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联合国发布报告,确认以色列犯下四宗罪,内塔尼亚胡不仅不知悔改,还公开对华“下战书”,而中方的反击不留丝毫情面。那么,以色列为何要把矛头对准中国?而面对挑衅,中方的反击又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联合国发布报告,确认以色列犯下四宗罪,内塔尼亚胡不仅不知悔改,还公开对华“下战书”,而中方的反击不留丝毫情面。那么,以色列为何要把矛头对准中国?而面对挑衅,中方的反击又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当地时间9月16日,联合国独立国际调查委员会在日内瓦发布最新报告,确认以色列在加沙实施了“种族灭绝”,并且已经触犯灭绝种族罪五大罪名中的四项,报告清晰列出:大规模杀害和严重伤害巴勒斯坦平民;封锁加沙阻断人道援助;系统摧毁医疗和教育体系,以及直接针对儿童并无视国际法院命令。这不是泛泛的指责,而是基于近1.6万份证据材料得出的结论。委员会甚至直言,“种族灭绝意图是唯一合理推论”。这意味着,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指控正在向“定性”转变。
就在同一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却把矛头对准中国和卡塔尔。他在财政部的一场会议上承认,以色列正陷入日益严重的孤立状态,但话锋一转,竟指责中国与卡塔尔发动“舆论攻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广告等方式在西方媒体上传播“反以议程”。随后在接受采访时,内塔尼亚胡再次点名中国,声称以色列必须投入巨额资金反击中卡所谓的“舆论围攻”。这种说辞荒唐到令人侧目,一个因自身政策陷入困境的国家,居然将中国当作“假想敌”,这本质上是外交溃败下的转移视线。
事实上,内塔尼亚胡早已不是第一次用这种方式“碰瓷”。在欧洲多国宣布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越来越多国家准备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背景下,他明知孤立加深,却拒不反思政策,反而制造新的对立。更讽刺的是,这番言论一出,特拉维夫股市应声下跌,国内反对党和行业组织群起而攻之。反对派直言,孤立不是命运,而是内塔尼亚胡及其政府“一意孤行推行失败政策”的结果。由此可见,哪怕是在以色列国内,把责任甩给中国的这种做法,也被视为荒唐可笑。
对此,中国的回应则直截了当。9月16日,人权理事会第60届会议就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召开紧急辩论,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陈旭当场驳斥,明确指出以色列严重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公然侵犯卡塔尔主权,破坏停火努力。中方态度毫不含糊:滥用武力不是出路,必须尊重他国主权和人民生存权。更重要的是,中国强调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停火止战、缓和局势。这不仅是对以色列挑衅的正面回应,也是向外界释放信号,中国不会容忍,更不允许中东的和平努力被人为破坏。
值得注意的是,中东国家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9月15日,多哈举行的阿拉伯-伊斯兰紧急峰会,直指以色列袭击卡塔尔是对地区安全的严重威胁,呼吁阿拉伯国家团结一致应对。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甚至提出,要对以色列施加经济压力。可以看出,以色列不仅在欧洲被孤立,如今在中东也自断后路。更现实的后果是,越来越多国家准备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以色列面临的将不仅是外交困境,更是生存困境。
此时再来看内塔尼亚胡对中卡的指控,就显得格外荒唐。他一边承认以色列“某种孤立”,一边声称要打造“超级斯巴达式经济”,摆出自力更生的姿态。然而,所谓“自给自足”在以色列商界看来就是灾难。农业停滞、物价上涨、出口受阻,这些危机已经渗透进普通民众的生活。真正的围困根本不是外部力量的施压,而是内塔尼亚胡一意孤行的政策。
总的来看,以色列犯下的四宗罪是它被国际社会审视和追责的根源,而所谓对华“下战书”不过是掩盖失败的烟雾弹。中方不留情面的反击,既是维护自身立场,也是为地区和平把脉定向。从长远看,以色列若不悬崖勒马,等待它的将不会是舆论谴责那么简单,而是真实而沉重的孤立与崩溃。
来源:查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