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津新港海关聚焦“智关强国”行动,从增路线、优模式、强场地三个维度协同发力,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服务天津作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地位,构建新发展格局。
“智关强国”在行动
丝畅行动 陆海联畅
天津新港海关提升监管效能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多式联运新通道
天津新港海关聚焦“智关强国”行动,从增路线、优模式、强场地三个维度协同发力,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服务天津作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地位,构建新发展格局。
从开辟一条新线,到优化一种模式,再到打通一个堵点。天津新港海关以环环相扣的务实举措,一步一个脚印,将服务国家战略的蓝图,绘制成口岸高质量发展的清晰实景,更为天津“港产城”深度融合注入了强劲的“海关动能”。
拓新路:打造中亚国家通往国际的“陆上新通道”
首列“天津-塔什干”直达班列
今年5月20日,50个满载汽车配件、机械设备和家电的集装箱,搭乘2025年首列“天津-塔什干”直达班列,从天津港出发,经霍尔果斯直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天津口岸经西部通道运行的国际班列数量实现历史性突破。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内陆要国,也是我国在上合组织内的重要贸易伙伴。随着两国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畅通高效的物流通道成为企业的迫切需求。相比以前的陆运线路,过境货物现在通过天津港的直达中亚班列运输,可以整体节省运费20%到30%。新通道的开辟,让天津港作为“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的枢纽作用愈发凸显。
为保障班列顺利开行,天津新港海关主动作为,与铁路、港口等部门协调联动,实时掌握班列发运计划,动态监测货物抵港、仓储等情况,释放“港场直通”“一站式预约”等便利化措施红利,实现货物“卸船即提”,通关手续“即时办理”。嵌入式开展无纸化抽核集装箱商业封志,企业可以免于提交纸面提单,用数据代替纸张,企业“一次都不用跑”。同时为企业提供全程通关指导,设立专门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天津中欧(中亚)班列货物可以随到随报、即审即放。
1-8月,该关累计监管发运天津中欧(中亚)班列463列,49778标箱,标箱数同比增长15%。
优模式:按下“铁路快通”的效率“快进键”
通道的畅通,离不开高效通关模式的强力支撑。自去年天津新港海关对出口货物实施“铁路快通”模式改革以来,该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铁路快通”模式通过海关、铁路、企业三方数据互通,实现了始发地“一站式”办结所有海关手续,班列运抵口岸后无需再办转关,换装后即可出境。使用“铁路快通”模式可以节省1-2天的口岸滞留时间和一系列杂费,班列整体运行效率大大提升。
为推广这一模式,天津新港海关通过“海关政策直播间”、专场宣讲会等方式,精准解读政策,打通企业应用中的堵点。同时,建立“铁路快通”优先保障机制,优先办理“铁路快通”模式出口货物的通关查验手续,全流程跟踪班列情况,加强与边境口岸海关、铁路部门的沟通和联络,保证及时有效解决通关疑难问题,持续释放改革红利。短短一年间,天津口岸铁路出口货物应用“快通”模式的比例已从零跃升至65%。自2024年7月“铁路快通”模式运行以来,该模式下发运的出口货物货值已达7.07亿元,为“京津冀制造”奔赴海外市场铺设了“快车道”。
强场地:筑牢海铁联运发展的“硬核后方”
路线延展与模式创新,对港口的硬件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3月18日,天津集装箱中心站监管作业场所第二线束正式开通运营,为海铁联运业务的蓬勃发展筑牢了坚实的“后方基地”。
天津集装箱中心站是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近年来运量持续“爆棚”,原有作业能力早已饱和。第二线束的投用,直接将场站的年作业能力从40万标箱提升至80万标箱。
为推动项目早日落地,天津新港海关依托“智慧海关”建设,创新实施“分段施工、分段审批”和“审管联动”机制,在确保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派员“面对面”指导,采取“临时开放围网”等灵活举措,使第二线束提前6个月纳入海关监管范围,为工程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天津新港海关在铁路场站使用智能卡口、视频监控等智慧化监管设备,实现了“同时作业、同步监管”。硬件升级与智慧监管双管齐下,将有效提升天津港的铁路集疏港能力,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和港产城融合发展贡献海关力量。
如今,这片渤海之滨的港口城市,正加速成为服务“一带一路”沿线,联通中亚、辐射欧洲的关键陆海联运枢纽。其高效的运转,正强力牵引着产业链的聚集与升级,并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活力与后劲。
供稿单位:天津新港海关、口岸监管处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