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链”连起“产业链”——秦安工业集中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8 17:18 1

摘要:“园区建了流动党员服务站,党组织关系终于落地,我又找到‘家’了!”近日,在秦安县工业集中区流动党员服务站,天水未来居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工人乔斌捧着组织关系介绍信,对记者说,“前两年在外地打工,组织关系跟着‘漂’了三年,过组织生活都得请假赶回去,有时候实在抽不

“党建链”连起“产业链”

——秦安工业集中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东

“园区建了流动党员服务站,党组织关系终于落地,我又找到‘家’了!”近日,在秦安县工业集中区流动党员服务站,天水未来居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工人乔斌捧着组织关系介绍信,对记者说,“前两年在外地打工,组织关系跟着‘漂’了三年,过组织生活都得请假赶回去,有时候实在抽不开身就只能‘缺席’。”如今,园区把党支部建到生产线旁,他抬脚就能进“红色驿站”。

今年以来,秦安县纵深推进“五区”党建工作,聚焦园区工业企业集聚、人员流动频繁、党建基础薄弱等实际情况,以建强组织堡垒、激活党员动能为重要抓手,推动党建工作与园区发展同频共振。1至8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68亿元,新培育规上企业1家,党建真正成了看得见的生产力。

组织“全覆盖”——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

“过去抓党建,园区是‘薄弱带’。”秦安县工业集中区党工委书记孟三刚坦言。为此,秦安县建立“县委统筹、部门联动、园区主抓”三级责任制,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破解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针对非公企业特点,推动18家非公企业完成“党建入章”,5名企业负责人兼任党组织书记,让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同时,新建2个党员活动阵地和1个流动党员服务站,为党员打造了“暖心之家”,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目前,园区在册党员已达132名,其中流动党员15名,全部纳入动态台账。

“我们深入实施园区‘两个覆盖’攻坚行动,通过实地摸排、动态台账管理,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组建9个党支部,覆盖21家‘三有’企业,党组织覆盖率为100%。”秦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小刚介绍,同时选派7名党建指导员结对21家企业,精准指导党建工作开展;在此基础上,同步建强群团组织,组建工会10个、团组织3个、妇联4个。

党员“打头阵”——把示范岗搬到生产线上

“地膜污染问题一直是亟须解决的难题,传统地膜拉伸负荷较低、易断裂,重复利用效率和回收率不高。”在福雨塑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党员示范岗负责人王智勤盯着生产线眉头紧锁。作为公司技术骨干,他在“三岗联创”活动中承诺“攻克3项生产技术难题”,研发专用耐候功能地膜正是难题之一。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智勤主持研发的“一膜两年用专用耐候功能地膜”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这种地膜通过特殊的配方和工艺设计,有效解决了传统地膜污染问题,其耐候期能够满足前后两茬种植作物的全生育期,使用后最大拉伸负荷、断裂标称应变等力学性能指标良好,便于回收,回收率可达90%。同时,该产品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在甘肃、陕西、宁夏等多地推广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为党员,承诺了就得办到,在岗位上带着大家往前冲,才对得起胸前的党员徽章。”王智勤的话掷地有声。

干部“跑企业”——把办公室搬到项目一线

“真没想到,反映用工难不到10天就解决了!”说起去年夏天的用工难题,甘肃法途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牟文鹏记忆犹新。“去年夏天订单爆棚,眼看订单就要到期,可车间突然缺了10名熟练工,急得我满嘴起泡。”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包联企业的园区党员干部王晓反映了情况。

包联干部王晓得知后,协调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来企业调研,第二天就协调举办了专场招聘会,从周边村镇筛选出20名有基础的村民,由企业党员技术员开展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最终12人顺利上岗,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企业订单量比去年增长了30%,我们正在筹划扩建生产线,有这样的服务保障,我们发展的底气更足了。”牟文鹏说。

近年来,秦安县推行“党员领导干部包联企业”机制,8名管委会干部结对21家企业,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收集解决施工保障、用工等问题120余个,用贴心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放眼秦安工业集中区,一座座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党建引领下,园区发展活力持续迸发。目前,园区已培育规上企业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带动1000多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福雨塑业”等8个品牌跻身省级著名商标。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