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塔村是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的一个丘陵山村,村域面积8.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300亩、林地5800亩、水面200亩;全村共有14个村民组,27个自然村,936户,2882人;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现有党员86人。2019年,金塔村党总支针对留
金塔村“美德银行”
概述
金塔村是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的一个丘陵山村,村域面积8.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300亩、林地5800亩、水面200亩;全村共有14个村民组,27个自然村,936户,2882人;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现有党员86人。2019年,金塔村党总支针对留守妇女、老人、儿童多的实际,结合铜陵市义安区争创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契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适合本村的社区治理新路径,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创办了以积分制管理促进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美德银行”,制定了《金塔村美德银行积分管理办法》和《金塔村志愿服务积分评分标准》,制作了美德银行积分存折,采购了积分兑换所需的生活用品,并先后组建了4支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助老志愿者服务队、环卫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做法
“美德银行”是新时代乡村治理创新的一种模式,旨在通过这种模式将美德行为量化为积分的奖励机制,以激励村民参与公益活动,促进乡村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多年来,金塔村党总支正是通过创新“美德银行积美德,微心愿树暖人心”基层微治理创意暖心志愿服务项目,依托村“美德银行”平台,组织志愿者认领挂在“微心愿树”上的微心愿,积极参加村里各项“积分+”活动,以服务时间积分兑换日常用品的方式,将无形的志愿服务转化为有形的“美德”,通过“小小的积分”兑换,获得“大大的幸福感”。
1.陪伴护航,爱助夕阳
金塔村潘湾组75岁丁桂枝老人,经历了丧偶及丧子之痛,自身又是重度残疾,日常只能依靠轮椅进进出出,生活充满不便,几个女儿因外出务工,只能在周末回来陪伴她。正当老人生活略显艰难之时,张灯组的村民陈翠娥,在村美德银行的“微心愿树”上认领了老人的微心愿。每天上午,陈翠娥准时来到老人家中,开启一天的服务。洗衣、扫地,这些看似平常的家务事,在陈翠娥手中却做得格外认真。
金塔村志愿者上门为特困老人服务
准备饭菜时,陈翠娥更是用心,考虑到老人的口味和营养需求,精心搭配食材。有时家中事务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到老人家中做饭,她便会把自己家中做好的饭菜端到老人家中,确保老人能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
除生活上的照料,陈翠娥还深知精神慰藉对老人的重要性。闲暇之余,她总会坐在老人身边,与老人拉家常,从村里的新鲜事,到家长里短,她们无所不谈。在欢声笑语中,老人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孤独感渐渐消散。天气晴朗的傍晚,陈翠娥会推着老人出门,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丁桂枝老人常问:“小娥子,我也没钱给你,你对我这么好。”陈翠娥总是笑着回答:“都是家门口人,不用那么计较,我是尽自己微薄的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再者村‘美德银行’在给我积分。”这句朴实的话语,蕴含着陈翠娥志愿者对困难老人的爱助与善良,而村里的“美德银行”积分,更是对她善举的一种认可和鼓励。
在金塔村,像陈翠娥这样的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有20多人。她们来自不同的村组,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但她们都有一颗关爱老人的心。她们共同为全村70多位困难老人提供有“温度”的关爱。
2.“爱心妈妈”,牵手“童”行
金塔村巾帼志愿者梅瑰勇敢地担起了“爱心妈妈”的角色
在金塔村新湖组,生活着一位14岁的少女张博洋。她的家庭遭遇诸多不幸,父母离异后,母亲狠心离去,对她不闻不问,而父亲常年在上海务工,收入犹如风中残烛般不稳定,也很少有时间回到家中。如今,张博洋只能与肢体二级残的奶奶相依为命,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压在了这个稚嫩的肩膀上。
正当她感到无助时,金塔村巾帼志愿者梅瑰得知张博洋的情况后毅然决然地主动与她结对帮扶,勇敢地担起了“爱心妈妈”的角色。
