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农忙正当时:插秧种希望,枇杷满枝头,鸽飞猪壮产业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1 21:13 1

摘要:“七新富硒香米”是宾阳县王灵镇七新村委出品的自有特色农产品品牌,进入4月份以来,该村委种植的富硒水稻陆续进入抛插秧阶段。连日来,农户们抢抓农时、辛勤劳作,在“硒”望的田野上奏响“春插曲”。

近日,

宾阳大地一片繁忙

田间插秧播种希望

金黄枇杷挂满枝头

鸽舍咕咕奏响致富曲

猪圈里仔猪茁壮成长……

一幅乡村振兴的活力画卷

正徐徐展开!

又到插秧时

宾阳王灵“硒”望的田野上奏响“春插曲”

“七新富硒香米”是宾阳县王灵镇七新村委出品的自有特色农产品品牌,进入4月份以来,该村委种植的富硒水稻陆续进入抛插秧阶段。连日来,农户们抢抓农时、辛勤劳作,在“硒”望的田野上奏响“春插曲”。

4月8日上午,记者在王灵镇七新村委新灯盏村、老灯盏村看到,当地约600亩的富硒水稻种植示范区上,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映入眼帘。趁着晴好天气,农户们正有序开展引水、耙田、抛秧等春耕作业。在一抛一撒间,一株株嫩绿的秧苗便立在田中,在镜面般的水田映衬下,焕发出勃勃生机,也为稻田披上了一层“崭新”的绿装。

近年来,王灵镇七新村委大力发展富硒香米种植产业,探索出一条以富硒产业链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以品牌效益带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七新富硒香米”为七新村集体经济创造收入约25万元。同时形成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全村约200户700多人实现增收致富,也为我县粮食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特色农业!

宾阳百亩夜来香种植基地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4月9日,记者走进宾州镇六岭村委的夜来香种植基地,放眼望去,大片的夜来香植株整齐排列。嫩绿的夜来香幼苗刚刚抽芽,一株株幼苗旁,整齐林立着用于后期攀爬的绳索杆子,为其未来生长筑牢根基。不远处,工人们正弯腰忙碌,专注于铺设滴灌管道。他们动作娴熟,有条不紊地将管道延展至每一处地块。据了解,宾州镇的夜来香种植农场作为合作一期项目,规模达100亩,于今年3月初完成建设并顺利完成作物种植,如今已颇具规模。

夜来香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同时还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在市场上颇受青睐。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大规模种植夜来香产业,可以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促进村民增收。

夜来香种植产业的兴起,是宾州镇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次成功探索,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特色产业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清香爆汁

宾阳古辣的枇杷承包你一个春天的甜!

时下,又是一年枇杷成熟的时节,在古辣镇刘村村委石塘村的枇杷园里,放眼望去,浓密的绿叶间,缀满三五成群的“黄金果”。园中农户们正忙碌着采摘,果实丰收的喜悦挂满脸颊,处处洋溢着甜蜜的气息。

4月8日,记者走进枇杷园,只见套着淡黄果袋的枇杷密密麻麻,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成熟的果实,随后将它们运往公路边的临时售卖点进行售卖。在公路边的售卖点,饱满圆润的枇杷被整齐地摆放在摊位上,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气息,吸引众多过往的群众前来购买。

近年来,古辣镇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及生态资源优势,围绕“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枇杷种植产业,种植出的枇杷具有果大肉厚、果实光滑、柔软多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等特点,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如今,果农们通过种植枇杷增加了收入,枇杷也成了当地乡村振兴的“黄金果”。

宾阳县宾州镇利用闲置土地

生猪养殖走出致富路

近日,宾州镇清桉转型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曾经连绵的桉树林成功转变为现代化养猪场,为乡村产业发展开辟了全新路径,成为宾阳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生动范例。

位于宾州镇三韦村委的广西达远贸易有限公司肉猪养殖场于2023年建成,占地面积达200亩,其中猪栏建设面积为84亩。走进该养殖场,一排排现代化的猪舍整齐排列。据养殖场负责人介绍,项目筹备前期,团队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发现养猪市场需求稳定,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同时,养猪过程中产生的猪粪经专业处理后可制成有机肥,可用于滋养周边农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达成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基于这些优势,他们决定选址建厂,投身肉猪养殖行业。

据了解,该肉猪养殖场的全自动化喂养模式兼具科学性与安全性。拉料车返回时,会先经过消毒池进行严格消杀,彻底排除病菌带入的风险,之后才将饲料运送至料塔储存。饲料经消毒后通过封闭料线直达料槽,全自动化喂养模式,不仅提升喂养效率,还能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为良好的经济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宾阳县露圩镇浪利村:

产业多点齐发力 富民强村焕新颜

近日,记者走进露圩镇浪利村委六思村甘露鸽业养殖场,看到一排排整齐有序的鸽子笼内,成群结队的鸽子在啄食、孵蛋。工作人员正从笼内拣出鸽子蛋装进专用盒子向外搬运,分拣消毒后装车外运。

据了解,甘露鸽业养殖场是2024年露圩镇政府为浪利村委引进的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计划投资500万元,建四个鸽棚,配备生活区、放飞区、消毒区、出栏区。目前,已建成的第一期600多平方米标准化养殖鸽舍已于2024年12月份正式投产养殖,2015年1月份开始销售肉鸽,主要销往珠三角地区,把“小鸽子”做成大产业,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甘露鸽业养殖场负责人介绍:“我们采取‘基地+农户’模式,加大技术培训,发动当地群众利用自家闲置场地发展肉鸽养殖,增加大家的收入。”

近年来,露圩镇浪利村委在镇党委政府主导下,村党总支把促进群众增收作为一个工作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好,在结合当地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立足村情,创新思路,通过调整产业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先后建设了温氏笼养鸡产业扶贫示范园、油茶产业园、菜篮子产业园、浪利村生态鸡养殖场等,方便农户就近就业,逐步带动村民实现增收,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来源:南宁农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