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半导体这行,当年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现在又轮到芯片巨头美光科技摊上事儿了。这公司在美国爱达荷州博伊西总部,本来在中国市场混得风生水起,结果2023年3月底,中国网络空间管理局突然宣布对美光的产品启动网络安全审查。
说起半导体这行,当年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现在又轮到芯片巨头美光科技摊上事儿了。这公司在美国爱达荷州博伊西总部,本来在中国市场混得风生水起,结果2023年3月底,中国网络空间管理局突然宣布对美光的产品启动网络安全审查。
这事儿一出,业内都炸锅了,因为美光是全球存储芯片大玩家,卖的DRAM和NAND闪存芯片到处都是,尤其是手机、电脑和服务器里缺不了它。
审查启动那天是3月31日,美光那边赶紧表态,说会全力配合中国政府,提供所有需要的资料。说白了,这审查针对的是美光卖到中国的产品,看看有没有安全隐患,会不会威胁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美光在中国有好几个工厂和研发中心,早年通过收购本地企业扎根深,业务规模不小。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美光在这里的营收占比一度高达总收入的10%以上。要是审查出问题,那损失可不是闹着玩的。
果然,两个月后,5月21日,中国公布结果:美光产品存在较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不符合国家标准,所以禁止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商采购它的产品。这下美光傻眼了,虽然它说会继续评估影响,但市场反应立马就来了,股价跌了几个点。
分析师估算,这禁令可能让美光丢掉中国市场的一部分订单,尤其是政府和国企相关的业务。美光在中国有西安和上海的工厂,主要生产DRAM芯片,这次审查直接影响了它的本地销售链条。
有趣的是,美光没选择缩回美国本土建厂,而是转头就把目光投向了日本。就在审查结果公布前几天,5月17日,美光宣布计划投资高达5000亿日元在日本广岛的工厂上。
这笔钱折合当时汇率约37亿美元,主要用来引进极紫外光刻技术,也就是EUV,用来生产更先进的1-gamma制程DRAM芯片。日本政府也没闲着,很快就回应了,提供补贴支持。
10月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正式批准了1920亿日元补贴,占美光投资额的近40%。这补贴帮美光买了荷兰ASML公司的EUV设备,这种机器是生产高端芯片的核心工具。
为什么选日本呢?道理简单,日本半导体产业链齐全,从材料到设备都有老底子。美光早就在日本有布局,2013年收购了日本的Elpida公司,那时候Elpida是全球第三大DRAM厂商,美光借此拿到了广岛的工厂和技术团队。
现在,美光在日本雇了4000多名工程师和技术员,基础打得牢。加上日本政府大力推半导体复兴,补贴政策给力,美光觉得这儿比回美国本土靠谱。
美国本土建厂成本高,劳动力贵,还得从头拉供应链。日本离亚洲市场近,客户多是韩国、中国台湾的电子巨头,物流方便。
这事儿得从更广的背景说起。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本来就脆弱,中美摩擦一闹,各国都开始搞本土化。美国有CHIPS法案,扔了520亿美元补贴自家芯片业;欧洲也跟进,德国给英特尔砸了上百亿欧元建厂。
日本不甘落后,从2021年起就拨了上万亿日元补贴,吸引台积电、英特尔和美光这些大厂过来。台积电在熊本建厂,投资86亿美元,日本补了4760亿日元;美光这笔5000亿日元投资,也成了日本半导体复兴的一部分。结果,日本芯片设备投资预计在未来五年暴增70%,从材料到成品,全链条受益。
美光这步棋走得巧妙。它没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中国市场受挫,就加速多元化。2023年,美光全球营收下滑,但它调整策略,加大高带宽存储器HBM的投入,这种芯片是AI服务器的核心,需求爆棚。
美光说,2024年的HBM产能全卖光了,2025年也预订一空。广岛工厂本来计划2024年投产,但市场波动大,加上建厂周期长,推迟到2027年底。
延期虽遗憾,但投资额反而增加了,美光追加资金搞HBM生产,日本又补了250亿日元研发和生产成本。工厂建好后,能产1-gamma节点DRAM,还能转产HBM,帮美光抢占AI芯片市场份额。
美光的CEO桑杰·梅罗特拉在这事儿上功不可没。在梅罗特拉领导下,美光市值从2017年的200亿美元涨到2021年的1000多亿,虽然后来波动,但公司稳住了存储芯片前三的位置。
他强调可持续性,目标到2025年底美国工厂100%用可再生能源,还推零废物填埋到2030年。
2025年,美光报告显示,日本投资帮它抵消了中国市场的损失,亚洲合作增多。梅罗特拉还参加行业论坛,谈供应链韧性,推动美日半导体联盟。
这事件反映了全球芯片战的现实。中美摩擦升级,中国加强审查外资科技企业,美光成了靶子。但美光没坐以待毙,转向日本,借补贴和技术生态站稳脚跟。
日本从中获益,芯片产能回流,创造高薪岗位,经济复苏添动力。其他公司也跟进,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在日本投资,形成了集群效应。韩国汉美半导体股价从2022年起涨了1200%,因为AI芯片需求旺。
对中国来说,这审查维护了国家安全,但也推高了本土芯片自给率。中国加大投资,扶持长江存储和合肥长鑫这些企业,政策鼓励研发,吸引全球人才。
半导体对电子信息产业至关重要,中国市场大,本土企业竞争力在提升。美光转向日本后,中国企业有机会填补空缺,加速自主可控。
从长远看,美光这步棋是全球化策略的体现。它不依赖单一市场,分散风险,确保业务稳定。2024年,美光财报显示,营收回升,HBM贡献大。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