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16:36 1

摘要:他率部转战大半个中国,横扫今天的山东、安徽、浙江等十多个省份,从岭南一路杀回长安,几乎掀翻了鼎盛一时的大唐王朝,让百年未受战火侵扰的长安权贵们尝到了考公失败者的滔天怒火。

一个人考公失败,能对国家社会结构造成多大震动?唐末黄巢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他率部转战大半个中国,横扫今天的山东、安徽、浙江等十多个省份,从岭南一路杀回长安,几乎掀翻了鼎盛一时的大唐王朝,让百年未受战火侵扰的长安权贵们尝到了考公失败者的滔天怒火。

黄巢是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牡丹区)人,家里世代做私盐生意,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大户。搁今天说,这可不是普通小商贩,得叫 “非法盐业生产贸易武装黑恶势力团伙”。

当时私盐的利润和刚需性,差不多相当于21世纪初的房地产,黄巢和后来一同起事的另一个私盐贩子王仙芝,简直就是曹州高启强和蒲州高明远的古代版。

这类私盐贩子有三个关键特征:

懂体制、有人脉,跟地方官员深度绑定,毕竟走南闯北做贸易,没人撑腰根本行不通;有武装,得靠武力保住自己的生意;有钱,既能收买官员又能养队伍。

说白了就是 “有钱有枪有网络”,这种势力一旦起来,绝非等闲之辈。可即便家底再厚,“编制” 对山东汉子黄巢的吸引力依旧致命。他考了好几次科举都落榜,最后实在没辙,才回家继承了祖业。

落榜后的黄巢写下了《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他留存的三首诗里有两首写菊花,除了菊花秋天开放的肃杀气质符合他的心境,更因为菊花是黄色,正好合了他的姓。

这诗表面写花,实则藏着反心,比宋江 “敢笑黄巢不丈夫” 的感慨藏得深、野心也大得多。

起义前曹州还有句童谣:“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金色蛤蟆” 对应 “黄金甲”,“天下反” 呼应 “百花杀”,显然是黄巢早有预谋的舆论铺垫。

黄巢的造反绝非一时冲动,而是蓄谋已久。他最厉害的本事,是把 “打不过就走” 的游击战玩到了极致。这种横跨南北的大游击、大穿插,在当时只有私盐贩子能做到。

他们走南闯北的经历攒下了见识和人脉,手里的武装能打能守,这可不是普通农民军能比的。连同为私盐贩子的王仙芝,跟黄巢分道扬镳后没多久就败亡了,可见黄巢的能力有多突出。

更关键的是,黄巢还在征战中带出了一批日后的大人物。比如他和王仙芝分手北上路过徐州时,26岁的 “社会不安定因素” 朱温(当时还叫朱三儿)带着二哥投奔而来。

在黄巢这所 “流动军校” 里,朱温学会了行军打仗、组织管理的全套技能,为后来称霸中原打下了基础。

公元880年12月13日,转战五年的黄巢终于杀入长安,处死未逃走的李唐宗室,在含元殿称帝,国号大齐,改元金统。

登丹凤楼大赦天下时,这位中国史上最扬眉吐气的 “考公失败者”,彻底兑现了当年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的誓言。

他的起义破坏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秩序,加速了唐朝灭亡,更沉重打击了魏晋以来的门阀势力,客观上为后世平民阶层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提到黄巢破长安,就绕不开《秦妇吟》。这首1666字的唐诗是现存最长的一首,“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这句名句就出自这里,作者是家道中落的京兆韦氏子弟韦庄。

黄巢破城时,韦庄被困长安近两年,亲眼目睹了 “途中粮尽剥树皮,黄巢军中窥人肉” 的末日景象,后来以一位长安女子的视角写下了这段惨剧。这首诗艺术和思想性都极高,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 “乐府三绝”。

为了 “过审”,韦庄花了不少心思。他以女性口述的第三者视角叙事,还借神仙之口影射现实,“句句不提,句句不离”。

诗里写女主角路过华阴时问华山山神:“这么大的灾祸您怎么不管?” 山神诉苦说自己庙都断了香火,法力尽失,黄巢一来只能躲进山里。

这明摆着是影射各地节度使平时受朝廷供养,危难时却只顾自保、不管百姓死活。最后女主角感慨 “神在山中犹避难,何须责望东诸侯”,更是直接点破了藩镇割据的本质。

可就是这样一部旷世名作,晚年的韦庄却主动封禁,不仅从自己的诗集里删掉,还四处收回抄本。

原因很简单:“天街踏尽公卿骨” 刺痛了幸存的权贵,影射节度使的内容得罪了太多 “领导”,更要命的是诗里夸了两位曾投降黄巢的将领 “忠贞不二”,而这俩人后来还提拔了篡唐的朱温。

等韦庄后来入蜀当官,才发现自己夸错了人,这诗成了政治隐患,只能忍痛封禁。直到20世纪初,《秦妇吟》的抄本才从敦煌莫高窟被发现,可惜原件已被外国人掠走,现存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宦官世家的诞生

黄巢能纵横半个中国,节度使作壁上观,根源在唐德宗李适缔造的宦官集团 —— 这一集团让太监从家奴变为掌控朝政的军事门阀。

李适初登基时厌恶太监,但 “奉天之难” 中太监的不离不弃改变了他。

784年,他任命宦官掌管神策军左右厢兵马使,虽设左右军牵制、提高军队待遇,却以 “勾当左右神策军” 之职让太监监军掌权,将军需听命于太监。

796年设 “神策军护军中尉”,宦官彻底与神策军绑定,神策军成法外之地,太监进而掌控人事权,藩镇节度使与中央要员多出自其门下。

更甚者,太监收养义子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杨氏等几十个宦官世家,权力可传承。晚唐百余年,除敬宗外,八个皇帝皆由宦官废立,远超东汉、明朝太监 —— 魏忠贤亦只是崇祯家奴。

宦官以 “纵声色、迷享乐” 控制皇帝,不顺从者则遭软禁或杀害,宪宗、敬宗直接死于宦官之手,文宗夺权失败郁郁而终。

正是宦官掌权、藩镇割据的腐朽体系,给了黄巢可乘之机。他的起义只是压垮大唐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正蛀空王朝的是早已崩坏的权力根基。

来源:神经外科周医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