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年轻人送外卖、开网约车,未来制造业招不来人,应该怎么办?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8 20:00 1

摘要:一边是企业老板们亲自站上街头,手里高举着招聘牌,脸上的表情比谁都焦急,另一边,却是无数年轻人头也不回地“提桶跑路”,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那些曾经支撑起“中国制造”辉煌的工厂,如今却成了年轻人避之不及的地方。

[浮云]刚看完黑龙江十万硕博报名招聘会,真是让人无比动容,现在的就业竞争实在太严峻了,大家都奔着白领的工作使劲,却对传统制造业嗤之以鼻。

有些年轻人实在找不到工作,宁愿每天冒着风雪跑外卖和开网约车,也不会考虑进厂“打螺丝”。

为什么年轻人不喜欢选择制造业?未来制造业会不会就此陨落?

一边是企业老板们亲自站上街头,手里高举着招聘牌,脸上的表情比谁都焦急,另一边,却是无数年轻人头也不回地“提桶跑路”,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那些曾经支撑起“中国制造”辉煌的工厂,如今却成了年轻人避之不及的地方。

工厂里的主力军,大多还是那群70后、80后,他们是上一代故事的主角,而新一代的90后,特别是00后,已经成为了工厂里比订单还稀缺的资源,有人开始忧心忡忡,没有了新鲜血液,“中国制造”的未来到底该由谁来接棒?

年轻人逃离工厂的根本原因,往往是从看到招聘广告的那一刻开始的,或者说是从被那张广告骗进去,然后又愤然出走的那一刻开始的,许多工厂的招聘启事拿出来的时候特别的“理想”,每个岗位都描绘成了完美工作。

上面的待遇好得让人难以置信,一天700块工资的工作你见过吗?听着是不是让人心动?人家还承诺包吃包住,宿舍条件更是没的说,工作时长是标准的8小时工作制,周末还能享受双休,加班费会一分不少地足额发放,五险一金更是入职就给交上。

这套招聘信息对任何一个找工作的人来说都充满了吸引力,但是一旦你信了,踏进工厂大门的那一刻梦就醒了,之前承诺的大饼是一个都没有,每天工作12个小时是家常便饭,一个月能休息两天都算是老板开恩。

所谓的加班费,根本就不存在,工资不仅没有广告上说的那么高,还会因为各种奇奇怪怪的理由被东扣西扣,五险一金在绝大多数普通工厂里像是一个遥远的传说,只有少数管理规范的大厂才可能真正落实。

实际经历过两班倒工作的朋友应该知道上述绝非虚言,并不是说中国没有好工厂,只是福利待遇好的工厂几乎从来不缺人,而那些变着法把年轻人骗进场的公司把整个就业环境搞的乌烟瘴气。

许多人刚入职没几天,就发现自己掉进了坑里,唯一的选择就是赶紧跑路,这种被欺骗的经历会像病毒一样“人传人”,一个上当的人会告诉十个身边的人,工厂的口碑就这样在年轻人的圈子里彻底崩坏。

就算有些年轻人能咬牙忍受薪资和待遇上的巨大落差,但工厂里那种“等级制度”也无法让人接受,2020年昆山世硕那件事到现在依旧有很大的影响力,管理人员随手将员工的工牌扔在地上,然后喊着名字,让员工自己弯腰去捡。

那个视频在网上传开后,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怒火,这已经不是管理问题了,这是一种赤裸裸的羞辱,事件最后以企业站出来公开道歉结束,但同样也让不少人对工厂感到恐惧,不少年轻人觉得进了工厂,自己就不是自己了。

有严苛的等级制度,需要感受真正的“官大一级压死人”,而且工作也枯燥乏味,每天都觉得自己是一台会说话的机器,或者一个可以随意使唤的工具,如今的年轻人要的不仅仅是一份糊口的薪水,更是一种有尊严的工作。

工厂的环境本身也让人感到压抑,流水线上的工作日复一日,枯燥得就像一首无限循环的单曲,每天要忍受的,还有机器的轰鸣噪音、夏季车间里的高温,以及空气中弥漫的粉尘,父辈们很多就是在工厂里干了一辈子,孩子们看在眼里不想再重蹈覆辙了。

而且在当下的社会中,白领的地位总是被认为高于蓝领,进厂打工在一些年轻人看来是一件很“掉价”的事情,明明自己接受过高等教育,怎么一出来就要进厂,这不是把自己的社会地位降低了吗?

去送外卖就不一样了,虽然同样辛苦,但至少每次送达后,能收到客户的一句“谢谢”,或者一个点赞,这种即时的、正向的反馈,恰恰满足了那点小小的虚荣心。

一眼望到头的绝望

最让年轻人感到恐惧的,还不是眼前的辛苦和委屈,而是未来的迷茫,一份看不到前途随时可能被淘汰的工作,谁敢赌上自己的青春?工厂提供的大部分岗位都面临着一个致命的问题——没有成长空间。

每天做的都是重复性的体力劳动,技术含量极低,在这里你看不到清晰的晋升路径,普通工人想要往上走比登天还难,企业也极少会为基层员工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技能培训,他们更关心的是你今天拧了多少颗螺丝。

对于那些学历不高、技能单一的年轻人来说,进工厂或许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但绝不是长久之计,这更像是一个权宜之计,一个看不到未来的中转站,工厂外面的世界却日新月异,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全新的行业和职业。

快递、外卖、直播带货、短视频运营、网约车司机,这些新兴的灵活就业形式,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这些工作的收入可能更高,更重要的是它们提供了传统工厂无法给予的东西,也就是自由,你可以相对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不用再遵守那些死板的规定。

特别是在疫情那样的特殊时期,当很多行业受到冲击时,灵活就业反而有更强的韧性,收入甚至更加稳定,在年轻人的理想职业榜单上,互联网行业高居榜首,即便是制造业,他们也更青睐那些听起来就很有科技感的新兴领域,比如新能源汽车。

选择多了,年轻人自然不会考虑工厂,人工智能的出现更是把所有后路堵死了,现在的年轻人找工作已经开始思考“这个岗位会不会被AI取代”了,而工厂里那些高度重复、缺乏创造性的体力劳动,恰恰被认为是AI最容易优先取代的领域。

无人驾驶技术已经给传统的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带来了压力,虚拟主播也开始抢占真人主播的市场,在一个技术飞速迭代的时代,选择一个没有壁垒、随时可能被淘汰的岗位,无异于一场豪赌。

信息来源:

来源:墨迷聊游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