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光荏苒,在金昌市金川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办案组已经实习了一个多月时间,这段经历于我而言,绝非一次简单的专业实践,更是一场深刻的灵魂洗礼,它让我跳出了法学理论的象牙塔,真切触摸到了司法实践的温度与重量。
以法为盾 守护青春
——我的实习见闻与思悟
鲁伟
时光荏苒,在金昌市金川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办案组已经实习了一个多月时间,这段经历于我而言,绝非一次简单的专业实践,更是一场深刻的灵魂洗礼,它让我跳出了法学理论的象牙塔,真切触摸到了司法实践的温度与重量。
初识未检:于法条深处窥见人文之光
七月,我怀揣着对检察事业的向往,走进了金川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办案组,实习之旅由此启程。刚入未检,我首先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进行了简单的学习。
接着在带教检察官的指导下,我从整理卷宗、录入信息等基础工作做起。这个过程看似琐碎,却是我认识未检工作的第一步。每一份卷宗背后,都有着一个迷茫少年的身影,以及一个陷入困境的家庭。我在卷宗的字里行间捕捉信息,逐渐意识到未检工作绝非简单的“办案”,而在于透过案件而“办‘心’”,在于探寻失范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
躬身实践:在具体案件中体悟职责之重
随着实习的深入,我的角色也逐渐转变为轻度参与者,可以有机会更近距离感受未检工作的独特魅力。
协助办案,于细微处见真章。在带教检察官的指导下,我开始协助校对法律文书、制作简单的询问提纲、联系法定代理人。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协助准备附条件不起诉宣告教育仪式时,检察官对流程、语气甚至现场布置都反复斟酌,力求在庄严中注入温情。这份严谨与用心,让我深刻体会到“于细微处见真章”的检察精神。
临场观摩,于讯问中感化人心。最有冲击力的经历,是跟随检察官对一名涉嫌盗窃的未成年人进行讯问。我目睹了整个“特别程序”的全程,检察官对于细节的精准把控再度令我感叹不已。提前联系监护人到场参与、讯问时要使用温和但坚定的语气并耐心倾听、适时进行法治教育与心理疏导,整个环节没有训斥,只有平等的交流与引导。我看到了少年从最初的畏惧到最后的悔过,那一刻,我也真正理解了“感化”二字的千钧之重。
法治宣传,于源头处播撒种子。一段特别有意义的经历,是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向在校学生及家长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我的工作是引导参观、分发手册、维护秩序。检察官们一改平时的严肃,用生动的案例、有趣的互动问答和沉浸式的模拟体验,向参观者讲解如何自我保护、远离犯罪。整个活动过程中,家长们听得全神贯注,孩子们在观看和游戏中睁大了好奇的眼睛。这让我深切体会到,未检工作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预防保健”。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孩子们心田早早播下法治的种子,从源头上预防犯罪,这才是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守护。
沉淀感悟:明责任之重,笃未来之行
这段实习,带给我的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理念的重塑,让我对“国家监护人”的深刻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理解。未检检察官必须在维护正义与守护未来之间找到平衡,每一次决定都担负着巨大的责任,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助力迷途少年重返正轨。
这段实习经历于我而言,是人生旅途一个全新的开始。我深刻领悟到,司法的温度,恰恰体现在它对每一个个体,尤其是对青春的守护上。未检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法学功底,还需融合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更要怀有一颗善良而坚韧的心。刚性的法律需要柔性的关怀来调和,才能实现最佳效果。
以法为盾,守护的是社会的底线,更是无限的可能。
作者简介
鲁伟,甘肃政法大学法学院大三学生,现在金昌市金川区检察院实习。
来源:金昌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