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虽罕见,但应提高警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8 19:37 1

摘要: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其特征是突然发热,并伴有严重关节疼痛和肿胀、头痛和皮疹。而严重的神经系统表现也被认为与急性 CHIKV 感染有关,尤其是在儿童中。CHIKV 感染表现出年龄依赖性的临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其特征是突然发热,并伴有严重关节疼痛和肿胀、头痛和皮疹。而严重的神经系统表现也被认为与急性 CHIKV 感染有关,尤其是在儿童中。CHIKV 感染表现出年龄依赖性的临床特征和严重程度,从儿童的轻度发热性疾病到新生儿的严重多系统疾病和成人的慢性后遗症。随着世界范围内报道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越来越多,CHIKV 构成了重大的神经系统威胁。由于气候变化和全球范围内的继续传播,应警惕 CHIKV 感染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潜在作用,特别是在流行和易暴发地区。关于基孔肯雅热在新生儿、儿童和成人中临床表现及神经系统表现,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感染 CHIKV 病毒罹患严重全身性疾病的风险最高,尤其是那些 CHIKV 感染母亲所生的婴儿。围产期垂直传播与发热、烦躁、呼吸窘迫、低血压、水肿和喂养不良有关。皮疹多出现在出生的第一周内,通常为全身性斑丘疹,也可能出现水疱或大疱性皮疹,伴有口周红斑及残留色素沉着。严重并发症包括脑出血、癫痫持续状态、多器官衰竭和死亡。围产期感染的新生儿发生脑出血、多器官衰竭和长期神经认知障碍的风险升高。婴儿和老年人发生长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风险最高。

儿童

与成人相比,儿童 CHIKV 感染的病程一般较轻,发热和皮疹是常见表现之一。一般在接触后 5 - 10天出现症状;皮疹在发热后 2-5 天出现,通常为瘙痒性斑丘疹或麻疹样,始于面部和躯干,扩散到四肢、手掌、脚底,偶尔也会波及粘膜。与成人相比,儿童的关节痛和肌肉骨骼症状发生的频率较低。在婴儿中,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可能会出现大疱性病变和出血性特征。

多数儿童患者可完全康复,但可能发生神经系统或全身并发症,尤其是在婴儿中。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年龄,有时需要住院治疗。儿童神经系统受累的严重表现包括癫痫持续状态、局灶性癫痫发作伴或不伴意识受损或局灶性至双侧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通常伴有发热)和脑炎。此外,急性坏死性脑病(ANE)也有报道,表现为对称的双侧脑病变,主要影响丘脑和脑干。

成人

成人 CHIKV 感染通常表现为急性发热性疾病,有较高的症状率。其他常见的症状还包括发热、关节痛、头痛、皮疹。皮疹一般在发热后 2-7 天出现,通常为斑丘疹或麻疹状,累及面部、躯干、四肢、手掌、脚底,偶尔也累及口腔黏膜。面部色素沉着可能持续存在。

成人感染 CHIKV 的全身症状还包括疲劳、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慢性关节痛通常在 5-10 天内自愈,但50%的病例可持续存在。成人严重的并发症虽然罕见,但可能涉及心血管和肾功能障碍,有时需要住院治疗。一般人群的死亡率较低,但在老年人和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免疫抑制等合并症的人群中,死亡率明显升高。

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中,脑炎是最常报告的。其他重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还包括脑膜脑炎、脊髓炎和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动物模型研究表明,CHIKV 主要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导致神经炎症和细胞死亡。值得注意的是,与东非/中非/南非(ECSA)基因型相比,CHIKV 的亚洲基因型与更高的神经毒性和更高的死亡率有关。

参考资料:

1.Huerta Albarrán R, Weber A,et al . Chikungunya virus infection: A scoping review highlighting pediatric systemic and neurologic complications. Semin Pediatr Neurol. 2025 Jul;54:101213.

2.龙晓茹,秦涛,许红梅,等.儿童基孔肯雅热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进展[J/OL].儿科药学杂志,2025,1-5.

来源:医脉通抗感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