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街烂镇”到亿元村:老书记的奋斗史与乡村振兴的时代启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8 18:00 1

摘要: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总有一些闪耀的名字如同北斗星辰,指引着时代的航向。房山区窦店镇的仉振亮,这位扎根乡村40余载的老书记,用毕生心血书写了一部震撼人心的奋斗史诗。从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2015年离世,他带领"破街烂镇穷窦店"实现惊天逆转,不仅创造了"

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总有一些闪耀的名字如同北斗星辰,指引着时代的航向。房山区窦店镇的仉振亮,这位扎根乡村40余载的老书记,用毕生心血书写了一部震撼人心的奋斗史诗。从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2015年离世,他带领"破街烂镇穷窦店"实现惊天逆转,不仅创造了"亿元村"的传奇,更铸就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雏形。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改革实践,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珍贵的思想资源和实践样本。

破局之道:老支书的改革密码

1955年出生的仉振亮,在改革开放前的窦店村见证了"靠天吃饭"的窘迫。面对"破街烂镇穷窦店"的困局,这个年轻共产党员展现出非凡的改革魄力。上任首年即打出"组合拳":57口深水井破解灌溉难题,4000亩农田径地实现水利化,200亩试验田培育出高产玉米品种。这些看似普通的数字背后,是改变命运的关键突破——当传统农业遭遇瓶颈时,科技赋能与基础建设的双重革命,正是破解小农经济困局的核心密码。

在畜牧业领域,仉振亮开创的"异地育肥"模式堪称超前思维。从内蒙古引进架子牛、山西引进优质种猪,这种打破地域限制的资源整合策略,不仅提升了养殖效益,更构建起完整的农牧循环体系。这种"以农促牧、以牧养农"的发展思路,与当今倡导的生态农业理念不谋而合,展现出惊人的前瞻性。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更是关键转折。服装厂、制药厂、建筑公司等20个企业的涌现,彻底改变了单一农业结构。这种"无工不富"的发展理念,在今天仍具有深刻启示:乡村振兴不能局限于传统农业,必须构建多元产业生态。窦店村的实践证明,当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时,整个经济体量将产生几何级增长。

精神遗产: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

这位老书记的精神世界始终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芒。在担任全国党代表期间,他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改造现实的实践力量。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商品经济浪潮中,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定力,既大胆引进市场机制,又坚持集体所有制主体地位,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特色道路。

窦店村党委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背后是仉振亮打造的党建矩阵。他将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让干部带头创办企业,形成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独特模式。这种组织优势在今天依然重要:只有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市场经济冲击,仉振亮展现出罕见的战略定力。在乡镇企业最红火的90年代,他清醒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主动调整产业结构。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高度契合。他留下的不仅是GDP数字,更是绿色发展的长远智慧。

时代回响:乡村振兴的新启示

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今天,窦店经验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当年通过"二次分配"建立的公共积累机制,为村民提供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模式,正是破解城乡差距难题的重要参考。

面对数字时代的挑战,窦店村正在探索"互联网+农业"的新路径。村里的电商平台将传统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直播带货让老品牌焕发新生机。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新,印证了改革永远在路上的真理。

在乡村振兴人才匮乏的背景下,窦店村建立的"新乡贤"制度值得借鉴。他们邀请退休干部、企业家组建顾问团,既保留本土人才优势,又吸引外部智力支持。这种开放包容的人才观,为破解"空心村"困局提供了可行方案。

从"破街烂镇"到"亿元村"的华丽转身,仉振亮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人民公仆。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经济指标竞赛,而是涉及治理能力、文化传承、生态平衡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我们更需要继承发扬这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让更多的"窦店奇迹"在神州大地绽放光彩。正如那位老书记生前常说的:"只要心里装着老百姓,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这或许就是献给所有乡村振兴建设者的最好箴言。

来源:质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