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中这个 “隐形炸弹” 比脂肪肝更危险,90%的人都忽视了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8 14:28 1

摘要:在大家都谈脂肪肝的时候,殊不知有一种比脂肪肝更危险的肝脏问题,它像潜在的地雷,慢慢埋在体内,却几乎没人察觉。说的是肝纤维化。

在大家都谈脂肪肝的时候,殊不知有一种比脂肪肝更危险的肝脏问题,它像潜在的地雷,慢慢埋在体内,却几乎没人察觉。说的是肝纤维化。

很多人只把肝脏问题停留在“脂肪堆积”、“肝功能稍不正常”的层面,以为只要减重、少喝酒、吃清淡就没事。

其实,一旦肝纤维化起步,情况复杂很多,而且已经有数据说明,肝纤维化转变成肝硬化、肝癌的风险远比单纯脂肪肝高。换句话说,脂肪肝是警报,肝纤维化是那颗埋在地下还在倒计时的炸弹。

首先,什么是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肝脏长期受到各种损伤后,正常肝组织被疤痕组织(纤维组织)替代的过程。

这个过程一旦启动,就不容易完全逆转。虽然早期可以,用生活方式调整、药物干预能大幅改善,但是如果让它发展下去,就可能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这不是危言耸听,是医学实证。

其次,为什么肝纤维化比脂肪肝危险得多。脂肪肝是肝脏细胞中脂肪蓄积过多,有些情况下引起炎症,但很多人虽然有脂肪肝,却终其一生没有症状,也没有严重进展。

但是肝纤维化指的是炎症已经反复或持续存在,肝组织结构被破坏、肝脏修复机制启动、结缔组织增多。

这种结构性改变意味着肝脏的功能储备在下降,肝脏面对挤压代谢毒素的能力变弱,肝脏血流和营养输送通道被改变。

这些改变会使肝脏对伤害的耐受性下降,一旦再遇到病毒感染、药物伤害、代谢压力,就容易翻车,进展加速。

再者,肝纤维化的隐蔽性极高。很多人肝功能指标正常或只是轻度异常,超声检查可能提示脂肪肝,却未必提示纤维化。

尤其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研究表明大约20%到30%的NAFLD患者会发展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的比例也不少。

甚至有研究发现,在NAFLD人群中,当肝脏病理学检查后,有轻度纤维化(F1级)者占比约40%,中度(F2-F3级)约20%左右,严重(F3-F4)约5%-10%。这些人如果不重视调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跨过安全线。

此外,有确凿数据说明肝纤维化带来的风险。某项大规模研究指出,NAFLD患者中,已经有F2及以上纤维化者,10年内发展成肝硬化的风险比F0-F1者高出约五倍。

还有数据显示,有纤维化的病人肝癌发生率提高数倍。

有研究统计,F3级纤维化的人群,每年肝癌发生率可达0.3%到1%左右,而肝硬化阶段(F4)则上升到每年1%甚至更高。这些数字说明,只是有脂肪肝并不马上危险,危险在于纤维化的程度。

那么,这个隐形炸弹为什么那么容易被忽视?

原因不少。很多体检项目里,肝功能的指标(比如转氨酶ALT、AST)即使轻微上升,也可能被判断为饮食问题、暂时性问题;影像学(B超、CT)能发现脂肪沉积,却很难精确分出纤维化的阶段,特别是早期纤维化。

医生如果不怀疑或者病人自己不重视,就不会进一步做肝弹性成像(FibroScan)、纤维化指标检测(如IV型胶原、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等)或肝穿刺活检。

很多人你说想查肝,做 B 超一看没问题就放心,但其实 B 超不能测结构上的细微纤维化。这样下来,纤维化悄悄进展很多年,等发现问题的时候,往往已经进入晚期、甚至肝硬化。

在笔者看来,有一个观点常被忽略:肝纤维化并非只是脂肪、酒精、病毒的问题,还跟生活方式、环境暴露、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换句话说,即使不喝酒、不肥胖,不感染乙肝或丙肝,也可能因为长期的高血糖、高血脂、自由基伤害、空气污染、某些药物或者化学品暴露而积累微小损伤。

举例说,有些人血糖偏高但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却反复出现高葡萄糖对肝细胞的损害,再加上饮食中反式脂肪、过多加工食品、油炸食品,肝脏负担就变大。

还有研究证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NAFLD到NASH再到纤维化的关键中间环节。

例如,某研究在美国对近万人群做随访,肥胖人士中,高胰岛素水平者发展肝纤维化的风险比胰岛素敏感的人高出约 3 倍,而且当同时存在高血脂、高血压这类代谢综合征特征时,风险进一步上升。这样的数据说明,纤维化真的不是“只有胖子有”的事。

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早期发现或者预防肝纤维化?

第一,定期体检中如果有脂肪肝或肝功能轻微异常,不要满足于“无大碍”。

可以建议医生做肝弹性成像,它能通过测量肝脏硬度来评估纤维化级别。近来很多医院都配备这个设备。

第二,可做血液中的纤维化标志物检测,比如前面提到的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羟丙氨酸等,这些指标联合起来可构成纤维化评分(例如 FIB-4、NAFLD fibrosis score等)。

这些分数若偏高,就意味着风险不低,需进一步跟踪或治疗。

第三,生活方式的调整不能等。即使体重不算重,那些饮食不均衡、油炸多、糖分多、饮料常喝、熬夜的人,也要立刻调整。

减少加工糖、控制红肉和油炸食品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坚持运动,比如每周至少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第四,避免滥用药物和保健品。有些药物本来对肝脏负担大,比如某些止痛药、抗生素、补药,如果没有必要,长期使用或超量使用都会加重肝脏损伤。

与此同时,要注意环境毒素,例如空气污染、重金属暴露、厨房油烟等,也会对肝细胞造成慢性损害。

在笔者看来,把肝纤维化当作“可怕但离自己远”的问题,是误判。因为每个人的肝脏都可能有“隐形的纤维化种子”。

尤其是近来常常熬夜、饮食油腻、外卖频率高、甜食饮料常喝、运动少、压力大、作息不规律、通勤坐得久的人群,这些都是纤维化的高风险因素。

你说如果一个人每天外卖、可乐多、晚上加班,早上早起挤公交,或者人经常熬夜打游戏、通宵追剧,长时间这样,肝脏即使不被酒精伤害,也会被代谢和炎症一点点磨损。那些损伤累积起来,时间一长,就可能引起肝纤维化。

很多人因为生活节奏快、饮食随便、忽视小毛病,就可能让这个炸弹慢慢引爆。

每个人都应该对肝纤维化有清醒的认识:不是脂肪肝就安全,也不能等肝功能严重异常才惊慌,而是要在可能的时候检查、在日常生活里预防。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后来“后悔”的痛苦。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来源:老王健康Tal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