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病毒很诡异,它能默默操控你!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8 22:04 3

摘要:在各种生物体中,擅长操控宿主的不只是昆虫和蠕虫,病毒和细菌更是深谙复杂的宿主操控程序的行家里手。

在各种生物体中,擅长操控宿主的不只是昆虫和蠕虫,病毒和细菌更是深谙复杂的宿主操控程序的行家里手。

狂犬病(rabies)病毒就是其中一个有趣的例子,它能够在多个层面上对宿主进行操控。

狂犬病病毒寄居于宿主的唾液腺中,使宿主难以吞咽。由于宿主无法吞咽,便会口吐白沫,唾液中充满了狂犬病病毒。一旦宿主开始口吐白沫,病毒很可能已经感染了宿主的大脑,其中的化学物质使宿主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越来越有种想攻击其他动物的冲动。

当宿主终于无法忍受这种感觉时,就会撕咬其他动物。由于宿主唾液中充满了狂犬病病毒,所以它们的撕咬是有传染性的。愤怒的一咬加上具有传染性的唾液,新的宿主由此产生,同时也意味着该病毒可以继续存活和繁殖了。这也就是说,为何在狂犬病暴露程度的判定中,开放性伤口或黏膜被唾液或组织污染的情况会被定义为Ⅲ级暴露的原因。

内容源于《病者生存》

01

狂犬病致死率近乎100%

为什么世界各国如此重视狂犬病?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狂犬病一旦发病,致死率近乎100%。

面对如此凶恶的病毒就彻底没有办法吗?

并不是!

经过人类持续与病毒的抗衡之下,我们已经了解到狂犬病病毒的发病原理,传播途径。

而且可喜的是,我们也有与之对抗得武器——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疫苗主要分为人用狂犬病疫苗和动物用狂犬病疫苗,其中,人用狂犬病疫苗主要有Vero细胞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疫苗(HDCV)、地鼠肾细胞疫苗和鸡胚细胞疫苗。

我国主要使用3种不同细胞基质的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和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其中,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是WHO推荐的“金标准”狂犬病疫苗。

02

狂犬病疫苗接种分为

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接种

狂犬病疫苗接种分为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接种两种。

暴露前预防接种

主要面向兽医、动物饲养员及经常接触动物的养宠人士等高危人群,常规程序为接种3剂(分别于第0、7、21或28天各接种1剂)。

暴露后接种则有两种免疫程序可选:

“5针法”(第0、3、7、14、28天各1剂)

“2-1-1”程序(第0天接种2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

研究显示,“2-1-1法”可更快诱导免疫应答。在与狂犬病病毒赛跑的过程中,尽早产生抗体尤为关键。

该方案不仅免疫起效快,还可减少接种次数(仅需就诊3次,共注射4剂),尤其适合时间紧张的人群,显著节省时间与出行成本,为暴露后接种的首选推荐方案之一。

03

狂犬病暴露后分级

根据最新《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暴露分为三个级别:

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为I级暴露。

2.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暴露。

3.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为Ⅲ级暴露。

04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规范

1.规范的伤口处理(冲洗、消毒和清创)

规范的伤口处置是及时清除伤口内狂犬病病毒、降低病毒侵入机体的首要环节,为后续预防措施奠定基础,能最大限度减少病毒在局部的留存与扩散。

2.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浸润注射

可快速中和伤口局部的狂犬病病毒,弥补疫苗起效前的免疫空白,为机体主动免疫的产生争取时间,尤其对高风险暴露者能显著降低发病概率。

3.全程接种合格的狂犬病疫苗

能刺激机体产生持久、有效的主动免疫,形成长期保护,是预防狂犬病发病的核心保障,可有效阻止病毒在体内扩散引发疾病。

防控狂犬病,不仅要做好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的规范处置,更要主动掌握科学的防病知识、破除常见认知误区。

通过你、我和社区共同的努力,早日终结狂犬病!

疫苗科普课堂

点击“在看” 转发分享

一起懂苗苗,打苗苗

来源:苗懂星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