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砺成长 青蓝聚力启新程——青岛幼师高专“青蓝・砺新” 工程首期教学能力比赛暨结业仪式圆满收官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7 20:58 1

摘要:为夯实青年教师的教学基础,激发教师队伍的发展活力,9月16日,由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织人事部(教师工作部)与教学质量监控中心联合主办的“青蓝・砺新”工程第一期培训结业考核暨新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圆满举行。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付蕾亲临现场,教务处副负责人唐晓

为夯实青年教师的教学基础,激发教师队伍的发展活力,9月16日,由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织人事部(教师工作部)与教学质量监控中心联合主办的“青蓝・砺新”工程第一期培训结业考核暨新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圆满举行。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付蕾亲临现场,教务处副负责人唐晓辉、教学质量监控中心负责人孙月江,以及校外督导专家程巍教授、王靓教授,各学院的教学相关负责人,与全体30名“青蓝・砺新”工程第一期学员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以赛赋能,彰显青年教师风采

本次教学能力比赛创新性地采用了“分组竞赛、同步展演”的模式,参赛教师按照学院划分为A、B两组,在两个会场同步进行20分钟的现场教学展示。赛场上,青年教师们紧扣学科特色,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情境教学等创新手段,将专业知识与教学艺术深度融合,不仅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更传递出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深度思考。比赛全程通过录像记录和校内实时直播的方式进行,以公开透明的机制确保赛事的公平性,同时也为全校教师搭建了一个互学互鉴的线上交流平台。

专家引领,明确专业成长路径

在结业仪式上,校外督导专家程巍教授与王靓教授对比赛进行了专业点评。两位专家从“教学设计逻辑性、教学内容精准度、教学方法创新性、AI赋能教育教学”等多个维度,对参赛教师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青年教师们展现出了“极强的学习能力与成长潜力”。同时,他们结合具体教学实例,提出了针对性地改进建议,为教师们优化教学策略、提升课堂质量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彰誉新秀,赓续教书育人华章

经过多轮严谨的专业评审和激烈的角逐,赛事最终确定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根据各学院参赛教师的平均得分,评选出外国语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指导中心3个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整场活动充分体现了各学院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深切重视与显著成果。

校长寄语,锚定教育使命担当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付蕾在总结讲话中对青年教师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坚守“课比天大”信仰,以严谨态度抓课堂质量;二是用新技术赋能教学,守住教育本质,形成特色风格;三是突破课堂局限,对接行业与产业需求,把握学情,成为“三懂”人才培养者。她表示,学校会为青年教师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持,教务处和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将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为教师解困惑,助力青年教师在竞赛中突破,推动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青蓝相继,筑牢质量发展根基

本次“青蓝・砺新”工程自启动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将其视为提升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校领导亲自部署动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培训方案,在政策支持、资源调配和过程管理等方面提供坚实保障,确保了此次培训的高质量完成。

“青蓝・砺新”工程系列活动,既是对青年教师培训成果的一次全方位检验,也构建了“专家指导、同伴协作、以赛促长”的教师成长平台,为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今后,学校将不断优化“青蓝・砺新”培养体系,通过更精确的培训和更高效的服务助力青年教师实现从“站稳讲台”到“讲出精彩”的跨越,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学员心声,倾诉感恩奋进之情

外国语学院张海青:感谢学校组织此次培训与比赛。我很荣幸在讲课比赛中获一等奖。培训所学的创新教学法与AI应用策略让我受益,助力比赛设计。这份荣誉将鼓励我继续探索,我会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商务日语课堂,提升教学实效,与同仁互学共进。

马克思主义学院姚琳: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曾一度困惑于如何使课堂既富有深度又充满温度。感谢“青蓝·砺新”工程的系统培养,我深感荣幸获得一等奖,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鼓励。感激学院领导和教研室老师们给予我的悉心指导,让我逐步明确方向、站稳讲台。这份荣誉属于我们整个团队。它使我更加坚信思政育人的深远价值。未来,我将继续砥砺前行,用心用情讲好每一堂课,让思政课真正深入人心。

艺术与传媒学院孙笑寒:衷心感谢“青蓝·砺新工程”为我提供了成长的宝贵契机,更深怀感激之情,感恩艺术与传媒学院的领导老师们给予的多轮细致指导与耐心磨课!在培训过程中,我不断精进教学方法,在比赛中锤炼说课能力,教学方向愈发明确。荣获二等奖不仅是对我的肯定,更是激励我前行的动力。未来,我必将深耕实践,稳步向前迈进!

珠宝学院熊德昌:作为珠宝学院的新教师,参与“青蓝・砺新”主题培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了解校情校史,我深刻感受到学校的育人底蕴;在教学科研课程中,我学习了实用的教学方法;在技能竞赛模块里,我汲取了宝贵的指导经验。每一项内容都为我铺设了成长的阶梯。这次培训与比赛,是“青蓝”携手的传承,更是自我技能的“砺新”。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成长,在教学中传承非遗文化、发扬工匠精神,助力学生成长,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学前教育学院王艳仙:作为一名非师范专业的新教师,初次踏上讲台时,我对教学充满了迷茫。得益于“青蓝·砺新”工程的系统培训,以及学前教育学院老师们一次次的悉心指导和磨课,我逐步掌握了教学方法,并渐渐爱上了这个讲台。尽管此次仅获得三等奖,但对我而言,这已是极大的鼓励和进步。未来,我将继续努力,砥砺前行。

来源:网瞰青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