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决定一个人收入水平的,从来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8 21:18 1

摘要:你有一县的眼光,就能赚一县的财富;你有一省的眼光,就能赚一省的财富。

很认可一句话:

你的工作能力就相当于你银行卡上的后位数,而格局则是前位数。

能力再强,收入增长的变化也是有限的。

而当格局发生变化,收入则会呈几何指数增长。

刘润说,钱的背后,是格局。

一个人的格局打开了,财富自会滚滚而来。

1

前段时间,字节跳动发布了一则处罚通报,涉及100百多人。

通报里提及的两件事,让我感触颇深。

第一件事,是接私活。

字节跳动明令禁止,员工参加各项行业访谈、调研、项目等活动。

原因很简单,容易泄露保密信息。

可就是如此,仍旧有十多人为了几千块的报酬接了私活。

他们以为“拿点小钱,没什么事”,结果东窗事发。

不仅高薪工作没了,之前攒下的期权、该拿的奖金也全泡汤了。

第二件事,是薅羊毛。

大家都知道大厂的福利好。

员工餐要么极便宜要么免费,茶水间的零食饮料也免费提供。

可有个实习生就非常离谱。

他一天打了13份员工餐不说,还把茶水间的零食柜搬空了。

就为了这点小便宜,他丢了大厂的工作。

生活中,像这样人不在少数,眼中只有小便宜。

却不知捡了芝麻,只会丢了西瓜。

胡雪岩曾说:

你有一县的眼光,就能赚一县的财富;你有一省的眼光,就能赚一省的财富。

一个人到底能获取多大的财富,就看眼光能有多远。

高尔夫球手泰格·伍兹年少时曾与好友一同练球。

这位朋友难以忍受枯燥痛苦的训练,就去给富人做陪练,十天就赚了上千美元。

朋友就劝泰格趁早做陪练。

可泰格一口回绝,反而更加努力地训练。

七年过后,泰格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高尔夫球运动员。

此后,更是创下单场比赛赢得760万美元奖金的记录。

而他那位当陪练的朋友,却还在为几千美元而奔波。

郭德纲曾说过一句话:不怕能耐差,就怕眼睛穷。

目光短浅的人,只能看到眼前,往往在追逐蝇头小利中,葬送了自己的钱途。

要知道,一个人的眼界,就是他收入的天花板。

学会拉长眼界,凡事从长远考虑,才是打开财富密码最有效的方式。

2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团队做成了一个大项目,他第一个抢功;

跟人谈合作,他恨不得把所有的好处都独占了;

工作中稍有点份外的事,毫不犹豫就拒绝。

这样的人,私心太重,心中从不装他人。

然而一味只顾自己,总守着自己那点利益不放,只会错失更大的利益。

稻盛和夫说:利他,是最根本的生财之道。

很多时候,凡事多想想别人,主动给别人分一杯羹,反而是对自己的成全。

看过职场博主@Tess的分享。

刚参加工作时,她曾谈下了一个很难缠的客户。

而先前有位老员工,花了整整两个月都未能签下订单。

于是业务经理很高兴,打算把这笔订单的提成分一半给她。

当时她还在实习期,一半的提成相当于两个月的工资。

但Tess当即回绝了:我觉得这笔钱应该给先前那位对接客户的老员工。

经理大为诧异,很不理解。

她则解释道:我能成功,主要原因还是老员工把该做的工作都做了,我只是做了临门一脚的事。

老员工听说了这件事,主动感谢了她,两人就此交好。

此后半年中,老员工把自己所有的工作经验倾囊相授。

而Tess也飞速成长,短短一年多便能独挡一面,升职加薪。

后来,她辞职创业,局面一筹莫展。

老员工得知此事,就发动关系,帮忙介绍客户,给她带来了上百万美元的利润。

正是因为对方的帮助,她才渡过了最初的难关。

社会学家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曾说:

生意场上,最优策略是“一报还一报”。

人性都是自私的,利己的。

但一个人想要真正拥有财富,就得打破利己之心。

放大心胸,养成利他思维。

只有如此,博得他人的好感,才能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3

南非心理学家苏珊还在贫民窟时,总会随身携带一本小册子。

每次遇到烂人破事,她就立即打开册子看一眼,然后快步离开。

朋友以为册子上记录着什么秘诀。

借来看时,她才发现全是些紧急待办的事情。

多年后,苏珊被保送到哈佛大学,毕业后更是收入不菲。

她在一次演讲时说:

“当有无聊的人为难你时,你应当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一个糟糕的环境。

为了离开这样的环境,你需要做很多事,又怎么会有时间去和无聊的人争辩?”

正如“奥卡姆剃刀定律”所说的那样:

我们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遇到的事情却是无限的。

不和破事纠缠,财富就会源源而来。

19世纪末,美国人史瑞乔经营着一家殡仪馆。

有段时间,不断有顾客莫名打电话来投诉,生意越来越差。

而对面一个叫罗斯的人,新开的殡仪馆却日渐红火。

史瑞乔很是费解,就顺着电话一路调查。

原来是电话局的接线员收了罗斯的好处,把他的业务全接了过去。

店员都很生气,让他马上起诉耍阴招的罗斯。

可他呢?并没有为此而愤怒,而是琢磨起了另外一个问题:要是电话能自动转接就好了。

于是他开始昼夜不眠地研究这个问题。

终于,在1891年的一天,他发明了世界上首部自动电话交换机,大赚了一笔。

在我们身边有太多人,没法忍受半点挫折、委屈。

他们每天沉沦于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中,总是怨天怨地。

而真正大格局的人,他们不纠缠、不计较,只会思考赚钱的契机在哪儿。

正如网上一句话所说:

如果心胸不似海,你又怎能有海一样的事业?

当一个人能在烂事上躺平了,自然就有精力赚到更多的钱。

作家墨多先生说,人无好坏之分,但有格局大小之异。

格局大的人,看的是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容的是别人容不下的事。

归根到底,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的格局变现。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来源:洞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