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染燕赵,气象万千。在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举办之际,我市作为重要分会场,与邢台主会场及石家庄、保定、邯郸分会场联动呼应,共同奏响了“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时代强音。
秋染燕赵,气象万千。在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举办之际,我市作为重要分会场,与邢台主会场及石家庄、保定、邯郸分会场联动呼应,共同奏响了“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时代强音。
此次大会采用“主分会场联动”模式,充分发挥了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而张家口分会场的成功举办,对于深度融入全省文旅发展大局、加速本地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彰显独特文化生态价值、促进区域协同共赢具有极其深远而积极的战略意义。这不仅是我市文旅发展的一次集中展示与检阅,更是其迈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新征程的强劲引擎。
服务全省大局 共同擦亮河北文旅金字招牌
本届省旅发大会以“太行山文化旅游带”建设为牵引,是全省加快构建文旅融合、全域全季的旅游发展格局,助力旅游强省建设,进一步叫响“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文旅品牌的重要举措。我市作为分会场之一,以“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张家口,我的向往”为主题,通过三大观摩线路、八大文旅场景、十大重点活动及多项惠民举措,全面展现张家口深厚的历史文化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助力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迈向新高度。
此次大会采用了“主分会场联动”模式,主会场设在邢台市,石家庄、张家口、保定、邯郸市设分会场。“主分会场联动”模式的核心在于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通过错时开展系列高质量活动,我市有效分流大会客流,丰富大会内容,延伸大会时空,与主会场及其他分会场形成内容互补、客源互送、宣传互动的良好局面,共同放大“太行山文化旅游带”的品牌声量,提升整个大会的影响力和综合效益,为“叫响‘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文旅品牌”贡献张家口力量。
河北省文旅资源丰富多元,各地市特色鲜明。我市以其独特的坝上草原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辉煌的冬奥遗产、壮美的长城古道,构成了区别于其他地市的独特魅力。借助特色活动与产品,我市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河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沃土,也是生态休闲的胜地、文旅研学的乐土,丰富了“这么近,那么美”的内涵,增强了河北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大会多市联办的安排,是推动省内区域协调联动发展的重要实践。我市作为冀西北重要城市,通过承办分会场,能够更紧密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借助大会与邢台邯郸等地区同谱太行篇章,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旅游资源整合优化、市场标准统一规范,加快形成“文旅融合、全域全季”的旅游发展格局,为“旅游强省建设”提供坚实的区域协同支撑。
擘画本地蓝图 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承办旅发大会分会场,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是对其文旅产业发展水平、城市综合管理能力、社会文明程度的全面促进和提升。
举办高规格的文旅盛会,对城市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以及旅游咨询、智慧导览、应急救援等公共服务体系提出更高要求。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我市重点推动了京蔚高速和康祁公路标识体系改造提升,不断完善旅游导览标识体系,让游客在旅途中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取旅游信息。统筹推动重点景区交通接驳、游客集散等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建设,构建了“便捷可达、功能完备、智慧高效、安全舒适”的旅游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旅发大会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助推器。借助此次大会,我市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文旅产业焕新,借助平台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蔚县、怀来、涿鹿等分会场活动,集中推介和展示了田园蔚州综合体、天保京北健康城、京西·无忧小镇等重点文旅项目,推动“文旅+康养”“文旅+农业”“文旅+乡村”等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文化遗产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打造更多沉浸式、互动性、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有效破解产品同质化、季节不平衡等问题,提升产业附加值。
