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艳:吉林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中心脊柱外科护士长。做客吉林新闻综合广播《长白论健科普之声》栏目,专题讲解明眸“晶”彩:白内障的全方位解读。
刘艳:吉林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中心脊柱外科护士长。做客吉林新闻综合广播《长白论健科普之声》栏目,专题讲解明眸“晶”彩:白内障的全方位解读。
您是否知道,体重每增加1公斤,腰椎的负担就会陡增4-6公斤?在肥胖率位居全球首位的今天,科学减重不仅是重塑体形的选择,更是守护脊柱健康的必由之路。今天,我们将用科学破除误区,跟随专家的脚步,了解科学减重。
一、肥胖为什么会伤害脊柱?具体是如何影响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脊柱的结构,我们人体的脊柱由26块椎骨组成,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五个部分。它不仅支撑人体重量,还保护脊髓神经,维持人体直立和活动。脊柱的椎体之间有一层柔软的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椎间盘,它就像是“缓冲垫”,帮助缓冲脊柱承受的压力与震动。那么肥胖是如何让“压垮”脊柱的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机械负荷,使我们的椎间盘“超载”
我们刚才说,椎间盘作为缓冲垫,负责“吸收”身体在日常生活中经受的冲击力,而当身体超重时,腰椎承受的压力就会显著增加,在日常直立时,体重增加直接转化为脊柱负荷,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随体重呈倍数增长;弯腰或提物时,压力会进一步放大,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香港大学团队的一项研究显示,超重者(BMI 23~27.5)椎间盘退化风险比正常体重者(BMI 18.5~23)高30%,而肥胖者(BMI >27.5)椎间盘退化风险高79%。
2.脂肪组织的“化学攻击”使我们的代谢紊乱
脂肪组织具有内分泌功能,可分泌一类称为脂肪因子的生物活性分子,对椎间盘变性的发生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另外,肥胖相关的脂代谢紊乱对椎间盘细胞具有重要影响,如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可促进髓核细胞凋亡和细胞外基质分解代谢,从而加速椎间盘变性进展。在肥胖状态下,还存在脂肪组织巨噬细胞从抗炎到促炎状态的表型转变,成为机体炎性细胞因子的重要来源,均能显著促进椎间盘变性的发生与进展。此外,肥胖伴随的高脂血症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阻碍营养物质向椎间盘组织的扩散,破坏椎间盘营养代谢平衡,促进椎间盘脊索细胞的凋亡,加速脊柱退变老化的发生和发展。
3.力线偏移,进一步加重了椎间盘突出
许多肥胖者缺乏规律的运动,核心肌群力量薄弱,无法有效支撑脊柱结构。肥胖的腹部脂肪堆积会引发重心前移,导致骨盆前倾、腰椎前凸的“摇摆背”体态。同时,这种力线的偏移会使腰背肌群持续紧张,诱发腰肌慢性劳损,同时加速小关节退变。
二、刚才说到的都是腰椎的伤害,那么肥胖对脊柱其他部位有什么伤害吗?
有的,肥胖除了对腰椎有明显的影响外,对我们的颈椎、胸椎也会带来伤害,这也与我们刚才说的第三点,力线偏移与运动代偿有关。腹部肥胖的患者,由于腹部脂肪组织堆积,腰椎曲度通常会过大,这样会导致重心前移,那么为了平衡前移的重心,胸椎后凸就会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颈椎曲度不改变,我们的视线就会往上看,所以,我们会代偿性的改变我们颈椎的曲度,导致颈椎曲度变直,从而引起颈部疼痛。同时,对于肥胖患者,颈椎承受了更重的头部重量,也会进一步加重颈椎负荷,加快颈椎退变。所以,很多久坐办公的人群,比如白领、程序员,还有司机等长时间坐姿人群,腹部脂肪堆积,同时肌肉力量差,需要引起特别注意。
三、肥胖还会增加哪些具体的脊柱问题风险?
1.椎间盘突出/退变,是由于体重过重增加椎间盘压力,加速椎间盘磨损和破裂。
2.腰椎滑脱,是由于肥胖导致脊柱错位风险增加。
3.椎管狭窄,是由于肥胖导致脊椎老化加速,椎管空间变小压迫神经。
4.脊柱关节炎(骨关节炎),肥胖导致关节负荷过重导致软骨磨损加速。
5.压缩性骨折,随时年龄增加,骨质流失,就会带来骨质疏松的问题,而肥胖增加骨骼负担,就会增加脊柱压缩性骨折的风险。
6.脊柱术后并发症风险高,肥胖加深了脊柱手术治疗的难度,肥胖患者腰椎结构的异常改变,使得手术复杂、时间长。同时其自身皮下脂肪层厚,组织结构暴露困难,在相同手术视野暴露率情况下,肥胖患者手术切口长、层次深,组织损伤大,术中出血量多。并发症概率高于正常体重人群。在术后康复时,肥胖的患者术后恢复慢、功能锻炼受限,更易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肌力萎缩,疼痛也更容易反复发作,形成“手术-复发-再手术”的恶性循环。
7.另外,青少年肥胖同样增加脊柱过早退变、椎间盘问题、脊柱侧弯进展、以及姿势不良(如圆肩驼背)的风险。骨骼在发育期承受过大负荷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四、那出现了哪些症状就提示我们出现了脊柱病变呢?
