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妹,你不是龙门人吧?”2023年9月,刚到龙门县龙城街道水西村时,村民的疑问就像卡带的播音机一天天重复着。记得第一天跟随村党总支副书记光哥去调解邻里矛盾,结束后光哥问我:“你看出什么问题了吗?”我只能难以掩饰地尴尬回复:“我其实没听懂”。他看出了我的局促,
柯嘉琪
龙门县龙城街道水西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第一关:语言系统加载中
“阿妹,你不是龙门人吧?”2023年9月,刚到龙门县龙城街道水西村时,村民的疑问就像卡带的播音机一天天重复着。记得第一天跟随村党总支副书记光哥去调解邻里矛盾,结束后光哥问我:“你看出什么问题了吗?”我只能难以掩饰地尴尬回复:“我其实没听懂”。他看出了我的局促,笑着说:“来了就是水西人,大胆说,大胆干!”,一路听着光哥介绍村情,望向车窗外新种的绿苗,我暗自下定决心,我也要像这新苗一般深根于此、成长于此。
柯嘉琪为独居老人送上过冬棉衣。
第二关:点亮黑暗的核心任务
下元村小组祠堂前的篮球场,是村里唯一的文娱场所,但每当暮色降临,却因缺乏照明设施,让这片本该热闹的场地早早陷入沉寂。于是,我利用选调生服务群众经费,为篮球场安装3盏太阳能路灯。如今,每当夜晚灯光亮起,孩子们的欢笑声和篮球的“砰砰”声交织,成了村里最动人的乐章。
我逐渐明白,基层工作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而在于点点滴滴的用心。就像几盏路灯,它们照亮的不仅是一片球场,更是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柯嘉琪(左三)参与举办315“党建共建聚合力,联动激发消费活力”水西村宣传活动。
第三关:激活沉睡的集体经济
在盘整村内闲置资源工作中,我发现原水西小学校舍已闲置多年,附近的村民华伯说:“这儿除了堆杂物,也就是孩子们翻墙进来捉迷藏”。于是我主动参与,汇聚乡贤力量,在街道的支持推动下,将废弃学校改造成一个面向年轻人群,集创业孵化、共享直播间、人才办公于一体的现代化青创基地。
方案敲定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记得暴雨天去工地时,发现唯一通往基地的路被水浸泡,运输车动弹不得。“这路不修,哪家企业愿意来?”我们连夜商讨方案,协调资金,扩路基、铺沥青……终于,昔日荒废的校园蜕变成村里最亮眼的“创业地标”,今年5月投入运营以来,吸引了80余家企业入驻,每年可为水西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
为改变村集体经济长期依赖资产出租、产业空心化的局面,在充分调研后,我们找准优势,充分利用城中村的区位优势和背靠塔山公园的生态禀赋,激活沉睡资源,并创新提出“温泉+”发展模式,打造一个高端温泉康养综合体。但在流转土地清点青苗工作中,有村民产生了顾虑,我便和村干部入户做群众工作,一边讲解项目规划,一边寻求各方支持,经过半个月的努力,终于赢得了村民的理解。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驻村工作不是照本宣科的执行政策,而是以心换心的真情传递,唯有将村民的忧愁装进自己的心里,才能把政策的温度送到百姓的心坎上。
温泉项目效果图。
终章:存档进度95%
驻村就像真人版“模拟城市”,只是没有重启键。翻开那本从空白到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才发现那些记录过的问题、走过的田埂,都变成了让水西村更好的“补丁程序”。驻村时光即将进入尾声,但驻村工作从不是昙花一现的芬芳,而是把希望的种子深埋土中。当新芽破土时,我们这些驻村人的身影或许会渐渐远去,但那份为民的初心,终将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柯嘉琪(左一)参加乡村植绿活动。
来源:露露说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