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泡泡玛特用一只Labubu奇袭资本市场,海外业务呈现激进式增长,到蜜雪冰城在港股敲钟,一举摘下港股今年最大IPO桂冠,再到各大厂商宣布All in AI并全球开源——这些中国企业们在过去一年中性感的高光时刻,无一都面向海外。
,,
作者 | 周以
统筹|王浩天
视觉 | 顾芗
过去一年,如果我们纵观全球企业的风云动态并重新复盘,不难发现,国际化都是大家坚定不移的锚点。
从泡泡玛特用一只Labubu奇袭资本市场,海外业务呈现激进式增长,到蜜雪冰城在港股敲钟,一举摘下港股今年最大IPO桂冠,再到各大厂商宣布All in AI并全球开源——这些中国企业们在过去一年中性感的高光时刻,无一都面向海外。
出海已经不再是过去所谈论的那种玩“价格差”与供应链的粗暴模式。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都希望带着自有品牌、原创设计和数字能力走向世界——不再是世界工厂,而是全球品牌。
在今年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大家明显发现,国际化议题很受关注。国际化元素、海外参会者的数量,都比往年更多。
在企业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云服务商通过提供在国内反复验证过的、高可用的经验和技术,能够快速提高企业出海的效率和质量。也因此我们看到,过去这一年多,各大云厂商都在国际化上集体发力,坚定按下加速键。
腾讯云的动作尤其迅速。这个一贯以“稳”著称的云厂商,如今在海外展现出极强的进攻性和进取心,海外开区速度全行业最快;大量产品快速推出国际版、适配海外技术生态和全球客户需求。
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掌门人”汤道生,在会上略带自豪地说,腾讯云国际化业务,过去三年实现了“高双位数”的增长,远远超过中国公有云市场的平均增速;服务客户数也比去年再增长一倍,不仅有国内知名企业,也包括印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Goto、泰国正大、法国电信等海外当地龙头企业;同时,90%以上的互联网企业和95%以上头部游戏公司,出海都选择了腾讯云。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
国际化已然与智能化一起,构成了腾讯To B 业务增长的双引擎。腾讯Q2财报显示,腾讯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同比增长10%。
谈到未来,汤道生说,腾讯云将进一步升级腾讯云国际化战略,做到“生态更兼容”、“基建更完善”、“服务更深入”。字里行间流露出,要在海外“再造一个腾讯云”的雄心——不仅是业务规模的拓展,更是技术能力、生态体系与服务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度复制。而今天,正处在上升期的腾讯,也正好赶上拓展国际业务的绝佳窗口期。
回顾近期发布的财报,腾讯核心业务发展强劲,市场层面反馈积极。这种 “业务基本盘稳健 + 市场信心充足” 的双重优势,为腾讯在国际赛道上进行更前瞻的资源投入、更长远的战略布局,提供了坚实支撑。
可以预见,随着国际化“新增长曲线”的逐渐打开,不仅会进一步加固腾讯To B业务的护城河,更会成为腾讯公司未来发展叙事中,极具吸引力的篇章。
新使命与新机遇
从“云”概念诞生的第一天起,它就已经奠定了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的基础。云厂商担任的重要角色,便是助力这些企业数字化能力升级的“幕后推手”。而全球化浪潮,又赋予了广大云厂商一个新的历史使命——帮助企业走出去、扎下根。
经过国内市场的不断历练,中国云厂商的核心产品和技术能力,已经和国际一线大厂拉齐水位,能够为企业布局全球提供深度助力。同时,“东方云”也从过去作为备选方案,到今天成为核心供应商,提供从战略、技术到服务上的全流程支持。
在国际化赛道,诞生的不少出人意料的商业奇迹中,很多都有腾讯云的影子。
泡泡玛特就是其一,它正在以一种轻盈的方式,革新着中国商业的出海叙事。用一只Labubu敲开全球潮玩市场的大门,泡泡玛特在23个海外国家及地区发售,纽约、东京、伦敦、米兰街头大排长龙的门店......每一次万众瞩目的Labubu的发售,都有着腾讯云WAF的小程序安全解决方案的保驾护航。借助腾讯云,泡泡玛特有效打击了黑产黄牛党,使得国内疑似黑产比例降至0.2%,月识别超100亿次恶意访问,守护着众多泡泡玛特粉丝的纯粹热爱。
