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大学毕业不回家 嫌农村没前途 三年后看到家乡变化跪着求我原谅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2 07:58 1

摘要:俺们河湾村那片荔枝园后面几年大变样了,跟电视里播的那些都市片没啥两样,亮堂得很。俺媳妇儿经常笑我,说是村里修了沥青马路,装了路灯,我这个当了三十多年农民的人反倒有点不习惯,晚上睡不着觉。

俺们河湾村那片荔枝园后面几年大变样了,跟电视里播的那些都市片没啥两样,亮堂得很。俺媳妇儿经常笑我,说是村里修了沥青马路,装了路灯,我这个当了三十多年农民的人反倒有点不习惯,晚上睡不着觉。

是真有这么回事。以前村里晚上黑咕隆咚的,出门得拿手电,下雨天泥巴糊到膝盖。现在好了,家家通了自来水,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连俺家茅坑都改成抽水马桶了。但我还是习惯晚上出门带个小手电,媳妇儿总笑话我”死脑筋”。

都说儿子是爹娘的小棉袄,可我家这个棉袄早就飞了。儿子明浩大学毕业那年,死活不肯回村,说是城里有前途。这话说得我媳妇直抹眼泪,我也憋了一肚子气。

那是2022年夏天,闷热得很。明浩拖着行李箱从省城回来,本以为他暑假结束就去县城中学教书——他学的是数学专业,县里早就通过关系给他安排好了教师岗位。谁知道他一进门就把录取通知书往桌上一拍。

“爸,我不回县城教书了,我要去深圳。”

我正喝着水,一口喷在桌上,呛得直咳嗽。

媳妇从厨房探出头来:“去哪?”

“深圳,广东那个大城市。我同学介绍了一家科技公司,做编程的。”

我放下茶杯:“你学的是数学,懂啥编程?县里教师多好,铁饭碗。”

他叹了口气,眼神里有点我看不懂的东西,像是无奈又像是嫌弃:“爸,现在谁还当老师啊,那工资还不如送外卖。我在学校自学了编程,公司说可以先培训再上岗。”

媳妇擦了擦手上的面粉,一边走过来一边说:“咱村好不容易出了个大学生,能当老师多体面啊,起码离家近。你去那么远…”

明浩打断她:“妈,你们不懂。这几年互联网多火啊,我同学去年毕业就去深圳了,现在月薪两万呢!”

“两万?”我和媳妇对视一眼,一个月两万,是咱种一季荔枝的收入了。

“再说了,”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墙角那只发黄的老式电视机上,“咱这农村有啥前途?种地?种果树?一年到头累死累活,赚那么点钱。”

我心里一阵发堵,这孩子念书念到头忘本了。我指了指窗外:“那片荔枝园养活了你十八年,再难也没缺过你的学费和零花钱。”

“爸,我不是那个意思…”

媳妇打圆场:“你爸的意思是,家里这点地虽然不多,但也是根基。县城教书多好,周末还能回来帮忙,等过几年再找个媳妇…”

“妈!”明浩皱眉,“我才不要在这小地方找对象呢。你看村里那些姑娘,一个个穿得跟村花似的,整天刷抖音,有啥出息?”

我拍桌子站起来:“你这孩子,读书读坏了脑子是不是?瞧不起自己家乡?”

他也不甘示弱:“不是瞧不起,是实话实说!您看看咱村,连像样的饭店都没有,想吃顿好的还得去镇上。我同学家那边,村里都有商业街,健身房,连电影院都有!咱这儿啥都没有,就是个穷山沟!”

“够了!”我怒了,“你知道为啥没有吗?因为你们这些读书人都往外跑,农村哪来的发展?”

媳妇拉住我:“别吵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明浩摇头:“我就知道你们不会理解。”然后他转身进了自己房间,“砰”地关上门。

那天晚上,吃饭的时候特别沉默。明浩低头扒饭,我和他妈妈也不说话。碗里是自家地里种的丝瓜炒鸡蛋,可他好像嫌不好吃似的,没吃几口就放下筷子。

饭后,我坐在院子里抽烟。那支烟是村长给的,说是他儿子从城里带回来的好烟。我平时舍不得抽,一直留着。那天不知怎么,突然想抽一支。烟雾在夜色中飘散,我看到天上的星星比往常暗了许多。

媳妇在屋里洗碗,声音传到院子里:“明天还得早起去摘荔枝呢,这几天正是荔枝最甜的时候。”

我”嗯”了一声,知道她是故意说给明浩听的。以前暑假,明浩都会帮忙摘荔枝,挺勤快的一个孩子。

第二天一早,我和媳妇五点就起床了。推开门,发现明浩已经在院子里,手里提着两个塑料桶。

“爸,妈,我帮你们摘荔枝去。”

我心里一暖,这孩子还是有良心的。不过嘴上没说啥,只是点点头。

那一整天,我们都在荔枝园里忙活。中午太阳毒,汗水湿透了衣服。明浩爬在树上摘最上面的果子,脸和胳膊被刮了好几道。媳妇担心地在树下喊:“慢点,当心点!”

