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气象赋能 助力垫江水稻制种产业丰收满仓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7 22:27 1

摘要: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的田野上,金色的稻浪随风起伏,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水稻制种种植大户胡小强,在收到气象部门的提醒后,立马组织人员,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胡大哥,明天开始,可能会不时有雨哦,最后一批稻子可要抓紧收割晾晒咯!”

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的田野上,金色的稻浪随风起伏,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水稻制种种植大户胡小强,在收到气象部门的提醒后,立马组织人员,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站在田边,看着农机在金色的稻海中“航行”,他的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今年我这100多亩地,那可是大丰收啊!和去年相比,亩产直接翻了一番!”

胡小强的丰收,正是垫江水稻制种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而这背后,离不开垫江县气象部门聚焦数智气象赋能农业避灾增效、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不懈努力。

水稻制种,与普通水稻种植不同,它以生产优质杂交种子为目标,需严格把控花期相遇、高效授粉等技术环节。垫江县作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之一,是重庆市唯一的水稻制种县,常年开展水稻制种2万亩以上,年产优质杂交水稻种子400万公斤以上。

然而,水稻制种产业发展的每个关键期都面临气象挑战:4至5月播种期低温或高温会影响出苗率,6月暴雨洪涝会威胁作物生长,7月抽穗扬花期需抢抓上午10至12时的黄金授粉时段,而暴雨、大风或35℃以上高温均可能导致减产。

针对制种产业痛点,去年,县气象局联合县农业农村委开始打造水稻智慧制种平台,构建覆盖播种、生长、授粉、收割全周期的智慧气象服务体系。

到今年6月,平台已整合1个物候观测站、2个六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3个实景观测站的数据,实现实时监测田间温湿度、风速等参数,并适时向农户推送精准服务。

“过去靠经验看天吃饭,现在靠数据科学决策。”胡小强深有体会。

今年7月,水稻制种进入了扬花的关键时期。然而,连续的高温加上偶尔“偷袭”的强对流天气,让授粉窗口期转瞬即逝。心急如焚时,气象部门的预报让他定了神。

根据预报,胡小强提前联系了植保无人机开展辅助授粉。最终在上午的黄金时段,无人机抓住降雨间隙起飞,旋翼掀起的气流精准翻动稻浪,父本花粉随风扑向母本稻穗,转瞬间便实现高效授粉。

不仅仅是预报服务,目前,县气象局联合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县农业农村委等部门,基本建成了涵盖专家队伍、数据支撑、精细指标、产品体系、系统平台、服务效益的水稻制种“六有”气象服务体系,不仅研发出了低温冷害、高温热害等灾害风险预警和施肥、打药等气象适宜模型,并通过数据接口、服务系统、农业天气通、数字标牌等形式,建立了实况监测、农事农时、风险预警、应对措施的业务架构,成功打造了具有地方辨识度的4个水稻制种智慧气象服务示范基地。

“我们还会继续与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县农业农村委以及重点企业深度合作,深化播期气象条件、‘亲本优选’试验等研究,力争实现从‘经验播种’到‘精准定制’的跨越。”垫江县气象局副局长陈施吉信心满满地说。

通讯员 郭若水 谢婧芸

来源:村头树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