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午10时整,第一声预先警报信号响起,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持续三分钟的警报声,似乎在提醒着人们危险即将逼近。10分钟后,空袭警报信号接踵而至,鸣6秒、停6秒,反复十五遍,同样持续三分钟的警报声让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又过了10分钟,解除警报信号——连续三
9月18日上午,杭州市13个区、县(市)同步开展了防空警报试鸣及形式多样的人员疏散(掩蔽)演练。
上午10时整,第一声预先警报信号响起,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持续三分钟的警报声,似乎在提醒着人们危险即将逼近。10分钟后,空袭警报信号接踵而至,鸣6秒、停6秒,反复十五遍,同样持续三分钟的警报声让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又过了10分钟,解除警报信号——连续三分钟的鸣响,意味着宣告危险解除。三种警报信号依次在10点、10点10分、10点20分鸣响,让市民们真切感受到了防空警报的重要意义。
杭州城市户外大屏警报试鸣情况采集。
近年来,杭州市国动办积极推动警报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目前,全市建成区警报覆盖率已达98%,这一数据不仅是城市防空能力提升的有力证明,更是市民生命安全的有力保障。
为了保障此次防空警报试鸣活动顺利进行,7月初,杭州市国动办开始筹划警报试鸣工作并制定了详细的方案计划。7月中旬,全市警报巡检工作全面展开,工作人员按照规范化维护操作规程,对警报设施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和维护。同时,开展了警报统控信号检测,实施全市点对点无线、有线统控及网络信号检测约5000余次,并做好各测试记录及反馈情况记录,按时维修维护,确保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
巡逻车正在进行车载警报补盲。
警报试鸣活动现场,杭州市国动办主要领导亲自筹划、靠前指挥,事前拟制方案、周密部署。试鸣过程中,杭州市国动办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数据局等18家单位,采取多种手段发放警报信息。农村大喇叭、应急广播、城市户外大屏、楼宇电视、地铁、公交数字电视屏等滚动播放警报信息,覆盖人群超千万,真正做到了警报信息家喻户晓。
不仅如此,杭州市国动办还运用态势指挥系统组织指挥重要点位及全市13个区县市开展警报试鸣和疏散演练。通过这一系统,实现了试鸣、演练的实时指挥和同期反馈,真正做到了“一屏掌控”,为演练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来源:杭州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