大会期间,我市在文化旅游、康养休闲、酒店民宿、体文旅融合、交旅融合等五大领域寻求合作,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借助大会的聚焦效应和宣传效应,我市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关注张家口、投资我市文旅产业。有效拉动了我市餐饮、住宿、购物、交通等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赓续历史文脉 打造特色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
我市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省旅发大会(张家口分会场)的举办,为彰显“两山”理念实践成果、传承弘扬历史文化提供了高端平台。
我市年均气温21度,空气质量长江以北最优,官厅湖湿地波光潋滟,赤城温泉雾气袅袅,是康养度假的天然氧吧,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洗肺城市”。借助分会场活动,我市充分展示了在文旅融合、生态研学等方面的成就。
文物资源方面,我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资源7899处,全省数量第一,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2399处,新发现文物数量位居全省第一。阳原泥河湾发现了距今200万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尚义四台蒙古营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的北方地区定居村落遗址,涿鹿之战、合符釜山开创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新纪元。我市还被誉为“历代长城博物馆”,修筑历史横跨战国、秦、汉、北魏、北齐、唐、金、明等8个历史时期,1800余公里长城遗迹,彰显着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
从泥河湾古人类遗址到蔚县剪纸、打树花民俗,从蜿蜒壮丽的长城(大境门是长城著名关隘)到见证百年铁路史的京张铁路,我市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大会是展示、保护、利用这些文化遗产的良机。通过文化体验、非遗展示、研学体验等形式,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讲述生动的张家口故事,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打造具有独特标识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深化区域合作 提升城市形象与影响力
旅发大会是重要的交流合作平台和对外窗口,对提升我市知名度、美誉度,深化区域合作意义重大。
我市地处京冀晋蒙交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借助省旅发大会平台,我市进一步加强与北京、天津及山西、内蒙古等周边省区市的文旅合作,共同设计跨区域旅游线路,打造京津冀蒙旅游圈,吸引更多京津高端客源,真正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京津市民的常态选择。
旅发大会期间,我市邀请了京津冀晋蒙等地区旅游业内人士走进我市,了解我市文旅资源,研学资源,通过精心筹备和成功举办分会场活动,全面展示了我市开放、文明、高效、好客的城市形象,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软实力。
推动区域文旅融合发展,我市还在蔚县京西·无忧小镇举办了“大好河山游太行,文旅融合促消费”活动,现场推荐了4条太行线路。旅发大会(张家口分会场)系列活动以太行山文化旅游带为核心,锚定文商旅体健多元融合,致力于升级京蔚高速旅游场景,深化“京西蔚县,期待与您相见”品牌魅力,让“走京蔚高速,看大好河山”成为出行新习惯。一系列活动,体现了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成效、新气象。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天地宽。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张家口分会场)的举办,恰逢其时。它不仅是我市服务全省文旅发展战略的自觉行动,更是自身跨越提升、绿色崛起的历史性机遇。通过融入大局、驱动产业、彰显特色、扩大开放,我市必将能够进一步挖掘潜能、释放活力,将丰富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强大的发展优势,为建设“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旅游强省宏伟蓝图增添浓墨重彩的张家口华章,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未来的张家口,必将在太行山麓、长城脚下,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迎接四海宾朋,共创美好未来。
人民的城:传承红色基因
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张家口分会场)系列活动举办期间,大型音舞诗画《人民的城》多次在市会展中心大剧场上演,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艺术盛宴背后有着怎样的创作故事?
