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考大学,孙子孙女要退学,这算不算教育资源浪费?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8 05:53 1

摘要:说起爷爷奶奶辈分的人考大学,大家立刻联想到老人蜂拥上老年大学的情景。然而这里要讨论的则是老年人实实在在参加国考的事。2001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取消“未婚、年龄不超过25岁”的限制,标志着我国公民(包括在职人员

说起爷爷奶奶辈分的人考大学,大家立刻联想到老人蜂拥上老年大学的情景。然而这里要讨论的则是老年人实实在在参加国考的事。2001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取消“未婚、年龄不超过25岁”的限制,标志着我国公民(包括在职人员、退休者等)均可报考大学。此后,关于爷爷奶奶考大学的消息不绝于耳。

退休努力考上大学

2003年,天津退休奶奶仝正国,以55岁成了天津塘沽一中高一(2)班的新生。2006年高考以388分进入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仝正国

2008年,被称为“中国爷爷考生”的邹伟敏,2003年已经62岁高龄的他,考入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2008年‌以67岁高龄考入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报关专业(专科),2012年‌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嘉兴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学习,直至2021年81岁高龄时,如愿获得了本科毕业证书。

2017年河南安阳滑县老人柳玉春,历经三年高考,2020年时,74岁的他被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录取,

2021年,山西太原的张计玲已是51岁,此前她经历了三次高考失利,其中一次是与儿子同时高考,以特有的方式为儿子高考助力。2021年她以高出二本C类线45分的成绩,考入山西工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成为该校年龄最大的学生。 ‌

张计玲

2025年,在合肥市,已经60岁的王文生,为了满足自己读大学的愿望,历经200 多个日夜的努力,考入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

王文生

虽然没考上,过程很享受

2015年,86岁高龄的汪侠老人,作为南京地区最年长的考生,在监考人员的搀扶才能进入考场。2019年,安徽淮南的姚克亮老人,以85岁高龄参加高考,高考成绩为51分。后经过多年的备考和四次高考,始终未能突破100分的大关。这两位耄耋之年老人,虽然无缘进入大学,但其精神值得称赞。

汪侠

好邻居一起考大学

2019年12月13日 ,原本是好邻居的81岁的李志新和70岁的孟庆立由家人陪同,来到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报到。他们经过2019年高职扩招的第二次单招考试。最终,李志新以122分,孟庆以111分,通过录取分数线。可见,老了上大学也得做伴去。

李志新与孟庆立

老年人渴望考大学,而他们的孙辈青年却退学

就在爷爷奶奶们努力刻苦考大学之际,作为隔代人的高考生,即便考入大学,也不乏退学者。如2025年研究生退学人数约50万,占当年录取总人数的58%(录取87.22万人)。未按期毕业者占比25%,其中主动退学者占相当比例,上半年退学人数同比增长42.7%,较同期增长显著。

近年高校本科退学人数呈现上升趋势。据江苏、广西初步统计,2025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清退120名本科生,南京体育学院清退88名,广西师范大学清退48名。主要原因为长期旷课、学业不达标或违反校规。

一边是,老年人要抓住生命最后的时光,实现自己上大学的梦想,一边是,年轻人步入大学而不珍惜美好时光。这精神上的反差不禁让人唏嘘不已。此前,一些专家曾声言,老年人考大学是浪费国家宝贵的教育资源,而事实证明,不是老年人浪费了教育资源,是年轻人不珍惜宝贵的教育资源。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图自网络,侵删

来源:童心张大叔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