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南优质高教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不过有个特点,就是前排高校之间的梯队差距比较明显,尤其是985高校和后面的院校实力差距明显。
湖南优质高教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不过有个特点,就是前排高校之间的梯队差距比较明显,尤其是985高校和后面的院校实力差距明显。
经过2024年的发展,各校的排名又有了一些变化。ABC已经发布了湖南高校2025年排名,一起来看一下各校的表现。排行榜放置于文末。
01
整体排名情况
ABC排名的最大特色就是不像有的排行榜独尊研究生教育的论文指标,而是将本科生的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结合起来,并引入人均的质量指标,从而使得部分规模较小但学科精度高的院校排名突出。
湖南高校在ABC榜单上表现不算十分出色,不算军校,仅有3所高校进入全国百强,最高的中南大学排名为25名。
排行榜前10名,顺序为:中南、湖大、湖师、湘大、湖农、长理、南华、湖科、中南林、湖中医。
整体排名看,基本上问题不大,仅有个别院校排名或存在争议。例如湖农和长理之争,两校目前在各大排行榜上互有胜负。作为省属高校中的最强工科院校,长理输给了湖农、湘大等校。湖南扛把子究竟是中南还是湖大,目前来看,中南占据优势,湖大屈居第二。南华大学表现出色,杀进全国前200强,超了湖科大。
从排名上看,湖南高校的层次表现非常明显,例如中南/湖大、湖师/湘大、湖农/长理、南华/湖科/中南林等等。
02
部分院校情况
中南、湖大
作为湖南高校的两杆旗帜,两校目前在国内排行榜上差距很小,但在国际榜上差异很大。例如中南大学在ARWU上位居全球第94名(内地第11名),湖大则在USnews榜上大杀四方,全球119名(内地第12名)。说明两校在某个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从ARWU学术榜看出中南在学术总量指标上优异,ESI位居内地第10名。湖大则在高被引质量指标上优势突出,USnews榜单显示其在著作、论文领域的高被引比例指标上分别位居全球第19和28名。
图源:USnews
中南湖大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就是在新工科上,需要在信息类为引领的新工科学科评估(A+)和一流建设学科评选中出现突破。目前中南的一流建设学科是矿业、冶金、材料、交通、数学,湖大的一流建设学科是化学、机械、电气。
湖师、湘大
两所优势学科布局相似的院校,区别之处就在于湖师已经突破文理院校的桎梏,近些年大规模发展医学,并迅速介入新工科例如打造桃子湖未来技术研究院等等。在2025新年贺词中宣布“新医科”“新工科”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湘大目前还是文理发展为主,新工科新医科战略还不算明朗。
不过在双一流政策下,国家本身就不鼓励大而全,而是鼓励多出一流建设学科。湖师最强学科集中在人文社科领域,一流建设学科是外语。湘大优势学文理兼备,重磅的数学作为一流建设学科,学科评估出现重大突破。
湖师的未来看点就是在新医科和新工科上能否取得突破,湘大更多的是看在新工科上能否突破。
图源:新湖南
长理、湖农、南华、湖科
4校各有看点。
长理是省属最强工科院校,比较遗憾的就是长理的优势学科例如交运、土木、电气等与中南、湖大重合度比较高,又打不过两校,因此冲双一流的压力要比湖南农业大学大得多。目前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平台上建设的非常好,接下来需要国家三大奖为自己证明拥有进入双一流的资格。
湖农是湖南农业一哥,园艺学实力不俗,官宣A-,目前拥有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与建设设施园艺全国重点实验室,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农竞争双一流的优势就是省内无对手,不过同样缺乏三大奖支撑。
南华在核科学领域实力强劲,医学实力省内仅次于中南。南华近些年进军长沙的步伐不减,未来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湖科大则在机械工程领域实力强劲,例如获得了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在双非院校中属于比较亮眼的。获得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成果转化也非常不错,技术合同登记金额达到了3亿元,位于省属高校前列。
限于篇幅,其他院校不再一一赘述。
排行榜,看看即可,无须过于较真。湖南前排高校梯队比较明显,各校优势学科以及培养目标不太一样,选择起来比较容易。
落实到具体选校上,更多地应该看心仪专业所属的学科评估和一流建设学科情况以及行业就业声誉等等,少看排行榜。
备注:文中如有引用的图表,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编者观点,带有局限性,不作任何决策依据。
图源:ABC
来源:Mr教育蓝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