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样本:2025年上半年首都文化企业营收1.22万亿元,其中新业态占比72.1%(营收8808.8亿元,同比+15.9%)。
导读
一组关键数据:85个国家与国际组织、近2000家企业、约500家世界500强/龙头参加;110+家企业首发190+项新成果。
三个确定性趋势:数智化→“基础设施”、沉浸式→“场景即消费”、跨界融合→“指数与交易驱动”。
北京样本:2025年上半年首都文化企业营收1.22万亿元,其中新业态占比72.1%(营收8808.8亿元,同比+15.9%)。
全国动能:1—7月服务进出口4.578万亿元,同比+8.2%;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6.8%、出口+8.6%。
01
现场与结构:从“首钢园一址举办”,到“全链路场景”
在高炉与大跳台之间,本届服贸会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首次实行首钢园一址举办:高端峰会 × 前沿展陈 × 创新路演 × 成果发布串成闭环,释放中国高水平开放与全球合作的清晰信号。
国际化与首发度:85个国家/国际组织,近2000家企业参展,约500家世界500强/行业龙头;110+家企业集中首发190+项新成果。
国家层面定向:在开幕日贺信中重申“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强调“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参与和塑造全球服务贸易规则指明方向。
文化京圈儿看到:展会组织逻辑从“展示—交流”升级为“指数发布—场景转化—交易撮合”,文化产业与文旅、体育、教育、医疗等赛道的跨域协同显著增强。
02
三个新趋势(2026前瞻)
① 数智化从“可选项”变成“基础设施”
AIGC、XR/VR、数字人、8K超高清制播等由“技术演示”转入日常运营,覆盖文旅、演艺、文博、体育、医疗等场景。关键词:可计算的创意、实时渲染、智能生产、低成本全球分发。
给到企业的动作
把AIGC工具链与沉浸式交付纳入刚性成本;
统一多语/多模态素材台账(标签化、颗粒化、可复用)。
② 沉浸式内容重构“在地消费”
以首钢园为样本,工业遗存 × 数字场景融合,“看—玩—购”一体化落地:数字人讲解、AI研发全流程可视化、XR互动等提升“在场力(在场体验感)”,转化链路更高效。关键词:场景即服务、体验即商品、先体验后出行。
给到城市与园区的动作
以“会展+文化+工业遗存”为载体,固定常设的沉浸式内容更新机制;
建立数据闭环(留资、复访、客单结构、复购),让场景对经营结果负责。
③ 跨界融合走向“指数与交易驱动”
文化 × 科技 × 城市更新形成协同效应:
北京数据: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1.22万亿元(+13.3%);其中文化新业态营收8808.8亿元(+15.9%),占比72.1%。
全国结构:1—7月服务进出口4.578万亿元(+8.2%);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6.8%、出口+8.6%,结构持续优化。
给到投资与运营的动作
以指数发布—Deal Room(交易对接室)—成果交易为抓手,升级从“项目制”到“指数与交易”的常规运营;
布局版权确权/数字发行/国际化运营,做强“内容资产化”能力。
03
制度型开放样本:“两区”与“北京方案”
北京持续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数字贸易规则、跨境数据流动、国际人才流动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为文化与数字服务出海提供通道与保障。
04
面向2026:给决策者的三条行动建议
把数智化当“标配成本”尽快完成AIGC生产工具、XR交付、超高清制播的“基础设施化”,获得供给侧效率红利。
以“知识密集型服务”做结构升级强化创意设计、数字发行、国际运营、数据资产管理,对接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大势。
复制“首钢园场景模板”以“会展+文化+工业遗存”为底座,在更多城市形成常设沉浸式场景与交易机制,实现规模化外延增长。
05
数据卡(可收藏)
国际化:85个国家与国际组织、近2000家企业、约500家世界500强/龙头企业参展。
首发度:110+家企业首发190+项新成果。
北京文化:1.22万亿元(+13.3%);新业态8808.8亿元(+15.9%),占比72.1%。
全国服务贸易:1—7月4.578万亿元(+8.2%);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6.8%,出口+8.6%。
来源说明:服贸会主办方公开信息、相关部委在会发布与主流媒体综合;本文为文化京圈儿新闻中心原创报道与评论员观察,最终以大会与官方口径为准。
首钢园的工业遗存与现代文明交汇,正孕育着全球文化产业在数智浪潮中的蜕变与新生。北京样本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经济贡献,更在于为世界提供了如何将文化底蕴转化为未来生产力的中国方案。
来源:北京科技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