他没回应,只是默默地继续摘。快到傍晚,我们收工回家,三个大筐的荔枝堆在院子里。明浩接了盆水洗脸,突然问我:“爸,一筐荔枝能卖多少钱?”

“今年行情不好,可能就三百来块吧。”

他愣住了:“这么便宜?那一天下来…”

“就一千来块,还得看收购商给多少。”我故意补充道,“你那同学深圳一天工资可能就有这么多吧?”

他低下头,没说话。

晚饭后,明浩主动提出帮忙联系收购商。他拿出手机拍了几张荔枝的照片,发到什么平台上去了。第二天,真来了个小伙子,说是看到网上有人卖优质荔枝,特意开车过来的。

那小伙子戴着眼镜,穿得挺精神,看了看我们的荔枝,说:“这品相不错,我收了。比市场价高两成,一筐给你们380。”

我有点意外:“你是做什么的?”

“我在县城开了家水果店,主打优质水果。”他看了看明浩,“是你儿子?在哪个平台发的信息挺专业的。”

明浩点点头,带着点不好意思。

就这样,那天的荔枝比预期多卖了200多块钱。晚上,明浩坐在院子里摆弄手机,我走过去,看到他在写什么东西。

“写啥呢?”

“我在想,咱村的水果其实挺好的,就是卖不上价。如果建个网站,或者开个网店…”

我打断他:“那你要留下来帮忙弄喽?”

他沉默了一会儿:“爸,我还是想去试试。城市机会多。”

我叹了口气,转身进屋。那晚上我睡得不踏实,总梦见明浩小时候在荔枝树下等我下工的样子。

一周后,明浩执意去了深圳。临走那天,我没去送他,在地里干活。媳妇送他去车站,回来时眼睛红红的。我问她:“哭啥?咱养孩子不就是让他长大飞出去的吗?”

她摇头:“我不是为这个哭。他走之前说,等他在深圳站稳了,就接咱们过去住。”

“呵,”我冷笑一声,“咱老两口去那干啥?不会种地,不会打工,难道要他养着?”

就这样,明浩走了。头几个月还经常视频,给我们看他租的小房子,公司的样子。讲他怎么加班到深夜,怎么跟同事吃饭。到后来,视频越来越少,几乎一个月才一次。年底他没回家过年,说是公司忙,请不下假。

媳妇很想他,我心里也惦记,但嘴上不说。那年冬天特别冷,村里老人说是三十年不遇的低温。我们家的水管都冻住了,我一大早跑去镇上买材料修。路上遇到村长,他热情地拉住我:

“老周,听说了吗?咱村要搞乡村振兴了!县里拨了专款,要把咱们这里打造成休闲农业示范区。”

我半信半疑:“真的假的?前几年不也说过吗,后来不了了之了。”

“这次是真的!”村长拍着胸脯,“已经开始规划了,要修路,建游客中心,还要帮农户改造民宿呢!”

我敷衍地点点头,没太当回事。农村这么多年,听过太多空头支票了。

谁知道,这次是真的变了。

三个月后,村口那条泥巴路真的开始动工了。大型机械进村,挖得尘土飞扬。路修好后,又装了路灯。紧接着是自来水工程、污水处理站,还有村委会门前的小广场。

一年后,俺们村变了样。不光基础设施好了,县里还组织我们参加培训,学习什么”农家乐经营”“民宿运营”。村长带头改造自家院子,接待游客住宿。周末有城里人开车来玩,钓鱼,采摘,住农家乐。

那天我在地里干活,听到有人喊我。抬头一看,是老李。他兴冲冲地跑过来:“老周,听说了吗?有家公司想收购咱们的荔枝,做什么’地理标志产品’,价格比市场高一倍呢!”

我放下铁锹:“真的?”

“千真万确!村长刚开完会,说是县里引进的农业公司,要打造咱们这的特色水果品牌。”

回家后,我把这事告诉了媳妇。她高兴地说:“要是明浩在家多好啊,他懂电脑,还能帮咱们在网上卖。”

提起儿子,我俩都沉默了。这时候,明浩已经一年半没回家了。平时视频也少,总说忙。问他工作怎么样,他总是说”还行”,但我总觉得他脸色不太好。

第二年春节,他终于回来了。下了车,我几乎认不出来。瘦了好多,脸色发黄,头发也少了。他说是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

进村的路上,他一直东张西望:“爸,这是咱村吗?怎么变化这么大?”

我没搭话,媳妇在一旁说:“是啊,去年开始搞什么乡村振兴,把村里整得跟景区似的。你看那边新建的游客中心,里面还有咖啡厅呢!”

明浩一脸不可思议:“咱村还有咖啡厅?”

回到家,他更惊讶了。我们家院子也改造过,前面加了个小花园,后面建了个凉亭。屋里换了新家具,还装了空调和热水器。

吃饭时,他问:“爸,妈,这些钱哪来的?”

