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童星到囚徒:嘎子哥谢孟伟穿警服直播被拘留的背后真相!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00:35 1

摘要:调查结果令人唏嘘——演员谢孟伟(谢某某)在拍摄电影休息期间,身着带有明显警用标志的服装直播带货,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警方依法对谢某某处以行政拘留7日。

一套警服,一场直播,七日拘留。曾经的抗日小英雄“嘎子”谢孟伟在36岁这年,亲手打碎了观众对他的最后一丝滤镜。

“有人穿警服直播带货,请警方调查处理。”2025年9月,云南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开展调查工作。

调查结果令人唏嘘——演员谢孟伟(谢某某)在拍摄电影休息期间,身着带有明显警用标志的服装直播带货,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警方依法对谢某某处以行政拘留7日。

谢孟伟身穿警服直播带货的画面如巨石投入舆论深湖,激起千层浪。直播画面中,他身着带有警察肩章和臂章的制服,推销电子产品。

当观众质疑其“是否具备穿警服资格”时,他不仅没有给出合理解释,反而情绪失控爆粗口回应,扬言“那些XX全是蹭流量”。

谢孟伟事后紧急回应称“警服是剧组道具,因疏忽未及时更换”。但这场风波已如汹涌潮水,将他的公众形象冲击得七零八落。

云南耿马警方的通报明确指出,谢孟伟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该条款明确规定: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

据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解读,穿警服戏服直播带货的行为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严重者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相关规定,非法持有、使用民警制服及其标志的,可被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十日以下拘留。

时间回到2004年,《小兵张嘎》让14岁的谢孟伟成为家喻户晓的童星。那张黝黑朴实的面孔、倔强不屈的眼神,完美契合了观众对“抗日小英雄”的想象。

在演艺圈高开低走的轨迹中,他始终未能超越这个角色,后续作品如《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均反响平平。转型直播带货看似是过气演员的必然选择,却暗藏巨大风险。

谢孟伟的口碑下滑并非一日之寒。“潘嘎之交”卖酒风波成为谢孟伟口碑崩塌的起点。2021年他与潘长江连麦时,老艺术家语重心长劝诫“网络水太深”,不料数月后潘长江自己陷入卖酒争议。

网友发现谢孟伟此前销售的酒品价格虚高,这场“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反转让其诚信备受质疑。

手机打假翻车事件暴露出更深层的信任危机。2024年8月,“反诈老陈”质疑其售假,结果品牌方出具证明导致老陈道歉。这场闹剧虽然以谢孟伟“胜利”告终,却让消费者对明星带货的信任度再打折扣。

谢孟伟一直以“直率”作为自己的直播人设,但多次情绪失控让他的“硬汉”形象逐渐土崩瓦解。

2022年唐山打人事件期间,他在直播中豪言壮语“若我在场,一拳干倒施暴者”,并夸张地比划拳击动作。这一行为虽获得部分网友点赞,但也引发了“作秀”的质疑。

在与普通网友连麦时,他常因被质疑“不务正业”而暴跳如雷,曾对批评其直播的网友喊话:“演员就不能直播?哪条法律规定的?”这种强硬的回应方式,让他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谢孟伟的困境颇具代表性。一方面,他深夜痛哭“后悔卖酒败光路人缘”;另一方面,又继续在直播间制造争议话题。

这种矛盾源于对流量变现的焦虑,正如他自嘲的“假酒一哥”“偷狗专家”等标签,实则是过度消耗情怀的反噬。

对比“反诈老陈”转型后的谨慎,谢孟伟未能处理好演员身份与网红人设的关系。当他在直播中宣称“就算是跪着也要走完这条路”时,观众看到的不是坚韧,而是为流量不惜代价的偏执。

此次事件为演艺圈敲响了警钟。根据《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主播需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

谢孟伟的案例表明,即便以“剧组道具”为由,公众人物仍需对直播内容的合规性负全责。

业内人士建议,明星直播前应完成三项严格审核:一是服装道具是否涉及敏感元素(如警服、军装);二是言论是否符合公序良俗;三是商品质量是否经得起追溯。

同时,需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避免争议发酵为公关危机。

谢孟伟在事件发生后,连续发布了两段视频,第一段真人出镜道歉,但却遭到了批评,第二段则表示接受所有的处理结果。这两条视频目前都已经限制评论,仅设为“互关朋友”。

回看谢孟伟的道歉视频,他在道歉之前,有着一个明确的前提,那就是利用有关的工具针对图片进行恶搞。换句话说,他认为如果没有这些网友,那么相关的负面就不会存在。

这样的认知恰恰说明了谢孟伟的态度不够真诚,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只是在妥协舆论。

警服事件发生后,谢孟伟的社交账号设置为“仅互关好友可评论”。

自14日起发布多条此前的拍戏花絮视频,但评论数均为零。那些曾经为他举着木头枪欢呼的观众,如今默默离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嘎子哥”还是其他网红,都不能僭越法律红线。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警服更不是流量道具。

来源:神奇的一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