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18",这个刻在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日子,警报声划破长空,刺痛着我们的记忆。就在今天,电影《731》全球公映,截至19时53分,单日票房突破3亿,刷新中国影史纪录,成为中国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榜冠军和首映日总场次榜冠军!
"9·18",这个刻在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日子,警报声划破长空,刺痛着我们的记忆。就在今天,电影《731》全球公映,截至19时53分,单日票房突破3亿,刷新中国影史纪录,成为中国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榜冠军和首映日总场次榜冠军!
这部电影以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为背景,撕开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的罪恶黑幕。他们打着“给水防疫”的幌子,实则秘密进行细菌战研究,将无数无辜百姓抓来,进行活体实验,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
影片能搬上大银幕,背后是一场艰难的抗争。导演赵林山怀揣着还原历史真相的决心,从萌生想法到影片上映,历经十余年。为了打磨剧本,他与编剧刘恒跨国取证,在日本查阅海量资料,又在哈尔滨市图书馆翻阅同期文献,还聘请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担任影片历史顾问,力求每一个细节都有史实支撑 。可创作之路布满荆棘,日本外务省23次施压,妄图修改片名、删除母婴实验相关镜头,甚至通过好莱坞渠道封锁海外发行。网络上还曾传出影片遭遇“超180万人举报”的谣言,后来被证实那些自称“家长”的投诉账号多为日本右翼势力操控,他们妄图掩盖历史、阻挠真相传播。但这些都没能阻挡主创团队,他们坚持让这段历史大白于天下。
当电影在大银幕上缓缓展开,那些残酷的画面,瞬间将观众拉回那个黑暗的年代。“跳蚤培养车间”里密密麻麻的跳蚤,“鼠疫注射实验”中受害者痛苦的挣扎,“冻伤实验室”里被冻坏的肢体,还有“火伤实验室”中被烈焰灼烧的身躯,每一幕都让人不忍直视,每一幕都是日军暴行的铁证。尤其是影片中婴儿的啼哭,伴随着童谣响起,刺痛着每一位观众的心,那是生命的呐喊,是对战争的控诉。
从首映式的反馈和今日观影后的评论来看,《731》给观众带来的震撼无与伦比。在哈尔滨首映式上,全场观众表情凝重,放映结束后掌声雷动,很多人眼眶泛红,久久无法从悲痛的情绪中走出来。有观众说:“电影尺度很大,看的时候心里特别难受,但这就是历史,我们必须面对。”还有观众表示:“电影里那3000多个名字,字幕滚动了三分钟,可还是觉得太快,他们每一个都值得被铭记。”如今,影片正式上映,更多观众走进影院,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有人说看到一半就忍不住落泪,有人说走出影院心情沉重,久久无法释怀。
当然,也有部分观众对影片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影片在叙事上有些凌乱,导演的掌控力不足,在呈现这段沉重历史时,还加入了一些轻喜剧元素和艺术化画面,导致整体感觉有些杂乱,角色塑造也不够丰满。但无论如何,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在于将731部队的暴行直观地展现在大众面前,让更多人了解这段被掩埋的历史。
《731》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是历史的警钟,在“9·18”这个特殊的日子敲响,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吾辈自强。它也让全世界看到了日本侵略者的反人类罪行,让血色记忆成为全人类的警示。如今电影还将登陆海外院线,澳大利亚、新西兰已率先上映,19日在美国、加拿大也将与观众见面,11月会在韩国放映,后续还会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国陆续放映,让和平的信念在全球回响。
来源:海哥聊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