每一次Labubu的发售,都有着腾讯云WAF的小程序安全解决方案的保驾护航/图源:视觉中国
香港富融银行也是如此,随着近几年业务快速发展,原有银行核心系统,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日渐增长的服务需求,不得不更换。腾讯云通过数据库TDSQL和TCE等产品,为富融银行的核心系统切换,提供了强大的性能保障。新核心系统的切换仅用时10个月就完成,不仅效率高而且运行稳定。
另外,西亚知名流媒体平台 Begin、日本领先K歌应用 Pokekara、新加坡流媒体服务商 BeLive、印尼传媒巨头 TribunNews、泰国数字内容平台 Ookbee、巴基斯坦网络电视平台 ARY ZAP……这些海外头部媒体的背后,都有腾讯云音视频的身影。
无论是云安全、数据库还是音视频,这些产品之所以驰骋海外,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几乎无一不是在极端场景下被逼出来、磨练出来,再逐渐走向成熟,所以才能够走向全球。
以腾讯云数据库为例,也不是在真空环境里研发的,而是为了应对腾讯内部的庞大业务需求。QQ、微信,每天数百亿次消息传递和支付请求,任何一次闪断都可能波及亿级用户。这样的压力,逼着TDSQL在高并发、强一致、金融级安全上不断进化。后来,它被应用在国内银行的核心系统里,经受住了“双11”支付洪峰和春节红包雨的极限压力,再后来,又被众多国内头部金融机构作为首选,产品也逐渐迈向海外。根据IDC报告,腾讯云已经连续两年在金融及银行子市场数据库领域,实现“双料冠军”。
还比如音视频技术,也是伴随着腾讯的诞生而成长。从微信视频通话到王者荣耀的实时对战,腾讯的音视频系统几乎每天都在经历千万级的并发考验。基于这些实战积累,腾讯云打造了全球领先的MPaaS、CPaaS音视频产品矩阵,经受住了8000万人同时在线的全球大型直播,在保障画质的同时显著节省带宽成本。当到如今的AI时代,腾讯云已经把这些经验沉淀进了全链路的智能解决方案:从内容生成、处理、增强到分发和消费,全流程都有AI加持。
独特的“中国经验”
中国云厂商,不仅在产品技术上,拉齐与全球头部玩家之间的水平差,也在用自身特色打造差异化卖点——不甘于做平替,而要成为更优选。
过去,我们看到太多往风口上乱撞的鸟。无论是那些被误解为时代趋势的歧途、还是一些已经略显拥挤的赛道,总是挤满了人。但作为一个强调基础技术以及服务能力的行业,不盲目跟风,选择优势的领域,才能经受时间考验。
汤道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腾讯做云,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一直都有比较清晰的路径,就是找自身擅长的、有差异化的技术能力,针对某些场景发挥腾讯独特的优势。”
对腾讯云来说,刻有腾讯“基因”的社交生态、媒体、移动支付等拳头产品,构成了与海外大厂的竞争的差异化优势。很多带有鲜明“中国经验”的能力,成为腾讯云服务全球客户的一张独特名片。
比如现在,中国游客已经可以实现在日本轻松使用微信小程序点餐。
/顾芗·AI制图
作为日本最大的餐厅搜索预订平台,Tabelog收录超87万家餐厅,月活用户超1亿。然而,面对日益增多的中国游客,摆在众多日本商家面前的难题是:如何让中国游客,在日本实现顺利地吃好一顿饭?中国游客很少使用信用卡、NFC支付体系以及当地的本地生活软件,打通使用习惯是一个难题。我们对于小程序和支付系统的依赖性使用习惯,也使得日本餐饮企业难以有效拓展中国客源渠道。
而通过腾讯云Mall产品,中国游客实现了在微信内就能使用Tabelog小程序搜索、浏览、预约、支付,全流程无缝衔接。无论是中文操作界面,还是海量餐厅信息,再到支持微信支付的自动汇率结算,中国游客可以获得与国内一致的就餐体验。
而地球的另一端,腾讯的小程序也正在改变着非洲广大中小企业商家、创作者们的生活。
Orange是法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其中东和非洲业务子公司OMEA是集团增速最快的板块之一,在中东和非洲的18个国家服务超过1.48亿客户。而腾讯云的小程序解决方案,正在为中东和非洲地区中小企业,带来一些新的风貌。
让小程序真正成为当地商业的一种基础设施,是腾讯云的伟大构想。基于服务超10多亿小程序用户的技术沉淀和运营经验,由腾讯云支持的OMEA所打造超级应用Max it,将大幅提升小程序的开发和上线效率,打造繁荣的应用生态。
很快,非洲的初创企业、商家、内容创作者及各类公司,都能在Max it里开发属于自己的小程序。这不仅能促进非洲的创新,还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长机遇。