如果常有颈部酸痛、上臂、手指麻木,或者腰部疼痛、弯腰困难、腿部放射痛、麻木这些症状,我们就要怀疑颈部或者腰部可能出现退变或损伤,这种情况下,建议大家不要盲目去做针灸按摩,可能会加重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通过相关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及程度,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五、那减肥后体重下降能否“治愈”椎间盘突出?
就像我们人不能返老还童一样,间盘变性及突出是不可逆的,所以体重下降不能让突出的椎间盘再“缩回去”,但是随着体重减轻,间盘的负荷下降,同时脂肪的化学刺激也在下降,可能会减轻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压迫症状,减少腰椎不适的发作频率。而且,有一些临床观察发现,超重患者减重10%以上后,腰痛评分可以明显下降。虽然不能治愈,但是减重对我们的脊柱健康是存在积极作用的。
六、那如何科学减重呢?
为指导大众科学开展体重管理,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及《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根据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BMI正常范围为18.5~-24kg/m²,24~28kg/m2为超重,≥28kg/m²为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即为腹型肥胖。而吃动平衡是管理与维持健康体重的关键,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睡眠习惯。合理膳食是维持健康体重的基础,应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和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整,确保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方便好记的“211”饮食法则,简单来说就是每一餐,2拳头的蔬菜:尽量选择五颜六色、种类丰富的的蔬菜;1拳头的主食:可以多选择杂粮、杂豆和薯类;1拳头的高蛋白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五大类,可以搭配或轮流食用。此外,还要做到定时定量规律进餐;少吃零食、少喝饮料;进餐宜细嚼慢咽;适当改变进餐顺序,按照“蔬菜一肉类一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助于减少高能量食物的进食量。
同时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再配合2~3次抗阻训练,像椅子操、平板支撑等,来强化腰腹核心肌群。核心肌群是指位于腹部前后、环绕着身躯,保护脊柱稳定的重要肌肉群。通过加强核心肌群力量,可以更好地支撑脊柱,改善体态,减少因不良姿势,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同时,核心肌群力量的强化有助于分散运动时身体承受的压力,降低受伤风险。
此外,减重计划的实施,应强调长期坚持、循序渐进。对于大多数超重或轻度肥胖者,建议初始时设立每周减轻体重约0.5~1 kg的目标,每月减轻2~4kg,6个月内减轻当前体重的5%~15%并维持;对于中、重度肥胖者,建议设立周、月目标,定期评估,按减轻现体重的5%、10%、15%划分阶段性减重目标,周期为3~6个月。
七、还有哪些日常预防脊柱疾病的注意事项?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防止过度劳累;站姿或坐姿要正确,否则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同时注意颈部及腰部保暖。戒烟,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化学物质可能导致血管收缩、炎症释放,增加腰椎疾病的风险。多摄入富含钙、镁、维生素D的食物,有助于骨骼健康。
2.进行适当锻炼,每日进行腰背部伸展练习以及核心肌群训练,增强腰背肌的肌肉力量。
3.避免腰部过度负重,搬运重物下蹲时,弯曲膝盖和髋部,保持背部挺直,避免弯腰。如果需要搬运较重的物品,可以使用推车或其他辅助工具,避免直接用腰部用力。尽量将重物分成小份搬运,避免一次性搬运过重的物品,减轻腰椎的负担。
控制体重与保护脊柱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工程,控制体重不仅是减少数字,更是对脊柱健康的长期投资。每减少1公斤体重,脊柱便减轻数倍压力;每增加30分钟运动,腰背肌群便多一分保护。唯有全民参与、科学施策,才能让超重不再是脊柱的“不可承受之重”。
播出频率:吉林新闻综合广播FM91.6\AM738
栏目:《长白论健科普之声》
播出时间:每周六、周日17:00-17:30
-85815111、85815999、85815199文章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图片来源:转载·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编辑:月佳、子欣
初审:郝滋丽
复审:钟晓
终审:赵敏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给更多人
来源:吉林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