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开学了,可通知书还没到!”妈妈上网哭诉被戳穿,你害了孩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7 15:26 1

摘要:”视频里那位妈妈哭得撕心裂肺,评论区瞬间炸锅,几万条安慰刷得飞起。

“通知书没收到,孩子要没学上了!

”视频里那位妈妈哭得撕心裂肺,评论区瞬间炸锅,几万条安慰刷得飞起。

可三天不到,剧情反转:有人扒出她半个月前还晒过送孩子进校门的背影照,定位清清楚楚——宿舍楼门口。

这操作,直接把围观群众整不会了:一边喊“没通知书”,一边又把孩子送进学校,是量子录取通知书?

网友顺着时间线扒,越扒越尴尬。7月底她发开箱视频,红色EMS封皮上“XX大学”四个字大得晃眼;8月初她吐槽“快递小哥把通知书送丢了”;昨天干脆直播连麦,说要去教育局讨说法。

弹幕齐刷刷:“姐,你手里那杯喜茶是大学门口那家限定吧?

更离谱的是,有人私信她问孩子专业,她回“还没选,等通知书”。

可学校官网早公示了新生分班名单,她孩子名字后面跟着“金融学类”四个小字。

这事闹大后,招生办老师出来打圆场:通知书确实发了,邮政记录显示7月25日签收,签收人姓王——她老公的姓。

评论区风向瞬间从“心疼妈妈”变成“心疼孩子”。

有人爆料,孩子高中群里已经有人匿名发截图:“你妈又演哪出?

”小姑娘把群退了。

其实真不怪网友翻脸。

去年隔壁省就出过同款剧本:家长拍视频说孩子被“冒名顶替”,结果学校甩出签字确认的入学协议,家长连夜删号。

套路太熟,连BGM都懒得换。

说到底,录取通知书这玩意儿,现在早就不靠一张纸定生死。

阳光高考平台能查,学校官网能查,EMS公众号能查,再不济打招生办电话,两分钟的事。

非要拍成连续剧,只能是剧本需要。

最惨的是孩子。

开学第一周,室友刷到热搜,小心翼翼问:“你妈……没事吧?

”小姑娘在食堂边吃边哭,米饭混着眼泪往下咽。

有人怪学校不提醒,其实通知书里夹着张红纸条:扫码可查物流。

家长自己不看,转头怪全世界。

这事给所有家长提个醒:焦虑可以,别把娃当道具。

真要丢件,第一时间联系招生办,比拍十条短视频管用。

至于流量?

平台已经限流,账号主页显示“因争议内容暂停推荐”。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最后补一句,今年高校寄通知书普遍用了“录取通知书专用封套”,背面印着防伪二维码,扫码直接跳转到学校迎新系统,连宿舍号都写得明明白白。

真要丢,也得先问问自家签收人。

来源:沧桑智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