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蒜是典型的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青黄不接、季节性需求量增加、出现异常天气的情况下价格易涨,产新季节、需求淡季月份价格易跌。通过季节性波动规律可发现,10月份大蒜价格上涨的概率较大。
卓创资讯大蒜市场分析师崔晓娜
【导语】大蒜是典型的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青黄不接、季节性需求量增加、出现异常天气的情况下价格易涨,产新季节、需求淡季月份价格易跌。通过季节性波动规律可发现,10月份大蒜价格上涨的概率较大。
小宗农产品价格具备季节性波动规律
大蒜是典型的小宗农产品,小宗农产品的价格同样具有大宗农产品的规律性特点,其价格走势由长线的主要趋势和中短线的季节性价格周期变化所构成。
在小宗农产品分析中用季节性图表法对价格的波动特点进行分析,较常用的且容易理解的一种方法是“链环相关法”季节性,即将历史上每个月的价格取均值后看环比变化,用历史多年平均水平代表商品价格的季节性。
如图1所示,黄色代表上涨,绿色代表下跌,灰色代表平稳。图中统计2013-2024年大蒜月度均价从而可获得价格的历史波动规律,用来刻画哪个月份工容易上涨,哪个月份更容易下跌。长期趋势下,在供过于求矛盾表现激烈的2013-2014年、2017-2018年、2022年,年度内价格下跌的月份多于价格上涨的月份。2015-2016年、2019年、2023-2024年价格上涨的月份则多于下跌的月份。
长期趋势价格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中期的价格波动则受到预期的影响。图2中,根据多年的月均价的环比变化数据,我们可以获得年度内每个月份价格上涨、下跌的概率。入库阶段7月份、冷库蒜交易初期10月份大蒜价格上涨的概率较大;12月份价格下跌的概率较大。
影响价格季节性涨跌的因素与大蒜自身特点相关
大蒜是小宗农产品的典型代表,具有产地集中、产量少且耐储存的特点,生产受到气候条件限制,都需要在特定的季节播种和收获,均具有明显的朴素的季节性特点——青黄不接、季节性需求量增加、出现异常天气的情况下价格易涨,产新季节、需求淡季月份价格易跌。
国内北方大蒜10月份种植,次年5月份产新,统计2013-2024年价格数据来看,5月份、12月份价格下跌的概率超过50%。5月份受到产新期的影响,12月份随需求量下降、供应量增加,供过于求矛盾形成易导致价格下跌。
1-4月份、6-11月份价格上涨的概率超过50%,1-4月份处于大蒜生长阶段,易发生降温降雪等灾害天气,预期产量下降的市场情绪导致市场形成供不应求的矛盾,从而推动价格上涨。6-11月份供不应求矛盾存在的概率较大,6-8月份属于新产季大蒜收储阶段,入库需求量增加易推动价格上涨;9-11月份则是刚进入冷库蒜交易阶段,卖方(存储商)参市多持观望心态,供应压力小,且10月份进入需求旺季,供不应求矛盾推动价格上涨。
季节性是商品价格在一年内根据需求量或者供应量的变化而产生的价格规律性波动,但在一般情况下价格的波动领先于供需波动,尤其在具备金融属性的小宗农产品市场,异常天气等因素形成供需的预期影响了价格,而到了真正的供需旺季价格反而呈现相反的运行状态。
综上所述,作为小宗农产品的大蒜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规律,主要受到生产特征、淡旺季、气候条件等影响。通过历史数据可发现,10月份大蒜价格季节性上涨的概率较大,需关注大蒜市场实际需求量的变化。
来源:卓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