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蓝牙大尾巴”这个品类虽然不像播放器、小尾巴那样有很多的受众群体,但好歹也是不温不火的一直在更新着,而真正让更多烧友关注并且喜欢用“蓝牙大尾巴”的时间段,应该是23年。那时候的典型代表有两个,一个是MUB1,另一个就是旷世的CMA18 portable(以下简
“蓝牙大尾巴”这个品类虽然不像播放器、小尾巴那样有很多的受众群体,但好歹也是不温不火的一直在更新着,而真正让更多烧友关注并且喜欢用“蓝牙大尾巴”的时间段,应该是23年。那时候的典型代表有两个,一个是MUB1,另一个就是旷世的CMA18 portable(以下简称CMA 18P)了。CMA 18P的核心优点有很多,首先就是推力凶猛,并且底噪背景控制的极好,属于是力大声润的类型。再就是配置高、接口全,可以灵活搭配和切换使用模式,当然,最重要的是它骚到爆的开窗设计。
旷世的SIGMA,这是一款“全新”的蓝牙大尾巴。但很多人以为SIGMA就是用老的CMA 18P换了个调音而已,毕竟外观看起来是一样的。但上手盘一圈就知道了,它的按键和接口布局完全不同,有几个直接“进化”的改动。首先就是它支持边充电边听了,双Type-c接口可以把音频传输和充电进行分离,并且它自带的是4300mAh电池,不额外消耗手机的电量,对于续航焦虑党来说这点很重要。但它取消了光纤输入口和Line in,并没有像CMA18 Porta那样去考虑到其他的接驳玩法,这次明显是想更纯粹的压榨出它作为蓝牙大尾巴该有的用途。
眼尖的同学会发现它侧面的滑块键多了一个,之前是两个,现在则是三个。多的那一个是IEM/HP OUT输出切换开关,也就是说旷世专门为SIGMA开发了一个IEM耳机模式。接一些灵敏度高的耳塞时我强烈建议开启该模式,它的声音会“温柔”许多,底噪会拉到更低,并且它对微动态和结像细腻度的把控比绝大多数蓝牙设备要强太多。关于原理,这个模式的信号处理路径会压缩至最短,响应更快,同时支持精细的64 级音量模式。
通过透明窗口,我们可以看到内部的电路设计和硬件是很豪华的。首先DAC用的是AKM的AK4493,旷世为了让SIGMA彰显出“台机般的性能”,就单独匹配了TTA三级解码结构,它最高支持PCM768/DSD512 的解码。在耳放部分,SIGMA搭载四组专利级全分立全平衡设计电流模耳机/输出级放大器,在300Ω负载下失真率低至0.0002%,推一些头戴在推的响的同时,并不会有蓝牙便携设备容易出现的“失真”。
在声音上,我主要还是围绕蓝牙模式来讲,因为SIGMA有线模式和蓝牙模式的差距可能没你们想象中的大,在几年前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便携设备支持蓝牙传输,但大家都是首选有线连接,因为确实普遍有着巨大声音品质和细节上的差距,但SIGMA就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毕竟高通骁龙畅听+索尼LDAC的双认证也做足了基础。而SIGMA的有线模式和蓝牙模式之间的那一点差距,我认为就是极高频的细密感,有线模式的极高频更加穿透细密一些,而蓝牙模式的极高频则会一点点峰值压制,但我反而觉得这更柔和好听?所以我建议平时听古典乐居多,手里有高品质音源和那种比较灵敏耳塞的用户,去用有线模式会给你一个惊喜。而相对大众用户,希望用的杂食一些、方便一些,看肯定还是蓝牙模式用的巴适。
SIGMA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它大体音色是略带模拟味的,但器乐、人声这些结像又散发的特别自然敞亮,完全听不到任何“被拘束”的感觉,同时整个动态范围能够还原出一个有气势、有明显起伏的状态。如果你对大型的台式设备有声音规模上的“执念”,那么SIGMA这种小体型的设备可能真的会令你惊讶,它的那种精准快速、大大方方的听感并不是同体积设备能比拟的。对比之前的CMA 18P,它也解决了一个烧友们提到的核心问题,就是CMA 18P身上的那种“软”给剔除了,因为CMA 18P是一种模拟味更浓郁、响应稍放缓的声音,它的高低频落差没那么大,但是到了SIGMA这里,你会发现它听起来更加澎湃更加抓耳,结像更加平衡且规整一些,模拟味还是有但确实少了些浓郁感,这样的调校显然是更符合“升级”的,也往参考级的方向跨了一大步。
关于三频,首先SIGMA的低频从低频量感上来说,是绝对不缺乏的,对比CMA 18P稍微有所削减一些极低频的泛音存留时长,也是变相提升了低频的响应速度。但是从低频的力量感和上下行程幅度来看,并不存在削弱,反而是显著提升,只是它的低频会特意把包围感做的更“紧凑”一些,以往那种轻微发hufi的低频就变成现在的质感型低频了,同时它也足够符合旷世多年以来在台式设备中强调的规模感,该撑起气场的时候也能瞬间爆发出能量来。
在中频人声上,是一种典型的“厚密感”比较足的人声,说不上特别暖,因为它的染色并不是那样明显,但人声就是会比较稳定和耐听。SIGMA其实不太擅长做出那种很奔放张扬的人声,和一些主打“超高解析”的设备不同,SIGMA的人声并不是想做的多么华丽。有个很直观的例子,我在搭配蓝色星球这条比较“敏感”的耳塞时,人声听起来会比之前更水润一些,而不是变的更加穿透华丽,蓝色星球这条耳塞之前我有写过分享,它的人声是靓丽女毒型的,有些细密和亮度增益,在SIGMA的搭配下则没有之前那样奔放了,更加沉稳缓和一些,对于齿音的处理则是稍加润色。
关于高频,SIGMA对高频的信息量是比较严格的,弱音以及强音都会被灵敏捕捉到,但在进行描绘高频形体时,比较注重顺滑感,而不是多么直上云霄的凌厉,这点和中频的调校类似,都是为了整体的调性。当然很多人从这也会觉得是AKM的芯片发挥了作用,毕竟很多人认为AKM偏耐听一些,ESS的芯片就偏直白,反正从结果来说SIGMA确实适合一些看芯片来入手的用户。SIGMA从亮度上来说是比较平和的,搭配一些静电圈铁有奇效,能够把火气控制的很稳定,并且当我们开启高增益的时候去推一些头戴大耳,也能够获得一个非常线性有质感的高频。
我觉得旷世发布SIGMA的最大意义,是无形中给同体积的“大尾巴”设备抬高了标准,并且再次给该品类添了一把火。未来大家买这种不大不小的设备时,心里都会有杆秤。首先它得适配性高,头戴和耳塞都可以无限兼容,并且对于苹果用户来说,SIGMA也通过了苹果MFi许可,完美支持iPhone/iPad和苹果生态连接。然后在声音方面,它的音色也不能做的太偏,素质和动态一定要高,最后就是外观尽量要做的有特色,目前这些点SIGMA都能做到,这压根就是一部浓缩的多功能便携台机,4K的定价还是完全值得考虑的。
来源:麟哥爱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