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25年春玉米生产动态监测简报(第一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1 21:13 1

摘要:南宁市监测点基地(武鸣区锣圩镇新板村)春玉米于2月26日播种, 3月11日出苗。4月8日观测:迪卡011株高34.0 cm,茎粗0.834 cm,叶龄6.9叶;正大808株高34.8 cm,茎粗0.907 cm,叶龄6.7叶;佳实333株高28.1 cm,茎粗

一、苗情监测情况

南宁市监测点基地(武鸣区锣圩镇新板村)春玉米于2月26日播种, 3月11日出苗。4月8日观测:迪卡011株高34.0 cm,茎粗0.834 cm,叶龄6.9叶;正大808株高34.8 cm,茎粗0.907 cm,叶龄6.7叶;佳实333株高28.1 cm,茎粗0.865 cm,叶龄6.1叶;平均株高32.3 cm,茎粗0.869 cm,叶龄6.5叶(详见表1);与去年同期比,播种早10天,监测品种正大808株高高8.0 cm、茎粗小0.054 cm、叶龄小0.2叶。目前所处生长阶段为玉米苗期。

二、春玉米生产受天气影响情况

今年南宁市2-3月天气突出特点为降雨量明显偏少。据市气象资料,2月全市平均月降雨量30.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3%;各县(市、区)3月份总降雨量11.3-45.9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19%-84%;据2月28日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显示,南宁市县(市、区)重旱有1个,中旱有6个,轻旱有2个;同时,2月出现低温天气,全市平均气温12.7℃,较常年同期偏低1.8℃,2月全市平均日照时数13.4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41.7小时。主要有利天气:2月6日后南宁市多阴雨天气,对气象干旱有缓解作用;3月全市平均气温18.5℃,较常年同期偏高0.9℃;3月全市平均日照时数109.6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58.0小时;据市气象资料,预计4月主要降水时段大致出现在 12-16日全市局部有小到中雨;18-20日全市大部有小到中雨;26-28日全市大部有小到中雨、局地大到暴雨。

2-3月是南宁市春玉米播种的重要时期。由于2-3月份出现少雨干旱天气,不利于播种春玉米。但在2月6日后南宁市出现多天阴雨天气,平均气温保持在11.9-13.2℃,气温与土壤商情适宜于开展春播,有利于播种春玉米。全市春玉米播种进度略慢于常年同期,据市农业生产进度统计,截至3月6日全市完成春玉米播种76.94万亩,截至4月3日全市完成春玉米播种104.41万亩,较去年同期均略有偏少。

据对南宁市隆安县、武鸣区等地玉米苗情调查,由于受2-3月干旱天气影响,土壤商情差,幼苗长速整体偏慢于常年同期。由于种植户积极开展抗旱措施,灌溉或者淋水及时,在近水源地块的玉米幼苗生长正常,长势较往年同期相当;但远离水源地块玉米幼苗,由于缺少生长所需水分,生长缓慢,长势较往年同期略差。

三、建议

各地要充分预判不利生产因素,加强田间管理,抓住雨前雨后有利时机,施好苗肥,防好病虫害。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揭榜挂帅”行动,加强生产日常指导,注重增加玉米播种密度,把玉米单产提升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一是抓好关键期管理。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并补施水肥1次;3-4叶时,间苗、定苗及除草。长至7-9叶拔节期,视苗情追施攻秆肥。大喇叭口期,重施攻苞肥。抽雄至授粉灌浆期为需水临界期,要严防“卡脖子旱”,如遇台风、暴雨天气,要注意排涝防渍防倒伏。

二是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玉米重点防范苗期、心叶期和穗期病虫害:苗期以防治草地贪夜蛾、蚜虫、玉米螟为主,局部地区注意做好暴发性的玉米铁甲虫、粘虫的应急防治;心叶期和穗期以防治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纹枯病、大小斑病为主,兼治蚜虫、粘虫、蓟马等。

当前春玉米生产技术建议如下:一是继续加强做好抗旱保苗工作。建议玉米苗期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0%-65%之间,较低时要及时灌溉或淋水,保证幼苗正常生长所需水分;

二是当土壤湿度适宜时,要及时开展查苗补苗、间苗和定苗、施苗肥。查苗补苗在玉米3-5叶时进行,缺苗较多的,及时用浸种催芽露白后的种子补种,缺苗不多的可移苗补栽,选在阴天或雨后抓紧时间进行,选用壮苗带土移栽并浇定根水。间苗和定苗在玉米3-5片叶时进行,拔去弱苗、小苗,间苗宜早宜轻。4-5片叶时进行定苗,按预定密度,留下叶宽、叶色常浓绿、生长整齐的壮苗,一般每亩留3300—3500株。增施苗肥:结合定苗,宜早轻施苗肥,一般可亩施尿素5-7公斤,有条件的可施用腐熟农家肥,利于提高地温。同时,进行小培土。若基肥较足,幼苗长势旺盛,叶色浓绿可不追施苗肥。防治病虫鼠害:针对鼠害严重的地块,应采取化学防治(投放毒饵)和物理防治(如电猫灭鼠)多种措施杀灭。

来源:南宁农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