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在成都拉开帷幕,这是中国大陆首次承办该项国际综合性体育盛会。作为赛事通信保障的核心力量,中国通服成都分公司将依托大运会保障经验沉淀,以最高标准完成通信网络护航任务。
2025年8月,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在成都拉开帷幕,这是中国大陆首次承办该项国际综合性体育盛会。作为赛事通信保障的核心力量,中国通服成都分公司将依托大运会保障经验沉淀,以最高标准完成通信网络护航任务。
打造高可靠赛事通信网络
自进场以来,中国通服成都分公司保障团队锚定“开局即冲刺”目标,仅用72小时完成350个信息点位部署。创新采用预配置光模块技术,将光缆接续时效提升40%;针对新华社新增2个专用局域网的紧急需求,建立“需求响应-方案制定-实施落地”全流程闭环机制,48小时内完成系统部署。面对大会议室工位未到位的实际困难,实施“点位预留+动态调整”预案,提前铺设路由管线,确保后续网线布放无缝衔接。
在二次装修交叉作业的复杂环境中,项目组与组委会高效协同,精准敲定28个机柜定位方案。采用“分段预埋+电子标签溯源”,完成228个信息点位施工,客户局域网建设进度达60%。针对持续高温天气,实行“早晚班错峰施工”机制,单日最高完成光缆熔接247芯,实现进度高效推进。
千锤百炼的“通信铁军”
作为赛事通信保障的核心力量,中国通服成都分公司东部新区世运会专项保障团队,承接16个场馆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面对“距离跨度大、调节点多”的挑战——从局方到用户端最远达40公里,单个场馆最多需调纤21对——团队以“进场即冲刺”的斗志开启攻坚。
盛夏高温下,他们创新采用“早晚错峰”作业模式,避开日间热浪。即便在清晨或傍晚,场馆内高温依旧,一线员工穿着厚重工作服在逼仄角落操作,汗珠浸透衣衫却无暇擦拭。凭借这般韧劲,团队单日最高完成8个场馆42对纤的调纤及测试,提前2天完成201个看台席信息点位部署,为后续系统联调抢下关键时间。
高温钢构下的“网络架构师”
中国通服成都分公司DICT特战队员王鑫,是开幕式、主媒体中心等核心场馆网络架构的“幕后设计师”之一。自5月接到综合布线需求起,他20余次参与方案评审,带领团队在高温中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在主席台钢结构下高温的施工环境中,王鑫带头安装交换机、AP设备及机柜,布放网线如同“穿针引线”。最终,他带领团队完成250个AP、300个信息点位的部署,60台交换机精准调试,确保开幕式网络信号“零延迟”覆盖。
70公里线缆编织的“通信神经网络”
中国通服成都分公司政企行业支撑部项目交付组承担了世运会通信网络“织网”重任。他们深入场馆勘查,制定最优施工方案,每日以进度日报管控全流程。在主媒体中心、国际广播中心等关键场馆,团队累计布放光缆30公里、网线70公里,安装交换机114台,部署信息点位近1500个。
7月17日至20日,交付组连续48小时奋战,实现所有场馆网络并网,为赛事转播、媒体报道搭建起高速稳定的“信息高速公路”。
筑牢通信保障“最后一公里”
王锋,中国通服成都分公司东部新区综合维护主管,自保障工作启动以来,他带领团队完成16个关键点位的光纤调度,在高温炙烤的设备间内逐一对接纤芯,确保信号传输零误差。针对赛事核心区域长距离传输的光衰难题,王锋采用“阶梯式光模块配置方案”,连夜协调更换12对高性能光模块。7月23日世运村突发光缆故障时,他30分钟内抵达现场,仅用90分钟便恢复通信,避免赛事信息系统中断风险。在赛前冲刺阶段,王锋牵头完成世运会点位空余纤芯的地毯式核查,为临时增容需求提供数据支撑。他还深度参与协调世运会应急演练,模拟暴雨、断电等极端场景的处置流程,带领团队提炼出“5分钟响应、30分钟定位、2小时修复”的保障口诀,成为通信应急处置的“行动指南”。
来源:中国电信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