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清水县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深入挖掘基层治理新方法,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多措并举推动县域内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让乡村振兴有了实实在在的“劲头”。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清水县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深入挖掘基层治理新方法,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多措并举推动县域内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让乡村振兴有了实实在在的“劲头”。
在贾川乡梅江村的老槐树下,村党支部书记和贾川乡梅江村第一书记以抵制高价彩礼为主题,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就如何合理确定彩礼数额,倡导文明婚礼等情况向村民进行了讲解,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婚姻观,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
近年来,梅江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核心,深入推行“主题党日+文明实践”融合机制,打造了“大槐树讲坛”“田埂微课堂”等宣讲平台,用“土话方言”举事例、讲政策,用“乡音乡情”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方针深入群众心中,形成了覆盖更全更广的文明网络。
贾川乡梅江村第一书记陈文科说:“我们梅江村构建了以‘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的‘三治’融合治理体系,多形式开展‘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创新设立‘红白事六条’、‘大槐树讲坛’、‘家风家训教育基地’、‘五老说事室’、‘积分清单制’五种治理模式,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在梅江村,有一个特殊的地方——“五老说事室”,在这里,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总管、老退伍军人齐聚一堂,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同时,还会通过受理、分析、规劝、调解、办结五个步骤,对邻里纠纷、婚姻矛盾、宅基地和土地纠纷等百姓事进行调解。“五老说事室”成立以来,一桩桩难题迎刃而解,邻里关系愈发和睦,文明和谐的乡村氛围愈加浓厚。
“我们贾川乡坚持系统思维,通过党建引领,构建了‘123’乡村治理模式。‘1’是深耕文明实践‘主阵地’,‘2’是打造精准服务‘双引擎’,‘3’是创新乡村治理‘三机制’,通过创新的治理模式,现在矛盾纠纷少了,人情负担少了,干部空转少了,群众参与多了,邻里关怀多了,发展活力多了。”贾川乡乡长张晓明说。
当前,清水县基层治理正呈现出“千村千面”的生动景象,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治理方式,正悄然改变着乡村的面貌。
在清水县金集镇连珠村,村民遇到麻烦事,首先想到的不是找村干部,而是喊一声“小居落代表”,由村民推选出的“小居落代表”,把连珠村“管”成有事共商、有活共干的和谐村庄。
谁能当代表?为了组建一支能力过硬、群众满意的居民代表队伍,连珠村“两委”班子严格把关,通过入户走访,发动居民自荐和党员群众推荐,层层推选出了一批办事公道、素质高、热心小区事务的居民代表,18名常任理事涵盖村妇联主席、执委、女党员、女干部、女网格员及青年代表等群体,分片包干,当好小居落的民情联络员、政策宣讲员、矛盾调解员、隐患监测员、公益传播员、移风易俗倡导员,及时排查掌握群众急难愁盼诉求、矛盾纠纷,推动村上大事小事落地落细,惠民政策到户到人。
“自我们村开展‘四级四线’乡村治理模式,创建‘金集微治’以来,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反映诉求、问题解决和事务办理。同时,也有效化解了好多积累的矛盾,拉近了邻里关系和干群关系。”金集镇连珠村党支部书记陈永孝说。
近年来,“婆媳矛盾”“宠物伤人”“邻里纷争”等鸡毛蒜皮的纠纷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村庄的和谐稳定。金集镇通过组织7名“两代表一委员”下沉小居落,坐在凉亭,用一杯清茶、一声问候,保持与群众的互动沟通。同时,召开小居落会、板凳会、炕头会,做到进门劝解说和,跟进调解疏导、回访固效等工作,依法就地化解群众身边矛盾,为村庄和谐稳定架起一座“连心桥”。
“我们针对基层单元治理过大,服务力量悬浮,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及时,群众参与治理不足等问题和难题,探索建立‘四级四线’治理模式,以综治网格和村民小组,以20户左右为基准划分村民‘小居落’,建立起了从‘乡镇—行政村—村民小组—村民小居落’的‘四级’治理体系。每个村民小居落设置一名党员中心户,推选一名小居落常任理事,推选小居落妇女及青年代表各一名,下沉‘两代表一委员’构成‘四线’服务模式,有效化解了基层治理难度大,群众诉求解决不及时等问题,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金集镇党委副书记刘军科说。
如今,清水县的乡村治理模式已初显成效。金集镇连珠村的“四级四线”治理模式,贾川乡梅江村的“123”治理模式,新城乡李湾村的“三书一单一账”管理机制……这些典型经验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关乎着乡村的和谐稳定与发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仅让清水县的乡村环境更加美丽,更让乡村治理更加高效、文明乡风更加浓厚。清水县的乡村治理实践,为建设“内外兼修”的和美乡村提供了生动样本,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清水县坚持以党建引领,想民之所需、办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困,用有效的办法,有力的举措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让乡村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不断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清水融媒记者丁文艳刘嘉王永强陈静娴)
来源:天水在线