媳妇笑道:“还不是靠你爸那几亩荔枝地。现在收购价高了,去年光荔枝就卖了三万多。村里还组织我们开农家乐,节假日能接待城里游客住宿,一个月也有小一万进账呢!”

明浩放下筷子:“这么赚钱?”

我终于开口:“怎么,后悔了?”

他没说话,只是低头吃饭。那顿饭吃得很沉默。

晚上,明浩帮媳妇洗碗。我坐在院子里抽烟,听到厨房里他们的对话。

“妈,我在深圳过得不太好。”

“咋了?不是挺好的工作吗?”

“哪有什么好工作…公司经常裁员,我已经换了三次工作了。租的房子又小又贵,一个月到手的工资扣完房租就没多少了。”

“那…要不回来吧?”

“回来干啥?我不会种地…”

“谁说回来就得种地?你看村里现在这么多事业,县里还在筹建电商产业园,说是要帮农民卖农产品。你懂电脑,肯定用得上。”

我在外面听着,心里五味杂陈。

第二天一早,村长来家里拜年,看到明浩很高兴:“回来了?正好!县里电商扶贫项目正在招人,专门培训年轻人做网络销售。你大学毕业,又在深圳工作过,经验丰富,肯定合适!”

明浩勉强笑笑:“我想想…”

过完年,明浩要回深圳。临走前一晚,他坐在院子里欲言又止。我主动问:“咋了,有话说?”

他犹豫了一下:“爸,我想问问…如果我回来,能做些什么?”

我装作不在意:“随你便。想种地就种,不想种就去县城找工作。你不是嫌农村没前途吗?”

他叹了口气:“我错了。在外面这两年,我才知道农村有多好。在城市,我就是个打工仔,累死累活也买不起房。”

我没说话,继续削手里的竹子。那是用来做荔枝筐的材料。

“爸,您能原谅我吗?”他声音有点哽咽。

我抬头看了他一眼:“有啥原谅不原谅的?你是大人了,自己的路自己走,后悔了就回来,不后悔就继续在外面闯。”

第二天他走了,媳妇又哭了一场。我安慰她:“别哭了,他会回来的。”

又过了半年,村里的变化更大了。游客越来越多,我家的荔枝预订都排到采摘前一个月。县里专门派了农技员来指导我们科学种植,还帮我们申请了有机认证。我和媳妇忙得不可开交,有时候真希望有个年轻人来帮忙。

那是个周六的下午,我正在地里检查荔枝树的长势。突然听到有人喊我:“爸!”

抬头一看,是明浩。他站在地头,背着个大包,脸晒得黑红。

我装作没看见,继续干活。他走过来,突然”扑通”一声跪在了我面前:“爸,我回来了,这次是真的回来了!”

我大吃一惊:“你这是干啥?快起来!”

他不起来,眼里含着泪:“对不起,我之前太狂妄了。我以为城市好,看不起家乡。现在我才知道,咱村的变化比城市里的机会还多!”

我伸手把他拉起来:“行了行了,一个大男人,哭啥?”

回家路上,他告诉我,这半年他辞了工作,去了浙江一个农业电商基地学习。还参观了几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看到了农村发展的新可能。

“爸,我想回来创业。咱村的荔枝、橙子、蜂蜜,都可以做成网络品牌,卖到全国去!”

我点点头:“行,你有想法就去做。”

“我已经跟县里电商中心谈好了,他们愿意扶持我,提供场地和设备。我还申请了青年创业贷款,打算先做村里的农产品直播带货。”

回到家,媳妇看到明浩,激动得手都在抖。当晚,我们一家三口坐在院子里,聊到很晚。明浩说了很多他的计划和想法,我和媳妇静静地听。

这回,他是真的回来了。

现在,明浩的电商工作室在村里办得有声有色。他帮村民卖水果、蜂蜜,甚至教老人们用手机接民宿订单。去年,他还被县里评为”返乡创业青年标兵”,上了本地新闻。

前几天,我在园子里干活,听到有游客问明浩:“你大学毕业,为啥要回农村?城里不是机会更多吗?”

明浩笑着回答:“以前我也这么想,但现在不一样了。农村有最新鲜的食材,最清新的空气,还有最真实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我的根。”

我在一旁听着,脸上没表情,心里却乐开了花。这孩子,终于懂事了。

俺老周种了一辈子地,没想到晚年还能见证家乡的大变样。更没想到,儿子兜了一圈,还是回到了起点。也许,有些路,得自己走过才知道哪里才是真正的远方。

对了,明浩月底要结婚了,对象是隔壁李家的闺女,大学毕业后在县城工作,去年被明浩的电商直播吸引回来帮忙的。年轻人的事,我们老两口也不多管。只是看到他们在一起忙活的样子,比城里什么工作都强。

俺园子里的荔枝,今年又挂满枝头了,红得发亮。

来源:iy杂货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