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一种生活方式,无关功名利禄和钩心斗角,关乎生命本体的自我关照。
---是一种生活方式,无关功名利禄和钩心斗角,关乎生命本体的自我关照。
来人间一趟,难满百岁之长。访清欢,这里正在试图接通“烟火人间的有趣灵魂”和“山水自然的天地大道”...
⦿ 李跃平(豫)-《七月廿六》
⦿ 薛有毅(晋)-《眼儿媚·秋》《眼儿媚·冬》
⦿ 唐增虎(鲁)-《礼赞》《咏国庆》《秋收》
⦿ 黄建平(冀)-《赞美那人》
⦿ 附百字赏析
七月廿六香火鼎,祭祀灵巧和三丰。
龙女转世苦修炼,广施甘霖济苍生。
功夫绝学留美名,创派立宗千古颂。
天翻地覆换人间,盛世中华谋复兴。
注释:农历七月二十六,恭迎传说中山西文水地区民间信仰中的女神即麻衣仙姑仼灵巧以及道教武当派祖师张三丰的诞辰纪念日……
薛有毅(山西榆次)
丰收在望农家乐,节庆有余期。腾仓倒库,开镰修路,备种沤肥。
农家岁月休闲少,养老育儿娇。修桥补路,访亲拜友,邪念全抛。
——第十三期龙风学院毕业舒怀
唐增虎(山东)
在平仄的星河中启航,
龙风的航船,满载着诗的梦想。
初入时,懵懂如雾里看花,
对诗词格律,满是未知的渴望。
每一次研习,都是心灵的滋养,
在诗韵的花园,采撷智慧芬芳。
唐韵宋风,似清泉流淌,
滋润着心田,让诗意生长。
老师的教诲,如灯塔明亮,
照亮我们在诗海前行的方向。
耐心答疑,精心批改,
让我们从青涩走向成熟的诗行。
同窗相伴,情谊如酒醇香,
在交流切磋中,共同进步成长。
那些热烈讨论的时光,
是记忆里最温暖的珍藏。
如今毕业,心中满是荣光,
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航。
怀揣着对诗词的热爱,
继续在文学的天空翱翔。
愿我们如星辰,在诗坛闪亮,
用笔墨书写生活的万象。
传承龙风精神,永不遗忘,
让诗韵在岁月里久久回荡 。
金风拂野畴,硕果满枝头。
玉黍垂千陇,香瓜溢万丘。
叶随霜气落,云共碧天浮。
极目丰收景,欢歌彻远楼。
文/张元平(湖北)
它悬于叶缘
剔透得映出整个世间
风过时,轻轻颤动
始终未坠,依附在草叶边沿
而故土丹水
不像露珠矜持,奔涌而下源于山涧
露珠是瞬间的禅意
丹水即永恒的诗篇
晨光消散
峡谷闹喧
2025年9月17日
1.《七言·七月廿六》以民间信仰为脉络,将麻衣仙姑与张三丰的传奇熔铸成充满敬仰的颂歌。全诗以"香火鼎盛"起笔,通过"龙女转世""广施甘霖"等意象展现修行济世的精神内核,最终升华为"盛世复兴"的时代强音。诗人巧妙将民间传说与当代气象相衔接,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若能在意象转换处稍加强过渡,或许能使诗意衔接更为自然。
2.《眼儿媚·秋》以细腻笔触勾勒金秋丰收图卷。"高粱红脸"的拟人化描写生动有趣,"腾仓倒库"等连续动作词展现农事繁忙景象。词人通过"早晚添衣"的细节暗示季节更迭,于平淡处见真章,将农家乐与季节之美融合得恰到好处。
3.《眼儿媚·冬》延续前作风格,聚焦冬日农事。"沤肥烧炕"等具体劳作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养老育儿"道出农家温情。末句"邪念全抛"略显直白,若以意象传递纯朴心境或更契合词境。整体而言,两首眼儿媚如姊妹篇般展现农耕文明的循环之美。
4.《礼赞》以航海意象贯穿全诗,将诗词学习喻为"星河启航",师生情谊比作"灯塔指引"。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抒情力度,"从青涩走向成熟"准确捕捉成长轨迹。作为毕业感怀,情感真挚略显直露,可适当增加含蓄表达。
5.《七律·咏国庆》以遒劲笔力展现国庆盛况。中二联对仗工整,"赤帜迎旭"与"金风满楼"构成时空交响,"百年踔厉"与"亿众同心"彰显历史纵深。尾联"再争秋"巧妙化用"争流"意象,体现奋进精神。
6.《五律·秋收》宛如色彩明快的田园画。"玉黍垂千陇"与"香瓜溢万丘"形成味觉与视觉的双重盛宴,"叶随霜落"与"云共天浮"暗含天地韵律。通篇洋溢着对大地馈赠的由衷礼赞。
7.《露珠》通过微观哲思展现东方智慧。露珠与丹水的对比形成刹那与永恒的辩证,"渺小的满圆"蕴含禅意。建议在"峡谷闹喧"处稍作凝练,保持静观基调的连贯性。整体呈现出现代诗语与传统哲思的融合。
8.《五绝.赞美那人》以简练笔法塑造奉献者形象。"网络空间大"与"诗情挂满霞"形成虚实相映的妙趣,短短二十字勾勒出跨时空的文化传播图景。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秋收#露珠#秋#冬
来源:金市宝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