自那以后,梅瑰经常来到张博洋家中,为她和奶奶带来生活必需品。她耐心辅导张博洋的功课,每次张博洋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梅瑰陪同她一起查资料,直到她明白为止。生活中,梅瑰也给予张博洋无微不至的关怀,关心她的饮食起居,生理期卫生等,像真正的母亲一样。
疫情刚结束不久,一天深夜,张博洋毫无征兆地突然发起了高烧,奶奶因为肢体二级残疾,行动极为不便。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张博洋第一时间就联系了梅瑰。梅瑰接到电话后,一边用平稳的语气安抚惊慌失措的奶奶,指导她赶紧找些湿毛巾给张博洋进行物理降温,一边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天微亮时,梅瑰赶到她所住的医院,好在有惊无险,只是普通感冒。
梅瑰的志愿行动,只是金塔村30多个“爱心妈妈”的一个缩影。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村里40多个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单亲儿童,都重新感受到了温暖与关爱。金塔村的“爱心妈妈”们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们驱散了生活的阴霾,让他们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为这些饱经风雨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让整个金塔村都洋溢着浓浓的温情。
3.微心愿树,温暖人心
金塔村在“美德银行”设立了一棵“微心愿树”,并建立认领机制。这棵“微心愿树”上,挂满了承载着儿童与老人期望的微心愿卡片,每一张卡片背后,都是一个小小的梦想,等待着被点亮。卡片上,有儿童稚嫩的笔迹写下:“我想要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想知道好多好多有趣的知识。”“我渴望拥有《可爱的中国》,听老师讲书里的故事可感人啦。”老人们的微心愿同样质朴而真挚:“想有人陪我唠唠嗑,讲讲最近村里的新鲜事儿。”“盼着能去参加村里组织的重阳敬老幸福宴,热热闹闹过个节。”金塔村的党群志愿者们,每当路过“微心愿树”时,总会停下脚步,认真浏览这些微心愿卡片。当看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志愿者们毫不犹豫地认领孩子们的微心愿。当孩子们收到这些心仪已久的礼物时,眼睛里闪烁着惊喜与感动的光芒,欢呼雀跃的模样让志愿者们内心满是温暖。
金塔村在“美德银行”设立了一棵“微心愿树”
对于老人希望有人陪伴聊天的微心愿,志愿者们主动排班,利用闲暇时间走进老人家中,让老人感受到不再因与外界接触少而感到孤单。每年重阳老年节,村里都会精心筹备一场盛大的敬老幸福宴,摆下30多桌丰盛的菜肴,邀请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共度佳节。村志愿者们提前多日就开始筹备,从场地布置入手,在宴会现场挂满喜庆的红灯笼,张贴寓意吉祥的对联,摆放整齐的桌椅,营造出温馨、欢乐的节日氛围。活动当天,志愿者们早早来到现场,搀扶着行动不便的老人前往宴会地点,一路贴心照顾,轻声提醒路面状况。在宴会上,志愿者们为老人盛上热气腾腾的饭菜,不断询问饭菜是否合口味,陪老人看着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老人们开怀大笑,整个宴会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成效
近几年来,金塔村志愿者每完成一个“微心愿”,就能获得“美德银行”相应的积分。这些积分,是对他们善举的认可与记录。在“美德银行”积分机制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受到感染,纷纷加入党群志愿者的队伍,主动去认领心愿树上的“微心愿”,形成了爱心传递。现如今,累计对接圆梦“微心愿”563起,志愿服务人数达到2000多人次,零距离服务群众,播洒爱心,传递温暖。
金塔村“美德银行”积分兑现活动
“美德银行”积美德,“微心愿树”暖人心。金塔村创办的“美德银行”和“微心愿树”,不仅“兑”出了乡村新面貌,而且推动了志愿服务与乡村治理的“大融合”,让村民的思想和生活习惯悄然改变。在推进乡村基层微治理暖心志愿服务实践中,金塔村先后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村庄规范示范、全国(省)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安徽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安徽省文明村镇、安徽省敬老文明号、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安徽省乡村旅游精品主题村、铜陵市美丽庭院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24年11月15日,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蔡丽新来金塔村调研,充分肯定了创办美德银行的做法。
新时代、新征程,金塔村将进一步发挥好“美德银行”和“微心愿树”平台作用,厚植乡风文明土壤,书写新时代乡村基层微治理暖人心的金塔答卷。
作者:詹敬鹏
编辑:崔远珍 审稿:夏西玉 终审:施荣富
来源:铜陵社科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