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8日,沪铜主力合约(CU888)呈现**“高开低走、震荡下行”**态势,当日开盘81010元/吨,高开190元,但随后受宏观情绪及工业品需求疲软拖累,价格逐级回落,最终收盘8088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530元/吨,跌幅0.65%。从日内波动看,最高
2025年9月18日沪铜主力最新价格及行情:期现分化加剧,A股铜企呈现结构性行情。
一、沪铜主力期货:高开低走承压下行,宏观情绪主导价格波动
9月18日,沪铜主力合约(CU888)呈现**“高开低走、震荡下行”**态势,当日开盘81010元/吨,高开190元,但随后受宏观情绪及工业品需求疲软拖累,价格逐级回落,最终收盘8088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530元/吨,跌幅0.65%。从日内波动看,最高价触及81200元/吨,最低价下探80380元/吨,振幅达820元/吨,显示多空博弈激烈。
当日沪铜调整主因有二:一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导致美元指数阶段性走强,压制大宗商品价格弹性;二是国内制造业PMI仍处荣枯线下方,线缆、家电等下游行业订单环比下滑,现货市场成交清淡,上海电解铜现货升水收窄至50-80元/吨,反映出终端补库需求不足。技术面看,沪铜主力跌破5日均线支撑,短期或考验80000元/吨整数关口。
二、A股铜企:分化行情凸显,北方铜业领涨板块
当日8只有色铜企股票呈现**“6涨2跌”**格局,平均涨幅2.58%,显著跑赢沪铜期货,反映出股市对“铜价筑底+业绩预期”的提前定价。具体来看:
1. 上游资源端:北方铜业涨停,江西铜业放量上涨
北方铜业 以10.03%的涨幅涨停,收报15.25元,创年内最大单日涨幅。驱动逻辑与公司近期公告的“年产10万吨高纯阴极铜项目投产”有关,产能释放预期推动股价突破半年线阻力;
江西铜业 上涨3.33%,收报31.06元,成交量放大至5.2亿股,创三周新高。作为国内铜业龙头,其股价走强受益于铜价下跌过程中“冶炼加工费(TC/RC)回升”的预期,中游冶炼业务盈利弹性凸显。
2. 中游加工端:铜箔企业承压,传统加工股稳健
铜冠铜箔、铜牛信息 分别下跌1.51%,收报32.70元、49.43元。两者均属铜加工细分领域,铜箔企业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增速放缓影响,而铜牛信息因“名字带铜但业务以信息技术为主”,股价波动更多受科技板块情绪拖累;
金田股份、楚江新材 分别上涨2.35%、1.89%,反映出传统铜加工企业在电网改造、精密制造等领域的刚需支撑,业绩稳定性强于新兴赛道。
3. 区域与业务差异:铜陵有色稳健,铜峰电子低迷
铜陵有色 上涨0.87%,收报4.63元,表现稳健。公司作为“铜采选-冶炼-加工”一体化企业,抗周期能力较强,近期与宁德时代签订的“长单采购协议”进一步稳定盈利预期;
铜峰电子 仅上涨0.13%,收报7.89元,反映出其“电容薄膜为主、铜加工为辅”的业务结构,对铜价波动敏感性较低。
三、国际市场联动:内外盘共振下跌,港股美股跟跌
1. 港股与美股:江西铜业股份、南方铜业同步调整
港股江西铜业股份(00358)下跌0.23%,收报25.800港元,跌幅小于A股,反映出港股市场对铜价波动的理性定价;
美股南方铜业(SCCO)下跌1.36%,收报108.450美元,创两周新低。国际铜企股价调整与COMEX铜期货下跌形成共振,显示全球铜市对“美联储鹰派表态”的担忧加剧。
2. COMEX铜期货:近月合约跌幅扩大,期限结构走弱
COMEX铜各合约全线下跌,其中2503HG25H合约(3月到期)跌幅达1.49%,显著大于远月合约,反映出市场对短期供需格局的悲观预期。当前COMEX铜库存处于近五年低位,但宏观情绪主导下,库存对价格的支撑作用被削弱,短期或延续“宏观定方向、产业定结构”的特点。
四、后市展望:关注“政策底”与“需求底”的共振
短期来看,沪铜及相关股票的分化行情或延续,投资者需关注两大关键变量:
国内政策动向:若后续稳增长政策(如基建投资、新能源汽车补贴)落地,铜价或迎来“政策底”信号;
需求数据验证:10月国内制造业PMI、房地产竣工面积等高频数据将决定铜价“需求底”是否形成。
对于投资者而言,上游资源端(如北方铜业、江西铜业)可逢低布局,受益于产能扩张与冶炼利润回升;中游加工端需警惕铜价波动风险,优先选择与电网、精密制造等“逆周期”需求相关的标的(如金田股份)。国际市场方面,COMEX铜若跌破4.5美元/磅支撑位,或进一步压制国内市场情绪。
来源:金派有色金属服务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