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被关注!医生研究:高血糖患者喝白酒,或能减少5种并发症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05:46 1

摘要:最近一项研究指出,适量饮用白酒,或许能让高血糖患者避免某些并发症。这到底是医学新发现,还是“喝酒一族”自我安慰的借口?我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

“糖尿病不能喝酒”?这话听着耳熟,但真相可能没那么简单。

最近一项研究指出,适量饮用白酒,或许能让高血糖患者避免某些并发症。这到底是医学新发现,还是“喝酒一族”自我安慰的借口?我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

很多人一听“糖尿病”,脑子里第一时间蹦出来的就是“控制饮食、远离酒精”。尤其是白酒,被不少医生在门诊上“拉黑”。但近年来有研究显示——适度饮用白酒,可能对高血糖人群的某些血管代谢性合并症有防护作用。

是不是听着有点颠覆?我最开始看到这项研究时也皱了眉头,直到结合了自己门诊中一个患者的案例,我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在门诊上,我常会遇到一些“大老爷们儿”皱着眉问我:“医生,我爸70岁了,糖尿病十几年了,一直控制得还行,能不能偶尔抿一小口白酒?”

说实话,我以前是坚决反对的。但后来接触得多了,发现不少老年糖友在长期饮酒和不饮酒的情况下,健康结局并不一样。

根据《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年一项基于近万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队列研究显示:与完全戒酒者相比,每周适量饮用40-70ml高度白酒的男性患者,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心血管事件和肥胖等5类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完全不饮酒组

这个结果当然不是鼓励放肆畅饮。研究指出,关键在于“适量”与“饮用频率”。适量饮酒可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HDL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升高、减少炎症因子释放等机制,间接起到保护作用。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听起来是“坏家伙”,但在一定剂量下,它确实能发挥一些“好作用”。研究发现,少量乙醇有轻度扩张血管、改善血流、提升胰岛素受体敏感性的效果。

尤其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是核心问题之一。少量乙醇可以激活AMPK通路,这是一条可以提高葡萄糖摄取率的信号通路。简单来说,就是帮身体更好地“利用”血糖,不让它在血液中“乱跑”。

不同酒精类型的影响也不同。啤酒糖分多,葡萄酒含糖量也不低,而白酒几乎不含碳水化合物,热量相对纯粹,不会引起直接的血糖升高。这也是为什么在众多酒类中,白酒在一些研究中看起来“没那么坏”。

我有一个患者,姓郭,今年72岁,是位典型的北方老爷子,身材结实,脸红脖子粗,话糙理不糙。十年前被查出糖尿病,血糖控制得还可以,但就是死活不肯戒酒。“医生,我不贪杯,就睡前一小盅,不喝不踏实。”

我当时劝了很多次,他总是笑呵呵地说:“我听你话吃药,也听你话走路,就是这口酒,算我撒个娇。”

我起初担心他并发症来得早,结果每年复查,血脂、肝肾功能、视网膜、尿微量白蛋白都相对稳定。尤其是他近几年体重没怎么增加,神经反应也灵敏。

后来我查了他的饮酒习惯:每天固定喝30ml的52度白酒,从不超量,也不与高糖食物同食,晚上必须吃完饭后一小时才喝。

结合研究数据,我才明白,有时候适度的生活习惯反而比“一刀切”的禁忌更可持续——尤其是针对老年糖友来说,心理愉悦和生活质量同样重要。

虽然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给了一些“希望”,但我们必须打醒十二分精神提醒大家:

第一,不能忽视个体差异。有些人本身肝功能不好,或者合并高血压、心脏病,哪怕是少量白酒,也可能诱发问题。

第二,饮用时机和方式很关键。空腹喝酒、饭前喝酒、边吃高脂肪食物边喝酒,这些都可能加重代谢负担。

第三,不能变成“借口”。有患者听说这事后,居然把“适量饮酒”当成了“放心喝酒”的理由,结果一个月后血糖飙升,三酰甘油爆表,被我狠狠“教育”了一顿。

这事儿得“因人而异”,但有几个大原则可以参考:

一天饮用白酒不超过50ml,酒精纯量控制在20g以内。换句话说,52度的白酒每天一小盅(30-40ml)已经是上限。

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饮用,此时胃部已有食物,能减缓乙醇吸收速度,避免低血糖或血糖波动。

绝不空腹饮酒,也不要边喝酒边吃高脂高盐食物,尤其是烧烤、火锅这种高热量“搭子”,容易加重胰岛负担。

女性、肝功能异常、胰岛素使用者、高血压人群谨慎或避免饮酒

很多人误以为控制血糖就是糖尿病治疗的全部。但糖尿病最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大军”。视网膜病变让你看不清,肾病让你洗肾,神经病变让你失去触觉,心梗、脑卒中更是可能一夜之间让你“躺平”。

如果适量饮酒能在某种机制上(比如抗炎、改善血脂、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帮你减轻这些风险,那就值得医生和患者共同探讨。这不是在鼓励喝酒,而是在探讨个体化治疗中的一个“选项”。

在一项发表于《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上的研究中,调查了超过8000名糖尿病人群后发现:完全不饮酒者的焦虑评分和失眠发生率高于适度饮酒者。这部分人群中,心理应激水平高,生活质量下降,进而影响了内分泌功能。

这是不是意味着,喝酒带来的“生活仪式感”与心理安慰,也在默默影响着血糖管理?这部分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我们不能忽视“人”作为整体的感受,而不仅仅是血糖这一个数字。

“可以”两个字,说出口容易,做起来太难。因为适度这两个字,是糖友最难拿捏的尺度。

我总跟患者说:“糖尿病的治疗,是一场马拉松,不拼谁跑得快,拼谁活得稳。”

如果这杯白酒,是你生活的调味剂,而不是健康的绊脚石,那我不反对。但这需要你对自己的身体有足够的了解,对自己的生活有足够的自律。

那么你怎么看?你或你家人有糖尿病还在喝白酒吗?你们的血糖和身体状况如何?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参考文献:

[1]王靖,张晓宁,李明珠,等.适量饮酒对白酒中乙醇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研究[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15(2):105-110.

[2]李伟,陈琳琳,马骁.糖尿病患者饮酒行为与慢性并发症的关系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2,30(4):298-301.

[3]胡涛,孙莉,张海燕.酒精摄入与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9):759-763.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健康之光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