘根源校对 | 安亚静初审 | 殷 铄复审 | 冯知军终审 | 陈 明来源:中国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