《人民的城》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筹,张家口戏曲艺术研究院创排,100多名演职员参与演出。作为我市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重点文艺项目,该剧从创作到排演都体现了高度的专业性和敬业精神。
在演出后台,记者采访到了该剧的导演、国家一级导演董丽萍。刚刚结束演出的董丽萍虽然疲惫,但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部剧从策划到演出,历时一年半,反复打磨,每一步都凝聚着全体创排人员的心血。”董丽萍介绍说,剧本最大的修改在于如何平衡历史真实与艺术表现。第一稿偏重历史事实的罗列,显得有些平铺直叙,为了让演出更加吸引观众,四易其稿,到终稿决定以艾青的长诗为轴线,聚焦文艺工作者们的个人经历和情感变化,通过小人物见证大时代,让历史更加可感可知。
谈及创作灵感,董丽萍表示,灵感来源于张家口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人民之城”的光荣称号。“张家口是中国共产党从日寇手中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这里留下了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思考的是:如何通过艺术形式展现这段历史?”董丽萍说,主创团队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走访了多个革命旧址,最终决定以文艺工作者为切入点。“因为这些文艺工作者本身就是文化与革命的桥梁,他们通过艺术作品唤醒民众、传播新思想、推动社会进步。他们的故事既是文化的,也是革命的。既是历史的,也具有当代价值。”
与此同时,音乐创作则紧扣历史与现代的结合。“历史场景我们使用经典旋律唤醒集体记忆,文化名人出场时,我们选择《我的祖国》《白毛女》等时代金曲,精准锚定历史坐标,唤起情感共鸣。”董丽萍说。
在创作过程中,最让团队难忘的是拜访著名歌唱家郭兰英老师的经历。“郭老师是我们这部剧中的重要人物,能够获得她的认可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编剧杜春江回忆道,主创团队专程前往广州拜访了94岁高龄的郭兰英老师。
旅发大会过后,记者了解到,《人民的城》还将在全市进行巡回演出,并可能代表我市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展演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张家口的红色历史和文化底蕴。“我们希望这部剧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直击心灵的精神洗礼,让观众深刻领略到张家口这座英雄城市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与伟大抗战精神。”董丽萍说。
梦回蔚州: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张家口分会场蔚县观摩会期间,大型实景演出《燕云十六州之梦回蔚州》震撼上演。这场以“非遗活化+情景演艺”为特色的演出,将地方非遗与历史故事完美融合,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与文化盛宴。
演出带领观众穿梭于赵国灭代的烽火岁月,见证胡服骑射的变革壮举,感受雁鱼传书的凄美传说。在“赵国灭代”篇章中,展现赵襄子巧用联姻示好、设宴夺权的计谋覆灭代国,让观众真切感受到战国时期燕云地区政权更迭的烽火岁月;转入“胡服骑射”篇章时,骑手们身着改良后的胡服,手持弓箭完成“百步穿杨”的绝技,将“革除旧俗、富国强兵”的变革壮举生动展现;而在“雁鱼传书”篇章,演员们以细腻的肢体语言和深情的唱腔,把乱世中普通人的家国情怀与儿女情长刻画得入木三分。
舞台巧妙依托设置的蔚县古堡、戏台等景观打造而成,实现了“景、情、艺”的无缝衔接,一幕幕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演员们的精湛表演与震撼的视听特效交织,让观众在光影视听盛宴中激发了强烈的文化认同与传承使命感,现场不少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个个震撼瞬间。
其中,“打树花”表演环节成为整场演出的点睛之笔。1600℃的铁水被匠人奋力泼洒向城墙,瞬间化作漫天“金花”,耀眼的光芒照亮夜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舞台上的剧情相得益彰,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惊呼与热烈掌声。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仍沉浸在剧情之中,意犹未尽。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兴奋地表示:“这场演出太棒了!不仅舞台效果震撼,更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蔚县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前只知道蔚县有剪纸,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精彩的历史故事和独特的非遗文化。下次一定要带着家人朋友一起来,好好体验蔚县的古堡风情和非遗魅力。”
近年来,蔚县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以“文旅+”为笔,精心绘制多业态深度融合、相互赋能的发展蓝图。《燕云十六州之梦回蔚州》实景演出便是其在“旅游+演艺”领域的一次成功尝试。通过将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演艺形式相结合,不仅点亮了蔚县的文化魅力,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旅游体验。
此次河北省旅发大会张家口分会场活动的举办,为蔚县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蔚县将继续深挖“景区+演艺活动”模式发展潜力,整合古堡、非遗、民俗等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古堡+旅居”等文旅产业新业态,持续释放“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效应,持续推动当地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亢春宁 阴英 马国萍 武殿森)
来源:河山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