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复原经典《伟大的安巴逊》,是传承艺术还是破坏经典 ?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8 18:28 1

摘要:1942年,好莱坞导演奥逊·威尔斯的第二部长片《伟大的安巴逊》上映,这部作品原本长达131分钟,却在制片方雷电华公司未经导演同意的情况下,被删减至88分钟。

当科技遇上经典艺术,是传承还是亵渎?

1942年,好莱坞导演奥逊·威尔斯的第二部长片《伟大的安巴逊》上映,这部作品原本长达131分钟,却在制片方雷电华公司未经导演同意的情况下,被删减至88分钟。

被剪掉的43分钟胶片,从此成为电影史上一段“失落的圣杯”

2025年,一家名为Showrunner的AI公司宣布,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复原这43分钟的遗失镜头。消息一出,震动了整个影视圈。

问题也随之而来:AI复原经典,是在延续艺术生命,还是在篡改创作原意?

事情要从1942年说起。当时,奥逊·威尔斯刚凭《公民凯恩》震惊世界,《伟大的安巴逊》是他寄予厚望的第二部作品。

影片讲述一个美国中西部显赫家族在工业化冲击下的衰落,风格忧郁、结构复杂。

但由于试映反响不佳,再加上《公民凯恩》票房表现一般,雷电华公司担心《伟大的安巴逊》无法获得商业成功,便擅自将影片删减,并加入一个“合家欢”式的结尾。

真正的问题在于,被剪下的镜头并未妥善保存,部分资料显示,这些底片可能被熔化销毁。

威尔斯在得知消息后愤怒不已。他曾公开表示:“他们毁了《伟大的安巴逊》,也毁了我。”

从那以后,这43分钟成为无数影迷、电影修复师、学者苦苦追寻的谜团。

2025年,Showrunner接手这个项目。他们不是简单地让AI“凭空想象”,而是在具备详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复原。

布莱恩·罗斯,是这项工程的关键人物。

他花了5年时间,基于威尔斯留下的剧本、导演笔记、片场照片,以及历史档案,在3D软件中重建了整部电影的布景和镜头设计。

这个工作量巨大——光是重建的画面就有三万帧。

在已有的三维骨架基础上,AI通过分析原始演员的面部特征、表情数据,将原始演员的⾯部特征和神态,从⽼照⽚和电影现有⽚段中提取出来,“移植”到新拍摄的演员⾝上。

这项技术由最近加⼊团队的VFX 专家汤姆· 克莱夫负责, 他曾是 Metaphysic公司的⾯部交换技术专家,该公司以其逼真的“深度伪造”技术闻名。

值得注意的是,Showrunner并未获得版权方华纳兄弟和奥逊·威尔斯遗产管理方的授权。

这一点也成为争议焦点。有人认为,这种未经授权的行为,是对艺术家创作权的不尊重。

也有观点认为:哪怕技术再先进,AI也无法真正理解创作者的精神内核,复原的43分钟只是“像威尔斯的东西”,却不是“威尔斯的东西”。

但从技术执行层面看,这次复原的基础并不空洞。它不是AI的主观幻想,而是基于剧本与历史资料的“技术还原”。

Showrunner也明确表示,这一项目“并不用于商业目的”,只是希望通过技术手段,让公众重新认识这部被误解了80年的电影。

Showrunner的设想是:未来电影上映的同时,AI模型也同步发布,用户能在原作基础上创作数百万个新场景、新故事。

这意味着,创作权力可能从少数导演、编剧手中,逐渐转移到大众手中。电影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集体共创”。

这场争议没有简单答案,但它确实推动我们重新定义艺术、版权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来源:小眼知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