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京东入口要调整!2025年9月 “京东购物” 公众号提示,微信 “发现-购物” 里的京东入口9月30日关闭,两种替代方式,把京东小程序加进 “我的小程序”,或从微信钱包找京东。
刚看到这消息时,我还以为京东和腾讯这对合作十年的老搭档要彻底散伙了,后来翻了翻双方这些年的合作底细,才发现事儿没那么简单。
还记得2014年不,互联网圈有个大动静!腾讯花了2.14亿美元买了京东15%的股份,而且特干脆地把自己的 QQ 网购、拍拍网这些电商业务,连带着物流业务都一并给了京东,当时好多人都没想到这波操作。
作为交换,京东拿到了微信“发现-购物”的一级入口,这在当时可是顶流流量通道。
这波操作在当时挺聪明的,腾讯缺电商的供应链和送货能力,京东缺稳定的流量曝光,俩家凑一块儿,算是各取所需。
后来这合作又续了两次,不光是流量入口,广告、会员服务这些领域也都绑在了一起。
本来想这合作能一直稳下去,可2021年底出了个变化,腾讯把手里大部分京东股份分给了股东,持股比例从17%掉到2.3%,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卸任了京东董事。
当时不少人猜,这是不是要“分手”的信号,结果人家京东老板刘强东还专门感谢了刘炽平,说会继续保持合作。
这次入口要关,官方说法是合约6月29日到期,给了三个月缓冲期,7月的时候,微信已经把购物入口从网页改成了京东小程序,现在只是彻底关掉而已。
而且腾讯手里还留着京东一点股份,广告、AI这些领域的合作也没断,比如腾讯的AI助手“元宝”,现在聊到京东卖的书,还能直接跳转购买,如此看来,这入口关闭更像是合作形式的调整,不是真的闹掰了。
对京东来说,失去微信一级入口,短期肯定有点难受。
毕竟这十年靠着这个入口,能稳定吸引不少用户,尤其是那些习惯从微信直接逛京东的人,但长期看,这未必是坏事。
这两年京东一直在找新路子,和华润、万达、小红书这些企业都合作了,一会儿搞线下门店数字化,一会儿搞内容种草带货,明显是想少依赖点外部流量,把自己的平台生态做扎实。
花旗银行发报告说,这事对京东的影响比市场想的要小,而且只是短期的,我觉得这话有道理。
现在大家用小程序都熟了,直接搜“京东购物”小程序也不麻烦,真不至于因为入口没了就不用京东。
更何况京东自己的物流和供应链底子在那儿,只要服务没毛病,用户也不会轻易跑掉。
腾讯这边就更明显了,它早就在偷偷布局自己的电商业务了,2023年视频号电商交易额超1200亿元,直播间与短视频两大带货形式均呈现风生水起的发展态势。
2025年更直接,微信事业群里专门设了“电商产品部”,还把视频号带货的达人统一改成“微信小店带货者”,摆明了要把电商这块做大。
现在关掉京东入口,怕是想把流量留给自己的视频号和小程序生态,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而且微信还在“服务-品牌发现”里搞了不少奢侈品牌小程序,走高端路线,和京东、淘宝错开竞争。
如此一来,腾讯电商既有视频号的“内容带货”,又有奢侈品牌的“高端小店”,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关掉京东入口,更像是为自己的电商战略“腾地方”。
接下来京东和腾讯的路子很清晰,简单说就是“各干各的,但偶尔搭把手”。
京东这边,会继续到处“交朋友”,拓展更多合作渠道,同时把自己的供应链和物流做得更给力。
比如和小红书合作搞“种草+带货”,和区域超市合作搞“京东到家”,都是为了弥补失去微信入口后的流量缺口,而且还能接触到更多不同场景的用户。
腾讯则一门心思搞自己的全域电商,视频号带货要继续冲量,货架电商要完善,还打算把支付、物流这些基础设施标准化,开放给更多第三方平台。
之前有博主说个大消息,阿里正在跟微信谈合作呢,据说不只是想把淘宝小程序开到微信里,阿里还愿意配合开通微信支付免密,看来这次合作诚意挺足的。
这事虽然双方没回应,但要是真成了,微信电商就从“只和京东合作”变成“多家平台入驻”,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
说到底,微信关闭京东购物入口,不是结束而是新开始。
这十年,京东和腾讯靠着“流量+资本”的绑定实现了双赢,现在行业变了,大家都得寻找新的增长点。
京东要摆脱流量依赖,腾讯要打造自己的电商版图,虽然路子不同,但都是为了在新的竞争环境里站稳脚跟。
至于未来谁能跑得更快,还得看各自的本事,咱们就慢慢瞧着呗。
来源:法之生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