从东京的餐桌到非洲的创业市场,腾讯云正在用小程序连接起不同文化的日常,也让中国经验真正生长为全球经验。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复制,而是一次次生活方式的重构。
国际化,本质是在地化
过去我们往往把出海,视作一种全球视野下企业身份标榜与话语权扩张的标签,而今天看来,一个真正的全球化企业,重要的不是“我们从哪里来”,而是“我们要到哪里去”。在这其中,腾讯云选择了“静水深流”的打法:沉淀到本地,真正扎根本地商家,融入当地生态。不设国界、不设限,并因地制宜地解决实际问题。
这背后需要的是强大的基建与服务能力。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规、数据、技术等方面的不同要求,腾讯云都必须深入本地,才能为这些企业提供持续的信任与支持。换句话说,国际化,本质是在地化。
腾讯云产品全面拥抱国际化
足够贴近,才足够敏捷。腾讯云实现在本地贴身的服务,背后是全球基础设施的持续铺展:覆盖五大洲21个地区、3200多个全球加速节点。中东、日本等新数据中心相继落地,11个区域办公室和9大技术支持中心,提供7×24小时服务体系——这将是一种把“中国效率”推广到全球的有效方式,也确保了“全球一致体验、本地化交付”。
而这种精细的服务能力,正在众多个国内外企业的应用案例中被验证。
去年5月,库洛游戏正在紧张地进行《鸣潮》的首周全球同步开服。而腾讯云正是支持着这一切的幕后中坚力量。作为一个有着近3000万用户规模、同时为大通服架构的游戏,要在全球六大区同时上线,《鸣潮》有一些担心:同时开服和上线,意味着高峰时可能有数百万玩家在同一时间涌进同一个游戏服。
而腾讯云完美地顶住了这一波服务器压力。作为全球首个采用容器架构的二次元开放世界游戏,其技术架构与市场表现均达到行业标杆水平。这一次,腾讯云基于全球2800多个边缘节点构建的容器化架构不仅实现了AZ级容灾能力和数百万玩家同服竞技的稳定性,还通过COS专用通道实现游戏资源像标准化“集装箱”一样快速部署至全球各地。
成功应对3000万级用户的并发访问挑战后,腾讯云将《鸣潮》的服务器部署时间从3天缩短至10分钟。很快,《鸣潮》的海外玩家占比达到35%,东方美学设计获得国际媒体广泛报道,为国产游戏全球化运营树立了新标杆。
腾讯云总是在关键时刻,成为企业的“最佳战友”。而另一场战役,则来自印尼。
4小时54分钟,这是腾讯云将印尼GoTo集团旗下的Gojek千余个微服务,系统整体平稳切换至腾讯云的时间,比原计划提前整整一小时。
印尼的 GoTo 集团是东南亚超级独角兽,旗下的 Gojek 是当地最大的出行与生活服务平台,支撑着数千万用户的打车、外卖、支付与电商等日常服务。要把这样一个庞大系统整体迁移到腾讯云,就像是要把数千栋由水泥和砖块搭建的大楼一次性完整地搬家。任何一次差错,都会影响用户的体验和生活。
而这场东南亚史上规模最大且跨越距离最远的云迁移战役,腾讯云和GoTo团队精心筹备数月,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腾讯云还加码云基础设施建设:雅加达区域从原有的双可用区,扩展到三可用区,同时在当地启动新的数据中心。
这并非轻易的决定,要知道海外数据中心建设都需6个月以上,但Gojek的目标是在2025年5月底前完成全量迁移。在此之前,还需要留出至少2个月的资源部署、割接演练的时间。因此,实际留给腾讯云团队筹建的时间只有5个月。
不过,腾讯云团队专业的服务意识,不断突破着效率的上限。印尼第三可用区提前一周交付。腾讯云团队在短短5个月内完成了印尼第三可用区从决策建设到交付的全过程。
而正式割接那天,腾讯云派出雅加达现场30多位和深圳总部100多位工程师们,与GoTo团队并肩作战,从凌晨开始分秒必争。而最终,迁移的顺利完成标志着腾讯云的国际化战略再次迈进了一大步。更重要的是,它让数千万印尼用户在日常生活中“无感切换”,继续安心使用他们最熟悉的服务。
结语
今天我们会发现,国际化的终点,不只是把产品和服务走向全球消费者,本质也是一种连接——连接人与人、连接人与服务,用技术,连接中国与世界。
我们也许已经离“地球村”的概念过去太远了。这个在千禧年初频繁被提及的浪漫想象,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然成为现实,只是我们习惯后,很少再去留意。
一次小程序的点餐、一条直播评论的发出、一次打车行程的到达、一场稳定高效的会议、一局酣畅淋漓的游戏对战,当这些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就是腾讯真正把大家连接在一起的时刻。
让全球更多人,参与到一个更好的生活与社会中去——这既是腾讯的基因,也是它在全球化浪潮中,肩负的新使命。
封面及头图均为顾芗·AI制图
来源:盐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